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伸手要官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5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
    李严在给诸葛亮信中说:“我近来联系上了孟达,并进行了几次沟通。从目前情况看,孟达虽然有回归蜀国的想法,但还心存疑虑,并没有下定决心。”
    “我认为,随着丞相下一步计划的实施和蜀国下一步的发展,只要孟达不与我们中断沟通,就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我看了丞相《积极准备,寻找时机,向魏国发起进攻》的下一步计划,心情特别振奋。作为和丞相共同接受了先主托孤的我,深忧责任重大,也希望丞相能让我为您分担一些重任。”
    “自后主登基以来,丞相通过闭关休民,荒芜的土地也长起了庄稼;户户粮仓满,家家有积蓄;军队得于壮大,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为政者奉公廉洁,为民者安定团结;全国上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祥和局面。”
    “丞相的功绩,妇孺皆知,我认为到了该给你封王、赐九锡的时候了。
    “如果您不好意思开口,我可以联合各级政府官员为您联名上书。”
    “对您封王,既是对您功绩的认可,也是全体工作人员的众望所归,更能彰显当朝领导的圣明,请丞相三思。”
    二
    看了李严的信,诸葛亮知道李严的病又犯了,这是小猴子耍把式——玩的全是虚的。
    李严的信中先是申明自己与丞相“共同接受了先主托孤”,然后又是“该给你封王、赐九锡的时候了”。这言外之意,不就是在伸手要官吗?
    要说李严的仕途已经属于“火箭式”的高升了。
    从一个市长,一跃当上了中央办公厅秘书长,直接进入了国家级长官行例。
    这比起早年追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知了上树——一步登天了。
    这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三
    对提拔和使用李严,刘备和诸葛亮是经过了反复考虑的。对李严下一步的安排也在诸葛亮的计划之内。
    现在,李严发一发牢骚,诸葛亮也是有心里准备的。但是,给李严敲敲警钟,也是很有必要的。
    想到这时,诸葛亮提笔给李严写了回信。
    诸葛亮在信中说:“我与你相识许久了,可惜还没能互相了解!”
    “足下刚刚才教诲我要光大本国,告诫我处事不要拘泥的道理。我也说说我对功名利禄的看法。”
    “我本是一个身处草庐的读书人。得到先帝不拘一格的提拔,在政府中身居高位,已经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了。”
    “如今,征伐篡国之贼的目的还未收到应有的效果;先帝知遇之恩还没有报答;却要我效法曹操去向国家伸手要名誉,争地位,利用国家的恩宠而谋取壮大自己的利益,那不是我的风格。”
    “我们现在应该把精力多多用在壮大国力,同心协力消灭曹魏、平定中原,让皇帝陛下能够还居故都这一主要目标之上。”
    “只有多多建功立业,就会名垂千古,胜过十锡的荣耀。”
    到那时,这九锡又算得了什么呢!”
    四
    刚派人送走给李严的信,王平来报告,请诸葛亮前往视察新军的训练成果。
    诸葛亮一听,兴致来了,随王平来到演武场。
    只见演武场上,一支二万人的精兵队伍,有骑兵,步兵,分成四个方阵,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这些士兵,有的是他从南中叛乱队伍中选拔出来的,有是从南中带出来的羌人子弟。
    这次平定叛乱,诸葛亮最得意的事,就是让他得到了一批精干的士兵。
    五
    南中山高路险,环境恶劣。
    为适应环境而生存,那里的青壮年,各个能吃苦耐劳,动作敏捷,身手矫健;在与狡猾凶狠的猎物的交锋中,又让他们变的威猛强悍。应对能力,进攻技巧,拼搏手段样样都拿得出手,快速如飞,攀岩越涧如走平地。
    历史上,农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渔猎民族则往往好勇斗狠。
    这才是精兵强将。
    六
    诸葛亮把这二万人组成四个特种旅,每旅五千人,号称中央军第四兵团,由赵云兼任司令。
    第一旅叫飞军。
    跨下滇池驹,浑身披铁甲;手执长矛,肩背弓弩,腰挎毒箭袋。
    滇池驹体矮腿快,飞奔如风,特别适于山地作战。
    袋中的箭头都是用毒药浸泡过的,只要被射中,见血封喉,当场毙命。飞军由王平任少将旅长;
    七
    第二旅叫神刀军,是步兵。
    神刀军是一支以兵器见长,每人右手一口大刀,左手一枚盾牌。
    他们手中的大刀被称为蒲元神刀,是蜀国著名煅造大师蒲元祖传独门绝技煅造而成。它削铁如泥,砍碗口粗的树桩,手起刀落就像没有砍到东西一样,仿佛是在侧草。
    神刀军由廖化任少将旅长。
    八
    第三旅叫连弩军。以连弩为杀伤武器。
    主要任务就是对付敌人的骑兵进攻和部队后撒时的断后。他们手中的连弩,是由诸葛亮发明的,一次填装十枚弩,能数箭齐射也可以连续单射,是古代战争中比较先进的半自动武器。
    这种连弩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更高。而且在平定南中叛乱中,对付强罕凶猛的南蛮兵中,初试锋芒,大显神威。
    经过实战,为更好的发挥连弩的作用,诸葛亮又对连弩作战的方式进行了调整,他将连弩的独立操作,改成连弩手与助手二人协作。
    连弩手腰佩宝剑,手执连弩,负责瞄准发射;助手手执大刀,背一个大弩袋,袋中装有几十只弩,负责填弩和掩护。
    二人合作,加大了发射的密度,可以让连弩的杀伤力达到极至,真正能为了一支阻击或防守中牢不可破的“流动城墙”。
    连弩军由句扶任少将旅长。
    九
    第四旅叫虎步军,是一支以突袭见长的尖刀部队。
    他们是由孟琰带来的山中猎手组成。
    根据他们作战的特性,虎步军的配备的是半身短软甲,肩背弓,手执剑,轻装短刃,奔走如轻风,搏击似闪电,应合了偷袭、伏击、近搏的作战要求。
    虎步军由少将孟琰任少将旅长。
    十
    诸葛亮走上了检阅台,只见赵云将令旗一挥,四个方队分别开始了操练。
    飞军如狂飚席卷;连弩军似暴风骤雨;神刀军阵法变幻无穷,虎步军厮杀惊天动地。
    诸葛亮正看的入神之时,有一兵士骑马来报,都亭侯、重庆战区司令费观病逝了。
    诸葛亮一听,心如刀绞一般,忙走下检阅台,前往费观的家中。
    十一
    安排完了费观的后事,诸葛亮掰着手指算了算。
    自刘禅登基以来,不到五年的工夫,都亭侯王连死了;关内侯杨洪、王谋死了;现在又是都亭侯费观死了。
    所受封的十一位侯爷,就走了四位。
    时间不等人哪?
    诸葛亮再也坐不住了,他回到办公室,开始制定北伐实施方案。
    十二
    这时,从魏国又传来了一个新的消息。魏国皇帝曹丕死了,曹丕长子曹睿登上了皇位。
    诸葛亮决定,他要亲率蜀国五、六万的军队屯兵汉中,以汉中为基地,等待时机,随时准备对魏国发起进攻。
    诸葛亮给刘禅打了一个报告:建议从永安调回李严,兼任中央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重庆战区司令,晋升为三级上将军衔,驻扎重庆。
    永安战区司令由陈到接任。
    十三
    重庆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向东可以通永安,向南到南中,向西北更是水路纵横,交通极为便利,可以把永安,南中,汉中连成一遍,并可随时方便的支援各个地方,是战时重要中心。
    让李严坐镇重庆,作为机动力量,即保证蜀国内部的安全,又能随时侧应汉中前线。
    刘禅下了一纸命令,调李严到重庆上任。
    十四
    李严接到皇帝的调令,他未动身,却向皇帝写了一份建议书。
    李严认为这是自己向朝廷伸手捞取好处的机会。
    诸葛亮是丞相、同时兼任中央办公厅厅长、最高军政督察长、益州省省长。朝、政、军、地,四位一体,总领国事。还建立了丞相府。
    而李严只是一个中央办公厅秘书长兼任中央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重庆战区司令。
    那个什么“中央军副统帅”,就是刘备特意为李严而设的一个虚官职,即无先例,也没有实权。
    从表面上看,李严是蜀国的三把手,位置高高在上。其实,却远离京城,身在边疆,位高却言轻,就是一名高级保安。
    这让李严心理是极不平衡。
    他还想要地盘、要权力、要话语权。
    他曾给诸葛亮写信,话时话外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可是得到的是诸葛亮不卑不亢回答。
    十五
    现在,诸葛亮要离开京城屯驻汉中,看家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这是个机会,是个大大的机会。
    于是,李严委婉地给刘禅上报了一份“合理化”建议书。
    李严强调说:“为了统一地方的管理,希望将巴市、巴东市、巴西市、涪陵市、宕渠市等五市整合为巴州省,并同时建立巴州省府,自己兼任巴州省省长。”
    李严自认为他的建议有理有据,刘禅正处于用人之际,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
    十六
    李严还是小看了年纪轻轻的刘禅。
    李严等来刘禅答复就是八个字:“没这必要,望速启程。”
    得!好处不但没要来,反而是火炉里的烧鸡——大窝脖。
    没有解释,没有余地。
    没办法!
    李严只好灰头土脸地到重庆上任了。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