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北上出关 第三章 打马季(10)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8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王北风的这番话算是给了郭书记一个明确的指示,所谓“有的收、有的不收”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要杜正部放下武器,选择起义、接受整编。
从三十六团团部出来,郭路生立刻快马加鞭,直奔喇嘛洞警署。
到了警署之后,郭书记把马交给身后跟来的同志,然后就乐呵呵地朝院子里走。可是刚进一步,他就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警署大院里,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看着自己,有几个兵的脸色甚至已经变得铁青。
郭书记刚想开口问,这时一个领头儿的排长急匆匆走过来,低声说:“老郭快走!”
“走?往哪儿走!”郭路生刚问了一句,就听屋子里突然传来一阵不阴不阳的声音:“怎么,杜署长,今天有客人啊!那就赶紧请进来吧!我可不是外人啊!”
“怎么,老杜这儿有客人?”屋外的郭书记问了一句。
“这……”排长为难地往身后左右看了看。
此时院子里一片萧杀之气,几乎每个人都在用力地握着枪杆。
情况有变!这会儿郭书记也已经看出了门道。
但是,就这样转身离开吗?他又有些不甘心,毕竟杜正起义这件事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而且话说回来,万一老杜这儿真有什么事,作为朋友自己撒丫子跑了,这就太不够义气了。
郭路生明白,在东北这白山黑水间,人与人之间要的就是个情分,在那年月,很多事情对错可能难分,但义气却必须得顾!
所以说,这东北人“傻”就傻到这儿,奇怪也奇怪到这儿——有时候不讲道理,非得死要个面子。抗日胜利若干年后,直到今天,还有那么一些人爱说东北人软骨头,当顺民、汉奸的多!可话说回来,这事情真得两面看!
第一,东三省政治背景和关内大有不同!这里是满族龙兴之地,溥仪皇帝的旗号还在,很多守旧的东北人就确实不会反。除此之外,在当时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政治触角在东北伸展得都还不够。虽说中国人抗日的主力军是农民、工人,但要真没有知识分子的大力鼓动,老百姓还能折腾出什么来?弄到最后也很难形成强力的组织网络。
这第二呢,说出来可就有点儿难听了,抗战这么多年,在东北,汉奸确实是出了不少,但全国知名的那几位还真都不在这儿。
所以好话坏话说到头,地域之间历史有别、民风有别,有些事情的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下定论的。抗战八年,东北人没闲着!别人不说,就说这郭书记吧,他本身就是东北黑龙江人,十六七岁就参加了抗联,火爆脾气、为人爽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觉得自己不光不能走,而且还得进屋!
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这个面子,倒什么也他娘不能倒台啊!想到这儿,他把大手往怀里一放,握住自己那支大肚匣子,然后又朝身后的几位同志使了个眼色,接着便大踏步进了杜正的办公室。
杜正的屋子一里一外,外屋是办公室,和里屋相隔的门上挂着蓝色棉门帘,那是杜正平时小憩的地方。
一进屋,郭书记就看见杜正沉着脸坐在椅子上。而就在他的对面,一个身穿国民党军服的人正笑呵呵地看着自己,右手则紧握着腰间的枪柄!
“如果没猜错的话,阁下就是纵横在北顺地界的共产党郭书记吧!久仰啊!”国民党军官阴恻恻地笑道。
“我操他姥姥的!要坏菜!”郭书记见此情景,心中一惊,顺手就要往外掏枪!
而坐在椅子上的杜正,这会儿眼睛都直了!心里一个劲儿地说:“老郭啊,老郭,你他妈怎么就这么一根筋呢!让你走你不走,不让你进,你怎么就非要进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