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1)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39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半天不吭氣的沈嘉偉慢聲慢氣地說道:“能不能讓飛行員著陸時縮短放傘的距離,收傘員快速收傘,避免傘衣淋得過濕或接觸到跑道上的水?”
賀十一想了想:“這個辦法可行到是可行,問題是何時放,何時收?放早了不行,離收傘員所在的聯絡道太遠,起不到效果。放晚了飛機速度過大容易衝出跑道。”
沈嘉偉說道:“這恐怕要通過周密的計算。”
賀十一忽然想起當初搞航炮校靶,劉靜茹做的數字模型,與現在這個問題有異曲同工之處,頓時興奮起來:“這可以做一個數字模型來實現!”
他叫新兵車武植和桂敏把中隊的黑板抬過來,邊想邊說:“我需要殲六著陸時的最大速度、飛機接地點到放減速傘時的速度差和距離、放傘到脫傘時的速度差和距離。”但是,他還沒有完全掌握數字模型運算的方法,又把在另一個組討論的向玉川找來,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向玉川覺得可以一試。
中隊長和賀貴才也都加入了他們的討論。
很快,各種基礎數據都有了,賀十一在黑板上畫出機場跑道的平麵示意圖,標出相應的距離。向玉川在紙上作了一個數字模型,對照他給出的各種數據,列出微分方程公式,經過反複演算,兩個的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
向玉川讓他把演算結果給大家演示一下,兩個人互相推讓了一番,賀貴才提出讓賀十一演示。
賀十一清清嗓子,掃了大家一眼,指著黑板上的跑道示意圖說道:“飛機接地點在這兒,著陸速度是已知的,到放傘時已滑跑了約800米,通過減速板、襟翼和刹車來減速其速度是遞減的,放傘到脫傘的距離又是已知的,如果飛行員速度控製的好,從接地點到放傘點滑跑約900米,到聯絡道收傘點位置,可以至少減少100米到200米的距離。萬一速度過大,飛機頂多衝過跑道延長線100到200米,不會影響安全。”
中隊長想了想說道:“這個辦法理論上是可行了!但是,從接地點到放傘點,飛行員控製好速度,一是對飛機刹車係統要求高,跑道上有水,刹車容易失靈,這個因素要考慮進去;二是飛行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這個方法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啊?”
賀十一一時語塞。大家也都相互看看,默不作聲。
賀貴才笑道:“不要緊!我們已經點題了,能夠想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不錯了!放開思路,不要有什麼顧慮,中隊長說的刹車係統問題屬於我們機務工作的範疇,我們想辦法解決,飛行員技術水平的問題,我們提出來,供飛行員們參考。”
他這麼一說,大家頓時活躍起來。
賀十一又說出一個人們都沒有想到的問題:“我們一直是從西向東起飛,能否改為采取由東向西起飛的辦法,這樣就能利用跑道東頭比西頭高出千分之三米的坡度差來降低飛機著陸速度?”
大家一時又都愣住了,因為進駐臨山機場後戰鬥巡航和平時訓練一直是堅持由西向東起飛著陸,這是根據對台作戰需要決定的,飛機起飛後不用轉彎可直飛台灣海峽,另外臨山地區少風,其最大風力不足以影響飛機的起飛著陸。
賀貴才想了想說道:“改變起飛著陸方向需要報請上級批準,千分之三的坡度差對降低飛機著陸滑跑距離有多大影響也需要進行計算。我看這樣,十一和向特設師把這個想法再進一步地完善彙總一下,把可能想到的問題都提出來,上報給團裏,供領導參考。”
各單位的意見都搜集上來後,張仲亮、禇大海和單智平對二中隊的提議很感興趣。
禇大海笑道:“各個單位都圍繞著如何幹燥濕傘討論,二中隊卻別開蹊徑,想到了如何不濕傘,角度就與別人不一樣。”
“我們在給下麵出的討論題目就是如何解決減速傘的幹燥問題,他們能夠突破這個框框,這是不容易的!”單智平說道。
張仲亮若有所思地:“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主席說得好哇!”
禇大海接著說道:“”在某種意義上說,最聰明、最有才幹的,是最有實踐經驗的戰士。”這也是毛主席說的。”
“群眾的建議反映上來了,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張仲亮思索片刻,“二中隊提到縮短放傘距離,減少傘濕的程度,我到有一個幹脆不濕傘的更大膽想法,那就是不放傘著陸!”
“不放傘著陸?”禇大海和單智平同時問道。
“對!老單剛才說到,我們光圍著傘濕問題打圈圈,二中隊換了個角度,如何不濕傘,我們為什麼不能也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可否不放傘著陸?老禇,不知你有沒有這個感覺,殲五速度慢,無需放傘,從殲五換裝殲六的時候,著陸時就增加了一個放傘動作,我當時用鋼筆在手套上寫著”放著陸傘”四個字,生怕自己忘記這個動作。後來我就想過能不能減少這個動作,在浦城時想作嚐試,但是時機不成熟。現在是問題倒逼我們大膽改進訓練方法,不妨做個嚐試?”
“殲六的自身重量和速度都比殲五大多了,如何控製好速度是個大問題?”禇大海思索道。
“二中隊提出改變起飛著陸方向,利用跑道千分之三的坡度差又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張仲亮笑道,“起飛著陸方向可以變,作戰巡航時由西向東起飛,平時訓練由東向西起飛我看沒什麼不行?千分之三的坡度差對降低速度的影響很小,那麼控製著陸速度,我們隻能從改進飛行技術著手,你們看,”他拿過一個鋁製的殲六模型,一邊比劃一邊說道,“飛機接地時飛行員往後稍帶著杆,機頭略微抬起,兩個主起落架最先觸地,滑跑一段距離時,駕駛杆推到中間,機頭下來,前起落架觸地後,打開減速傘。如果我們不把機頭推下來,仍帶著杆滑跑,利用飛機的迎風角來降低速度,等速度完全降下來了,機頭自然落地,完成著陸動作,這樣的話就根本不用放減速傘。”
禇大海與單智平對視了一下,一拍桌子:“這就是說,僅利用減速板、襟翼和刹車來降低速度,理論上完全可行!關鍵是帶杆的動作過大了不行,容易使飛機尾部蹭到跑道,動作小了速度降下不來,不起作用。這需要飛行員要有很好的速度感和對飛機姿態的把握。”
單智平說道:“我看這樣,為了更有把握,一是讓向玉川和賀十一根據張副師長的想法做一個數學模型,從理論上進一步驗證完善;找幾個著陸動作好的飛行員先嚐試一下,摸索出經驗來再在全團推廣,你們覺得呢?”
“我同意!”
張仲亮笑道:“我看也不用找著陸動作好的飛行員了,我和老禇上,我們倆個先探探路,總結出經驗來再帶飛他們,怎麼樣,老禇?”
“沒問題!你不說,我也是要先上的。”
“單政委說的再加上一點,向前線指揮所請示,平時訓練改為由東向西起飛著陸,那個千分之三的坡度差我們也利用一下嗎!有理論依據、有實踐摸索、又有自然條件,天時、地利、人和,沒有搞不成的!”
新的飛行訓練方案很快形成了,全團都對這個大膽的方案拍手叫好。
經過周密的準備,第一次探索嚐試開始了。
這是臨山機場最常見的一天,天氣陰沉沉的,淅淅瀝瀝的小雨沒完沒了地下著,能見度僅有800多米。13號和15號兩架殲六停放在跑道的東頭,減速傘照常裝上,以防萬一。
站在跑道東頭的賀十一這才感覺到那個千分之三的坡度差,眼前就是一條通天的跑道,不用說800米的能見度,就是超好的能見度,從這裏也看不見跑道西頭的任何物體,不象一般跑道在任何位置都能看清機場的大概。
西邊塔台指揮所為能夠看清機場全貌,修建得也很高,今天被重新啟用,副團長擔任地麵指揮員。
張仲亮和禇大海跨進座艙,飛機發動起來,隨著綠色信號彈的升起,兩架飛機也騰空而起。
機組人員隨即上了牽引車向西頭開去。
團裏的飛行員都被安排在跑道中間的停機坪位置上觀看,這裏能夠看到機場的兩頭。機務大隊的人員除了值班人員也都集中在停機坪。曹元華拄著拐杖由王桂馥陪著來了,鄭雅潔作為值班醫生跟在救護車旁,沒有人打傘,沒有人穿雨衣。
兩架飛機起飛後,繞了一圈後,一前一後地進入下滑線。
飛在最前麵的是副師長張仲亮,隻見他的飛機拖著尖嘯聲穩穩地接地,兩個主起落架接地的瞬間擦出一股藍色的煙霧,機身兩側的減速板打開,襟翼開到25度,機頭高高地昂著,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飛行迎角。
所有觀看的人此刻心都揪了起來,默默地注視著快速向前滑跑的飛機,並且大家不約而同地向相反的方向暗暗用力,似乎要靠這種力量把飛機的速度拉下來。
張仲亮的飛機一直昂著頭滑跑,隨著速度慢慢降了下來,機頭也慢慢低下來,前起落架一點點地接地,最後飛機穩穩地停在了跑道西頭,然後慢慢拐上著陸線。
在停機坪觀看的人們這時心才放了下來,又轉而向東麵正在下滑的禇大海飛機望去。
同樣是漂亮的主起落架觸地,擦出一股藍色的煙霧,接著,同樣是機頭高高地昂著,隨著速度減小,前起落架也漸漸接地,接近著陸線時還有一些速度,致使飛機衝上延長線100多米才停了下來。
畢竟不是很完美,兩架飛機又從西頭牽引到東頭,經過停機坪時,全團的人員都默默地注視著坐在牽引車上張仲亮和禇大海,此時一片靜寂,隻聽得見車輪碾過跑道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