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冉香茶樓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58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小禾該等及了吧,尹離忙朝冉香茶樓走去。經過一包子店,尹離看到門口有一乞討的小男孩,瘦弱的身體,蓬亂的頭發,髒兮兮的小臉,尹離的眼圈又紅了,這讓她想起楚荊剛失去父母的時候。她摸出身上僅剩的銀錢,轉身進去買了一紙袋熱騰騰的肉包子。
“諾,給你!”尹離取出兩個包子遞給小乞丐。小乞丐喜出望外,拿起包子也不顧汁水熱燙,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慢點吃,別噎著,我這裏還有!”尹離一邊說,一邊舉著油紙遞過去。誰知,話還沒說完,不知從又哪兒衝出幾個大大小小的乞丐來,爭搶尹離手中的包子,尹離招架不住,竟然被這些乞丐推搡出來,擠到在地。
這時,隻聽見人喊:“小心!”兩匹馬疾馳而來,尹離已被蕩起的塵土眯了眼,驚慌失措間已來不及起身。眼看那馬蹄就要踏到尹離身上,卻見那馬上的錦衣公子好險不險地勒住了馬,馬蹄就落在尹離右手一寸處。這姑娘運氣再差點,這手就廢了,街上眾人唏噓道。
尹離撂開空空的油紙包,用手撐著地站起身來,是誰在這鬧市上如此猖狂地騎馬,尹離緩過勁來,轉身怒瞪來人。
“呦,我當誰呢,原來是尹家二小姐,怎麼一個姑娘家不僅在大街上拋頭露麵,還和一群乞丐攪在一起!”
又是那可惡的小侯爺,尹離已見怪不怪了,這人和自己犯衝,遇上了就沒好事。尹離不理會他的嘲諷,拍拍身上的灰土,徑直越過那兩匹馬,向茶樓走去。
邵霖跳下馬,把韁繩扔給後麵的隨從,吩咐了兩句。自個兒朝著尹離走了去。
“就算家裏再寒酸,也該雇輛轎子,你一個姑娘家在鬧市拋頭露麵,這是去哪兒?”
“不勞你費心!小侯爺該幹嘛幹嘛去吧,莫讓人看到你和一寒門女子一道,看輕了你的身份!”
“好歹你也和我們候府沾親帶故的,怎能放任你不管!”
“你!我就去前麵的冉香茶樓接個人便回家。”尹離懶得和他攪和。
“什麼不入流的茶樓,你也去,那裏能有什麼雅人!”邵霖譏誚道。
“對小侯爺來說,它是上不了台麵,不過對我們平民百姓來說,它已經是頂好的了。小侯爺到此止步吧,這種不入流的小茶樓沒得玷汙了您的貴足!”說罷,尹離撇下邵霖,快步進了店,上了二樓。
小禾等得著急,自尹離走後,心裏惶恐,也無心吃喝。一見尹離回來,驚喜交加。道:“小姐,你可帶了銀錢來了。我在這兒提心吊膽的,也吃不下!”
“哈哈哈,原來是沒錢付賬,回家拿錢贖人來了,離姑娘可真是妙人!”那小侯爺陰魂不散地又跟上來了,非要看盡尹離的笑話不成。尹離氣惱,但又舍不得桌上的點心,便坐下,遞給小禾一塊藕粉桂花糕,“這下可以放心吃了,錢我已經打發了。不吃就浪費了,趕快吃完我們走。”說罷自己也拿了一塊金絲南瓜餅吃起來,對旁邊落了座的小侯爺視而不見。小禾見了邵霖忙要站起來,尹離把她按下去,道:“吃吧,小侯爺不會介意。”邵霖也不以為意,很自覺地伸手拿了一塊南瓜餅往嘴裏送。
“小侯爺也吃這等粗糙的點心,不怕吃了鬧肚子?”哼!看我笑話還想白吃我的東西,尹離腹誹道。
“莫不是吃了你這點子餅,你就心疼了?放心,不白吃你的,這頓我結!”邵霖很豪爽地道,“偶爾也得吃點粗糧,聽說還有益脾胃!”最高興的事莫過於看這丫頭吃鱉。
“那好。”尹離喊了店小二,“把這些點心攢起來,我要帶走,還有,這賬這位公子結,把我的銀錢還給我吧”
邵霖哈哈大笑,拿出一錠五兩的銀子放在桌上,道:“不用找了”。店小二立馬高興地拿過銀子,忙不迭兒地去給尹離拿盒子攢點心去了。
這敗家子兒,統共這茶和點心還不值半錢銀子呢。尹離再次腹誹。不過好在不是自己的錢也不心疼,尹離接過小二的點心盒子和自己的銀錢,高興地帶著小禾下了樓。
到了茶樓門口,有一頂翠屏八寶轎正侯著。一小廝將尹離往轎裏讓,尹離不解。隻聽身後的邵霖道:“我喊的轎子,上去吧,免得再遇到乞丐搶你的點心!”
“不用了,有小禾陪著,而且方才也不是乞丐搶的,是我送他們的包子,隻是沒給分勻稱。”尹離不領情道。
“這樣啊,那我家去就告訴尹夫人,她侄女是如何自個兒在街麵上拋頭露麵的,連得我們侯府也跟著丟人”邵霖陰諷道。
“我坐轎,謝小侯爺,讓您費心了!”尹離立馬改口,慌不迭地扶著小禾上了轎。邵霖騎了馬跟在後頭,“小侯爺我親自押你回家,你的臉麵可大了!”
“小姐,小侯爺雖然有時言語惡劣,但是人還是不錯的,您別生氣了。”小禾在轎裏輕聲調解道。
“哼,他人是錯不到哪兒去,不過我所結識的人都不錯,但隻有他總對我惡語相向。”尹離不滿道。
快到家門,尹離忙喊停轎。她可不想讓家裏知道她和這小侯爺攪在一起。尹離下了轎,對邵霖行了個作別禮,道:“謝謝小侯爺,我到家了。您請回吧,給您添麻煩了”
邵霖也不語,調轉馬頭徑直去了。
尹離回了家不免向母親交待幾句,說是和鄭小姐一道喝茶去了。
回了房,見天氣變暖,窗台的白梅快要敗了,尹離趕忙又換上清澈的井水,把落下的殘花收拾進帕子裏。心裏還有絲擔憂:花敗了,尋香還在嗎,信鴿能找來嗎?結果傍晚,信鴿就來了,尹離喜出望外,急急地拆了紙條:思之,念之。隻這四個字就將尹離的心添得滿滿的!我又何嚐不是呢,尹離心道,突然想起一句詩:莫若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莫若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念。可是若兩情相悅,這種相思、相念的感覺是如此美好,如此令人甘願沉溺其中。
思及自己,尹離不覺笑了;但是思及姐姐,尹離又難過起來。
季家很快送來了各色聘禮,將日子定在了開春,三月初六。尹君已經默默接受了事實,恢複到了以前的狀態,成日不多言語,隻跟著母親做做針線,但晚上,尹離經常聽到姐姐彈箏,一把祖上留下來的箏,也是姑母曾經用過的箏。那箏聲依舊清越,但尹離總覺得和姐姐往日彈得不同,多了些欲訴難言的感情。姐姐若出嫁了,以後也就再聽不到這樣美好的箏聲了吧,尹離頓覺心痛。
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了,院子裏栽的幾株迎春花已經泛花苞了。尹離和楚荊繼續飛鴿傳書,三不五時的問候聯係,讓倆人覺得心裏踏實,隻要還有對方的消息,即便不是情語款款,也讓人覺得甜蜜。
這日,尹離正陪著姐姐畫窗外的梅樹,尹君還有十天就要出嫁了,對院裏的一草一木都舍不得放下,最近經常作畫,似乎想把這裏的一草一木都作在畫上,帶在身上。於嬸過來傳道:邵陽侯府的人來接兩位姑娘去散心。尹君的手一抖,梅花的蕊扯得比花瓣還長。
“你去告訴母親,我身體不適,不去了。”尹君吩咐道。
“我在家陪姐姐,也不去了。”尹離道。
於嬸去了一會兒,陪著尹母一道又過來了。“君兒,你快要出嫁了,想必你姑母有話要吩咐,我知女孩家出閣前都會有些不適應,但這次你還是要去的,讓離兒陪著你吧。”尹母吩咐道。尹君隻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