正文 第三十二章師徒徒師C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45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一五九。我說一偈
聽了惠明師父先後兩問,慧能心裏大致有底了。
人言爪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因緣緣因,這個刻意參尋的曾經將軍要一悟心性,或真有一個時機的問題。而其特殊經曆那善惡透徹,或也機緣著力之處了,於是慧能想了想問到:
“惠明師父,你知道”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1)嗎?”
“知道。
”一偈、之中,具足、諸佛之教”(2)者,乃”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3)”
禪師又一邊踏碓,一邊回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輪回不已。
惠明師父,此雖佛法,卻非究竟吧?”
“當然。此生死法,非寂滅法。”
“佛法即世法,世法非佛法,善惡皆因緣,”因緣滅即道”(4)。
惠明師父,那一偈之中”自淨其意”著落比丘,是否就在無善無惡之觀,無因無緣所求呢?”
“這……”
惠明聽了有些迷茫,不由又停了下來。
“惠明師父,你看這樣行不行。上午就這點活兒,我想抓緊利索了,那討論和思維,是不是更方便些。”
“就這點活兒?”
“就這點活兒。”
“那我們抓緊點兒!”
……
“惠明師父。
世人出家,應是看遠紅塵,以求身心清靜吧?”
活兒一結束還未坐穩,慧能便抓緊時間展開了話題。
“是啊,我不知行者何所因緣千裏求法,我卻罪業深重,想求解脫,願得清靜。”
“人識清淨,便得清靜吧,惠明師父?”
“我雖修定多年,由於不識清淨,當然行住坐臥,就難清難靜了。
所以,我聞行者之言,雖多體味,也由衷信服,可至今還是不得入門要領。”
聽了禪師所說,不得已,慧能想了想,隻好轉換角度了:
“惠明師父,我想請教何謂諸法實相,可以嗎?”
“《涅槃經》言:
”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所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名第一義空。”
《金剛經》又謂: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此經更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可是行者,我還是於實相不甚了了,音訊渺茫。”
“惠明師父,《金剛經》不是有”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薅多羅三藐三菩提”通幽教法嗎?”
慧能想想又進一步相引。
“我雖有知,卻不能有悟,一切都鏡花水月,總感覺隔了一層。這些年來……”
聽了惠明更多煩惱故事,慧能內裏也有感慨了。
是啊,麵對生活道理、生命真諦,人雖有知,卻不能成為生命不可分割融入百年身心,之中不僅完全兩重天地,且更難輕易幡然的吧?因為,那知那悟是不是還真有根本不同。
當然了,佛門中人於諸法實相真正了然在機緣未達之前,亦在路上而已。隻有些人不像惠明師父那樣坦誠、那樣認真、那樣執著罷了,所以才有其如此極意參尋,才有人不願與深究因由了。況人即便有悟,不僅還有一個層次境界問題,且那一心一念冷暖微妙,或也沒幾人能言之鑿鑿更道之分明的吧?
其中一切一切,是不是不僅有待機緣,也在內裏自知,更在受用實際。若從這個角度來講,那禪坐止觀專一之境於佛門中人,或許還真就殊勝因緣了。
惠明師父坐禪精進,若能於中一念清淨……
想到這裏,慧能片刻凝神,然後對禪師言到:
“惠明師父,現時已值午,你看這樣行不行,我說一偈,你禪坐時慢慢參悟,看能不能對識心見性稍有助力?”
禪師聽了,雙眼大瞪,怔怔之後,即刻起身恭敬施禮:
“請行者教我。”
慧能跟隨起身回禮之後便一字一句了: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5)”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行者……”
——“惠明師弟……”
正這時,提前趕了回來已在門口靜聽了一小會兒的智先禪師不得不進裏打斷了。
———(1。2。3)。《增壹阿含經。上。卷第一。序品第一》;(4)。《佛本行集經》卷48;(5)。《壇經,付囑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