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17章 身心自如明鏡台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57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青璿轉回身,眸光鎖在那青麵書生身上。但見那青麵書生在一聲令下開始之後,便見著有一布衣小廝手執一根竹棍走上台前,將台前所掛的花燈輕輕敲打。隻見那花燈搖晃片刻,便從中間裂開來。順著花燈的裂開,但見數隻身上泛著銀白色光芒的鳥兒飛出來。
    青璿不禁有些好奇,這泛著白光的鳥兒倒是讓她想起了去年雪送自己的那個生辰禮物。卻見楚槐言在一旁看的幾欲有些癡了,嘴中說道:“不論是看幾次,仍舊是覺得這花燈做得極美啊……”
    正當青璿笑著想要喚楚槐言時,卻見那青麵書生拿出玉簫放在唇邊清吹了幾個調,便見飛舞的鳥兒有一直飛到了自己和另三人麵前,隨之便抖落了爪上一直攥緊的那張橫幅。
    但見那橫幅展開,青麵書生便也出口揚聲道:“諸位,這便是第一題的題目。時間為一刻鍾。請開始吧。”
    聽得此番宣布,青璿與那三人的眸光不禁都放在了那橫幅上,但見橫幅上寫著幾個飄逸的字:“天際孤帆愁別離。猜字一。”青璿看了心下也不禁暗暗叫好,謎作者用飽醮離愁的彩筆,渲染強烈的氛圍,用遠在天邊的孤帆來表達離別之情。初觀底字,實難與麵句相連,細玩之餘,卻被作者高明的拆底手段所折服。
    凝神思索片刻,答案卻也極快的呼之欲出。當下青璿麵上便浮上一絲了然的笑意,眸光向另幾人睇去,卻都是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樣。楚槐言在一旁對燈謎驚歎之餘,卻也略帶擔憂的望向青璿。卻見青璿一派悠然輕笑,似是答案了然於心。
    但見時間馬上就要到,青璿卻是仍未出口,楚槐言聞言不禁憂慮的提醒道:“青璿姑娘,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再答不出就要喪失一次機會了。”青璿聞言不禁笑問道:“原來不止一次機會嗎?”楚槐言點點頭,仍然焦慮的催促:“一共四道燈謎題,每人也有三次機會。青璿姑娘還是快快解題吧,莫浪費了這一次機會。”青璿聞言點點頭:“既如此,好吧。”說著便向前一步,揚聲對那青麵書生道:“謎底,是麥穗的穗字。”
    但見人群中一片嘩然,似是並未料到第一個答出的竟是一名女子,並且還是極其年輕的一名女子。另三人也是一陣訝異,方才竟不知有個女子也上台來了。但見那三人中,有一男子走到青璿麵前,帶著一絲嗤笑道:“小姑娘,這兒可不是給你刺繡的地方,還是快快回家學你的針線活吧。”
    青璿聞言也不惱,隻是徑自開口:“謎底底字可分成“一、一、蟲”和“愁”字別掉火部(“離”於八卦為火)所剩下的“禾心”,再以天之高際扣“一”,孤作“一”解,帆象形“蟲”。即是麥穗的穗字。”一番淡然解釋之後,下方的人群喧嘩聲更是大。但見那青麵書生嘴角一直掛著的笑意不禁也更深了幾分。他上前一步,對青璿讚道:“姑娘好文采。第一題,你是過了呢。”
    那方才出言笑青璿的男子麵上無光,隻得悶悶退回了自己的位置。楚槐言走到青璿身邊,興高采烈的歡呼道:“過了,過了呢。青璿姑娘真是厲害。”見著身邊像大孩子一般的楚槐言,青璿不禁也莞爾的笑出了聲。
    輕鬆的氣氛並未維持多久,又聽的那青麵書生複又拿出玉簫吹了幾個音,繼而盤旋在後的一隻鳥兒又飛到前來,抖落了第二張橫幅。但見那橫幅上依舊是那飄逸的大字:“個中未與紅絲係,雖詠關睢各一方。猜字一。”正當眾人又在陷入苦思當中時,方才那狂妄的男子站出來揚聲說道:“是泓字。”青璿聞言嘴角露出一抹淡笑,搖了搖頭。
    楚槐言見狀不禁疑惑道:“青璿姑娘,他說的錯了嗎?”那青麵書生卻先開口道:“慕容公子,還差一點。”那慕容公子聽得說自己的答案並不正確時,麵上已是一陣懊惱。
    “是差一點,是飛鴻的鴻字。”青璿又再揚聲說道,但見那青麵書生眸中的光芒亮了亮,“姑娘作何解?”青璿不急不緩的開口解釋道:“未與紅絲係點明“紅”字的“糸”不存而餘一“工”,“工”又恰巧在謎底“鴻”字的中間部位,於是麵句“個中”二字便有了預先指示謎底筆劃部位的功用。又用“關關睢鳩’是“在河之洲”的水鳥,故麵句“關睢”到謎底時即以“氵”、“鳥”兩部予以替代。是以為飛鴻的鴻字。”見青璿解釋的句句中的,台下眾人早已響起雷鳴般的叫好聲。那青麵書生也似頗為激賞,直點頭稱道。
    那慕容公子也對青璿如此快速的解開謎底顯得極其驚歎,放眼望去,唯見青璿從始至終都帶著一抹淺淺笑意,全無半點像是幾近苦思的模樣,心下不禁也放下了之前那絲輕蔑,浮上幾絲真心實意的讚歎。
    而楚槐言早已是在一旁驚喜不已,身旁女子的才華果真是世間罕見,想來自己帶她來必是正確的了。青璿麵上雖是掛著笑,心中卻有了幾許懊惱,方才自己嘴太快,答案就這麼被說了出口。她本意並不是如此,鋒芒畢露可不是她來參加這猜燈謎的初衷啊。遂在心裏對自己說道,一會兒的第三題便由那些人去解吧。
    那青麵書生看著不遠處青璿淡淡的眸光,凝神片刻,便上前一步對那些人說道:“好了,放才第一二題都是由這位姑娘解開,若是第三關的題目其他幾位再解不出,便是要下台了。”
    聽得他開口,那三人便聚精會神的看著即將展開的第三張橫幅。卻見那青麵書生笑了笑,幽幽說道:“第三題不在那些鳥兒身上,由在下所出。”
    聽得此言,那三人似是頗為驚訝,齊齊望向他。青璿不禁也向其望去,但見他眸中奇異之色更深,卻是定定望向自己。
    “諸位請聽好題目。”說到此他略帶停頓,複又看向青璿,似是隻對青璿說道:“題目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猜詩一句。”待他念完後,人群中卻是一片沉寂,連之前探討的聲音都已消失。
    看向那台上的另幾人,個個臉上皆是一副摸不著頭腦的模樣。青璿心下不禁喟歎,這……他竟是出了這樣的題。菩提樹啊,這三個字,令她想起了紫霞對自己說的那段身世。
    楚槐言看著她眸中不覺染上的愁緒時,心下也焦急起來,以為她是解不出來了。爾後也並未有過多埋怨,能夠從容答出第一二題,已是史無前例。不禁出口安慰她道:“青璿姑娘,若是解不出也沒關係。還有最後一題的。”青璿知道他必然是誤以為自己想不出答案,遂出口說道:“並非解不出。”聽得此話楚槐言眼中不禁一亮,她竟是連這種奇怪的燈謎都解得出嗎?
    殊不知青璿思緒早已飛到別處,心中暗暗覺得奇怪,這青麵書生究竟是何人,竟連這樣的燈謎也能作出。這一題是有關禪門佛教故事的燈謎,謎題兩句,原是佛偈。是得道高僧弘忍禪師與徒眾論道,命各以心得書一偈語,時上座神秀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人各有心得,而以惠能更高一境,弘忍乃授衣缽子惠能,是為南宗,而以心印傳神秀,是為北宗,世固有南能北秀之稱。
    恰巧,這弘忍禪師與自己的師傅曾是摯友,故而曾經在長白山時聽師傅提起過這段故事。當時師傅說過,弘忍禪師一生淡泊名利,不喜塵世的喧囂,遂尋了一處仙境隱世,之後便蹤跡難尋。而這段話,便是弘忍禪師隱世之前與慧能大師的一段故事。當世之人聽聞的並不多。
    若是如此,他又是如何得知?拉回思緒,青璿暗暗向那青麵書生投遞一抹疑惑之色,卻見那人仍舊是笑眯眯地看著自己,似是隻等著自己解開這道題。正當青璿猶疑不定時,楚槐言開口又向她說道:“青璿姑娘,解得出嗎?”
    青璿略帶猶豫的開口:“解是解得出,隻是……”楚槐言欲開口詢問隻是為何時,聽得那青麵書生徐步走至自己麵前,恭敬問道:“敢問姑娘,能否解除謎底呢?”
    青璿看了看台下眾人將期待的眸光放在自己身上,又看向那台上一直未出聲的三人亦是帶著同樣的眸光看著自己,心下早已是暗歎了數口氣,又念及方才楚槐言所說還有一題,遂定了定心神,點點頭道:“已有答案了。”
    那青麵書生聽得此話笑意連連,也不開口詢問,隻是靜待青璿再解釋。青璿踱步走向一邊,拉開兩人間的距離,方才緩緩啟齒:“此謎采用神秀撣師偈語前兩句布麵,配以詩句“造化鍾神秀”作底,而別解底意以就麵,恰到好處。詩原義是指一切山川景物靈秀之氣,盡聚集於泰山,今以形容詞之“神秀”,特別解為神秀禪師名,而以“造化”,融會為悟道進至化境,使身成菩提,心如明鏡。“鍾”則作鍾意,萃彙解,亦即屬意貫通之義。是以,謎底便是那句造化鍾神秀。”
    一番解釋過後,人群中卻並未出現大聲喝好,仍是鴉雀無聲。楚槐言也是滿臉的疑問,對青璿解釋中的神秀禪師更是不甚理解。那青麵書生卻是啪啪啪接連鼓掌讚道:“好!解得妙。謎底正是如姑娘所言。”聽到公布答案之後,人群中才響起歡呼雀躍之聲。青璿卻是半點喜悅也無,隻是不住打量那青麵書生。
    正當其他三人心服口服的下了台之後,青璿對那青麵書生說道:“第四題,我棄權。”人群中又是一陣嘩然,顯然不能理解這女子的所做是何意。楚槐言更是急的叫出聲:“青璿姑娘!”青璿不予理會,隻是定定看向那青麵書生,孰料那青麵書生揚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幽幽說道:“已經沒有第四題了。姑娘能夠一連解開三道題,已經獲勝。這燈謎本是由難度從高至低排序,方才在下已把第三四題的位置調換了,姑娘既已解開第四題,便是這次的頭籌了。”
    一番話語下來,楚槐言像是驚愣在原地半晌沒回過神來。那也就是說,我們贏了?青璿聽得此話心中卻莫名生出一股並不舒服的氣息,一時間,圓台周圍都屏住了呼吸,萬籟俱寂。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