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初露锋芒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世宗自即位以来,甚少在朝堂上询问臣子意见,一来是他本性使然,二来则是不信任这些拉帮结派的臣子。宁厉被这么一问也有点出乎意料,大臣们也纷纷看向他。
宁厉回过神,起身到堂中,举笏板向世宗一拜,道:“臣以为蜀中籴米可行。”世宗饶有兴趣地问:“哦?说下去。”
“三吴永济仓,洛阳洛口仓的储粮肯定不够,让百姓就食他乡也恐非良法,既然蜀中有余粮,那往蜀中籴粮就是最好的办法。修筑驰道此刻可能阻碍重重,但一旦修筑好,对朝廷对百姓也是益处颇多,因此驰道的修筑也可说是迟早的事。既然如此,朝廷可以征灾民往剑南道修驰道。当然,朝廷征灾民不是无偿,可以将蜀中运出的粮食以报酬的形式发给灾民。”
宁厉说完,世宗点头道:“你的意思是朝廷雇佣灾民修驰道?是个办法。”
“是,灾民在本乡因为旱灾也是无其他出路,那朝廷就给灾民指一条。”宁厉说道。
这时丞相举起笏板,皇帝身边的内侍提到:“丞相大人。”杜高站起来对世宗一拜道:“如此多灾民聚集一处修筑驰道,若有差池恐会聚众而反。”
宁厉道:“臣相多虑,灾民若滞留本乡才会聚众而反。百姓若有一丝生机断然不会谋反,朝廷不该以百姓为仇雠,而应以百姓为子民。”
大司农又出言道:“谏议大夫此计甚妙,但国库空虚,如此多人一起修驰道,所费巨大,如若到时驰道未曾修好,仓储之粮却耗尽,又将如何?”
宁厉道:“蜀中出道多年来多有修缮,只是未曾通连,只要不懈工,驰道必能及时修好。另外,朝廷可让蜀中商人纳征。驰道修筑,蜀中商人必可沾光,朝廷可以以此为由让蜀中商人出钱出粮。商人重利,只要朝廷的征的钱粮不超过他们的利润,蜀中商人必是愿意的。”
世宗见还有人想提出意见,挥手制止了,示意朝会结束。
政事堂内,世宗问太师范成道:“太师以为宁厉的办法可行吗?”
范成道:“宁厉是个人才,这个办法用来解决眼下的难题既可以省下朝廷修驰道的钱粮,又可以保证灾民不至饿死。关陇近年来产量已经不够开销,若这回能连通蜀中的驰道,则可以弥补将来关中粮食不足,同时也加强朝廷对巴蜀的控制,毕竟巴蜀多蛮族,不知教化,不易掌控。”
“那就照此实行?”世宗问道。“正是。”范成道,“但陛下需要召见宁厉询问细节。”
宁厉被召见。此时各曹司官员皆已换过朝服。宁厉一身绿色十花绫圆领袍衫,腰间用银銙,戴一软脚幞头恭敬地向世宗揖拜,坐于下首。世宗问道:“我想听听关于修缮通往蜀中驰道的具体想法。”
宁厉道:“蜀道不是不通,只是时断时续。高祖乾坤三年、海晏三年,太宗太平五年,高宗熙和二年,德宗甘露元年,孝宗政和元年,工曹,都水监及地方皆有修葺寨道。故,眼下筑驰道并非从无到有,可以在前人基础上修缮连通沿途寨道。所需工程耗费不大,以如今国库状况,完全负担得起这部分费用,但陛下饷祀太庙的则需要缓一缓。”
说及此,世宗有些尴尬地挪了挪身体,换了一个坐姿,问道:“你在大殿上所说想蜀中米商征税的方案呢?”宁厉看了看皇帝,说道:“四封之下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陛下即为天子,以天下百姓为子民。百姓虽分士农工商,陛下却不可偏溺其一。向米商征税实乃下策。”
“哼!需知无商不奸,货物行商,皆为小利,私利,弃公利,大利。如此,难道朕不能向这些吞没公利的人要求多征税吗?”世宗对宁厉的看法嗤之以鼻。
宁厉心里叹了口气道:“高祖时,《乾坤律法》(因颁行于高祖乾坤九年)规定有征收行商的各种税则以及对商人的百条律则,后太宗,高宗是修律法又有所损益,成《贞元律》(因颁行于德宗贞元元年),先帝也修成《玄始律》(成于真宗玄始二年)。陛下不可便宜行事,有律法可以依据,则不能偏废,而随一时喜好定夺国事。如今商税已然不轻,乃是什一,又有关市税等名目繁多的其他杂税,要在增加税收,恐百害而无一利。”
范成在边上听着,微微摇头,心下并不赞同宁厉的处处以已成律法为准则,在他看来,律法即是人所为,亦可为人所破。与其按照死的律法而为,不如顺时而为。
世宗也是不耐,说道:“太庙饷祀乃是例行大祭,待到那时没有牺牲献上,却是有辱先祖吧。”宁厉却说:“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只关心祭祀牺牲多寡,而不是国家,那才是真正的有辱先皇帝们!”世宗怒道:“你是意思是朕是暴君?”宁厉微愣,随即正色道:“陛下圣贤与否,非臣可以臆断,自有左史记言,右史记行,由后人评断。”世宗拍案而起:“宁厉!你就不怕我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