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拯救——尼采之艺术与自然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3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艺术拯救人类,那么梵高的艺术为何不能使他免于自杀的灾难呢?倒是迪奥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救济他,使他的艺术得以继续。
    这是一个特例。因为,我也是认为艺术是拯救人类的办法之一。每当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流光溢彩的绘画,以及激昂雄浑的音乐,我都会泪盈于睫。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精神的财富。
    可是我觉得,艺术的拯救只是其中之一。人类的拯救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比如爱,比如对大自然的赞美,比如对生命深深的敬畏,以及对苍生的悲天闵怀。
    一个人,或是一个天才,如何确保他自己在攀登上艺术巅峰之时,使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至于孤寂?换句话说,他如何使自己避免高处不胜寒的局面?
    我觉得,艺术是个人出世的一种表现。日常的柴米油盐是入世的表现。太过出世即成超人(超脱之人),太过入世则成为俗人。
    可是要获得真正的艺术,天才比常人要承受更多的孤独,甚至终其一生,他们要住在一个缺少温情的世界里。他的艺术神殿富丽堂皇,而他与尘世交流的精神世界里却荒草丛生。这是否是一种悲哀?
    人,本就是群居动物,不可避免需要各种需求,如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和被肯定被关爱。
    然而大多天才们的艺术世界建在高处,与世隔绝。他们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却流芳百世。卡夫卡生前才华横溢却无人问津,死后作品才被挖掘。梵高是绘画天才,终生却卖不出一幅画,死后他的画却被竞相拍卖。奥斯汀的文学成就是以她一生不嫁为代价。尼采,这位我们敬畏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11年疯了,而在他正常清醒的日子里也是常常缺少家庭朋友社会的温暖。前段时间读到海涅,他一生都在写情诗,美丽的被人传诵谱成曲子的情诗,而他终其一生,却没有追求到真正的爱情
    我知道,他们比我们这些常人承受的要多得多。每当我在欣赏他们的“艺术成就”时,我只觉得感动,敬畏,敬佩,敬重。
    难不成天才注定要孤独?难不成绝世的作品都是在天才们独自在无人的领域里慢慢完成?难道有时候,他们必然要失却一些温情,人世间的温暖?如果,两者兼顾,那么天才们是否就无法兼顾而沦为庸才。
    艺术,是否可以拯救他们,是否有时候也可以毁灭他们其中的某些人?
    除了艺术之外,还有什么可以拯救我们吗?
    宗教么?我不觉得。我一直觉得,各种宗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狭隘的。真正使人坚定于屹立天地间的,我觉得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在我的观点中,自然之美比艺术之美更令人心悸。
    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亘古不变,一段段文明的历程,在大自然面前,在历史的进程面前,都黯然失色。因为它们都会消失,强大的玛雅文明还不是最终灭亡了。还有,无论是那些叱咤风云的皇侯将相,还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博学多才的思想家,哲学家,还不是在历史的云烟里消失不见了。
    是的,文字让他们的成就代代相传,但是我们本身所处的文明,还保不准那一天就消失不见了。而我们的文字,也可能像当初那些难以读懂的甲骨文之类的文字一样为另一段文明的人一字字辨认。
    我总觉得,人活着总是要有些敬畏的。敬畏前人给我们的财富,还有的应该是对时间的流逝,对大自然,对天地间存在美好的一切,对文明能够代代传承的敬畏。我很喜欢康德的那一句话:使我敬畏的是心中的道德准则和头顶上的星空。而道德可能改变,而天地之美依旧存在。
    喜欢自然之美,这是一种永恒不变却常常更新的美。艺术可以拯救人类,然而自然之美还有温情在里边,它能使人出世,也能使人入世。我想,如果尼采能在他发疯之前,到茫茫山林漫漫戈壁皑皑山峰,到大自然里去看,去感受,去领略造物主(不是基督教的上帝)的神奇,觉得人活天地间的可贵和可叹,他是否不会发疯呢?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