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菊与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85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曾经的社会学概论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一本书,我居然去图书馆借了看了,真是个奇迹,毕竟,我到今天为止还仍然不知道社会学概论到底是个是什么东西。
    我愿意看这本书是因为它写的是日本,那个我很厌恶的国家。而且它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是个美国佬,所以我相信这本书应该是颇为客观的。
    当年美国在被偷袭了珍珠港后愤恨不已,但对日本基本不了解,于是便让当时著名的学者、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去研究日本的国民性和精神世界,而后便诞生了这本享誉世界的《菊与刀》。
    在此我无法一一概括这本书的全部研究结果,只能挑其一二而言之。
    日本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精神的信仰。
    那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相似却不尽相同。阿Q是纯粹的自欺欺人,而日本人对精神的信仰,坚定而盲目。
    坚定到面对绝境也绝不认输,从而拥有惊人的意志力;同时也盲目到忽视物质的现实,毕竟世界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在没有物质的情况下这样的信仰会带来十分残忍决绝的后果,比如自杀,他们认为死亡本身就是精神胜利。(当然日本人的自杀还有许多复杂的诱因,比如易怒的性格、对天皇的崇拜、对名誉的变态追求等等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日本人有句口头禅:各安其位。
    他们对秩序和等级的信赖,与西方对自由平等的信赖相对立。
    本尼迪克特说:“在世界历史上,日本是唯一的一个主动寻求外国文明,并按自己的计划予以高效率吸收的国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他们的等级秩序观:人人各安其位,社会便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有序的效率极高的状态,这对于国家建设是很有好处的。
    中国就是太乱,人人都想往上爬,这原本也是好的,只是有很多不愿努力却什么都想要的人,弄乱了世道;还有些已经在高位的人,欲望膨胀没有节制,弄黑了世道。
    所以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人民生活水平远远低于曾向我们苦苦学习的小日本。
    日本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所遵循的“童年快乐-少年严厉-壮年压抑-老年恣意”的模式,他们对于“孝”的理解、女人的社会和家庭地位……
    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出《菊与刀》来看看。
    最后说一句,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是很厌恶小日本。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