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青青子衿琴聲情 楔子 古琴錚錚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4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金陵的冬暮,暮雪瀟瀟,一片銀裝素裹。大片大片的雪花鋪滿黑瓦白牆的房屋和大理石鋪成的街道。
原本的如詩如畫,此刻也染上了一層蕭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岩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鬆羅萬朵雲。”小孩瑟縮在牆角時,就聽到身畔酒家裏那名男子淡淡吟出這首詩,心頭一顫,視線便從自己的手望向簡陋的酒家。
如今金陵大兵逼近,城內早已家門緊閉,人人自危,才一個月,錚錚酒家也破落成古道上的茶攤一般,身穿盔甲的男子手中執著信,立在門前望著金陵城的街道,英氣的眉目緊縮,三分決然,七分無奈。
沉默許久,杯中的梅花釀中映出一隻纖白的手,細細撫著琴弦,古意錚然的琴聲傳出酒家,環繞在街頭整裝待發的軍士耳中,零零散散緊閉家門的百姓耳中,軍人緊握身側的佩劍,視死如歸,百姓流下了感傷的眼淚。
立著的男子轉過身,直視彈琴的少年,喝道:“你這又是何必,金陵已空,你現在這樣堅守著,隻恐生命有危。”
白衣少年笑笑,打著手勢:“你也知金陵已空,卻仍自請去邊疆,師弟願自守在金陵,等你回來。”他抬起頭,風揚起臉邊的發絲,竟襯得臉頰蒼白得透明。
“真是胡鬧!鎧衣男子將置琴的方桌重重一拍,檀木立刻碎成千片,清晰得聽得到音弦崩斷的聲音。
少年仍保持著彈琴的動作,雙眸低垂,羽扇般的睫毛微微顫動。
凱衣男子也不看他,淡淡道:“車馬已為你備好,即刻出發!”
說畢,便去扶發呆的師弟。然而,號角急摧,鎧衣男子隻來得及道別,匆忙上馬,望著消瘦的師弟,眼中蓄滿了心疼:“既然你想等我,那我們約定五年後再回金陵。”
等不及顏旭子回答,白馬便載著男子奔向街頭。
孤零零的馬車立在雪中,白衣少年抬頭望著空空的街頭,發現人早已遠去,沒有承諾的約定,如同沒有勝利希望的征戰,男子解開了馬的韁繩,解開束縛白馬長嘶一聲,踏雪而去。
他遠遠看著消失在遠處的馬,風揚起衣裾,清明如神祗。
回到酒家找到斷弦的琴,在門口忽然發現瑟縮在牆角,衣衫破爛的小乞兒,小孩眼中的光芒吸引了他,仿佛在說,戰爭還沒有打完,怎麼能對自己國家的軍隊這麼沒有信心呢?少年直直走到孩子麵前,伸出手,淺淺笑著,無聲地說:“你可願同我走?”
小孩一愣,望著他如春花般的笑靨,點點頭。握住了那雙手,
五年後,楚阮二軍決戰於長淮兩岸,楚軍大敗,哀鴻遍野。一日,聞金陵之曲,其聲錚然,浩氣萬丈,打敗阮軍。以後日日聽聞。兩年後,不敵阮軍破竹之師,全軍覆滅,琴師不知所蹤,不見其人。
日後世人傳,此曲,謂《廣陵散》,一曲成絕音,三年繞梁不散
沅和一年,阮帝大葬前朝戰死之士,改國號為徵。意為歌弦。曾遍尋前朝琴者顏旭子,尊為禮樂長,無果,便定都金陵,嗟歎名曲失傳。
禮樂為製,民本為基,國法為輔。朝野上下喜琴樂,下至山野百姓,處處歌舞升平,曲藝錚錚。
一派祥和其樂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