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518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三、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③文/肖尧
商汤看到夏王朝的腐败统治,在名相伊尹(奴隶出身,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的谋划下,起兵伐桀。夏桀带着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后被商汤追上并俘获,导致国家灭亡。夏代自夏启建国,历17位国王,持续了400多年。
总结一下,周幽王因为褒姒玩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游戏;商纣王因为好色妲已丢掉江山;胡亥因为一心享乐被逼自刎;隋炀帝因为贪玩客死江都;李后主因为酷爱诗词沦为亡国奴;正德皇帝朱厚照从北京跑到南京午朝门导演了一幕空前绝后、十分搞笑的“献俘阙下”的闹剧;嘉靖皇帝朱厚熜玩方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最后搭上了自己的老命;弘光皇帝朱由崧成天哈欠连天,进了南明小朝廷的金銮殿后,他做了一件最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号召老百姓抓蛤蟆,用来配制春药(现在叫伟哥),所以人赠雅号“蛤蟆天子”。这些皇帝只因一个“玩”字,不仅失掉了自己的江山、皇位、金銮殿,同时也失去了无数美女,最关键的还失掉了他后代的江山。
可怜一代君王刘义符,在位仅2年。被杀后葬于南京,连个陵号都没有。谥为少帝。后裔未详。
《列传》选录:
少帝司马皇后,司马茂英,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恭帝女也。初封海盐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为皇后。元嘉元年,降为营阳王妃,又为南丰王太妃。元嘉十六年薨,时年47岁。
(三)刘宋文帝
九十七世祖,太祖文皇帝刘义隆(407—453年),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3子,刘宋王朝第三位皇帝。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卢循之难,刘义隆年4岁,高祖使谘议参军刘粹辅刘义隆镇京城。义熙十一年(415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420年),封宜都王,食邑3千户。
刘义隆,身长七尺五寸(按照一尺合今24。2cm计算约为1。81米),深沉有谋略,博涉经史,善隶书。但体弱多病,好猜忌。原先应由刘裕第二子庐陵王刘义真继位,但是权臣们认为这位小王爷非常聪明,美仪貌,神情秀彻,爱好文学,和大文豪谢灵运、颜延之相交甚厚,但却对刘裕说:“(义真)德轻于才,非人主也。”所以刘义真先被放于外州任剌史,后来又废为庶人,迁到新安软禁起来。随后檀道济等废了少帝刘义符。又先后派人将刘义符、刘义真兄弟杀死。然后才由刘裕第三子刘义隆继帝位,
景平二年(424年)6月,刘宋尚书令傅亮率领行台的文武百官,携带皇帝专用的法驾,前往江陵(今湖北江陵)迎接宜都王刘义隆。江陵诸将听说少帝和庐陵王刘义真双双被杀,劝阻他不要去建康继位,以防不测。刘义隆果断决定,毅然东行。
7月,行台(台省在外者称行台,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到江陵,将象征性的宫城城门立在城南,题名“大司马门”。傅亮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大司马门”,呈上奏章和皇帝玉玺和服装,仪式盛大隆重。宜都王刘义隆当时年仅18岁,发布文告说:“我无才无德,蒙上天错爱降下大命。我实在惶恐惊悸,怎么能够担负起如此大任!现在暂且回到京师,哀祭祖先陵墓,并与朝中贤能的大臣陈述我的意见,希望诸位大臣体谅我的用心,不要再说别的。”荆州府州长史及其他辅助官员一律称臣,并请求仿效国都宫城,更改各门名称。刘义隆一概不许。刘义隆左右将领和亲信闻知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二人被杀身死,都认为可疑,劝刘义隆不要东下。刘义隆没有动摇,坚持东行。
15日,刘义隆一行从江陵出发,他接见了傅亮,痛哭不已,悲哀的情绪感动了左右侍从人员。过了一会儿,刘义隆又问及刘义真及少帝刘义符被废及被杀的经过,不胜哀恸,悲哭不止,两旁侍从都不敢抬头。傅亮汗流浃背,张口结舌不能应对。中兵参军朱容子,手抱佩刀,守卫在刘义隆所乘船舱房门外,衣不解带地守卫长达几十天。
8月初八,宜都王刘义隆抵达京师建康,朝廷文武百官都赶赴新亭迎接叩拜。徐羡之问傅亮说:“宜都王可以比历史上的谁?”傅亮说:“比晋文帝,景帝还要高明。”徐羡之说:“他一定明白我们的一片忠心。”傅亮说:“未必。”
初九,刘义隆拜谒了其父宋武帝的陵墓初宁陵。朝廷的文武百官呈上皇帝的印信,刘义隆推让了几次,才接受,在中堂继承了皇位。然后又乘坐皇帝专用的法驾入宫,登太极前殿,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加官二等。
接着,刘义隆又按照规矩做了几件事:一是祭拜皇家祖庙。二是下诏恢复刘义真庐陵王的封号,同时将刘义真的灵柩及刘义真的母亲孙修华、刘义真的正室谢妃,迎回建康。三是封王妃袁齐妫为皇后。四是追尊生母胡婕妤为章皇后。又封皇弟刘义恭为江夏王,刘义宣为竟陵王,刘义季为衡阳王。仍命刘义宣任左将军,镇守石头。
有关部门上疏奏请文帝,依照惯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刘义隆下诏说:“我对于政务刑法很不熟悉,可以跟从前一样,仍请徐羡之、王弘二公主持。”单从这一点看,他不如他老子,几乎每月都主动去听讼。
刘义隆即位第二年,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刘义隆正式亲政。他深知必须先稳住形势,立稳脚跟,才能有所作为。他不允许大臣擅权,肆行废立。元嘉三年(426年),他清除了专权大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得以一展宏图。刘义隆励精图治,躬勤政事,坚持武帝的集权政策,压抑豪强兼并,使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他重视发展生产,积极劝课农难能可贵,清理户籍,减免赋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社会财富有了显著的增加。
元嘉十七年(440年)7月26日,文帝刘义隆的袁皇后袁齐妫去世。9月27日,安葬袁皇后。
元嘉二十年(443年),刘义隆下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由于这个“诏”原文很长,导游只取前面两句聊一下。这两句话说的是,国家要将百姓的安居乐业当成根本,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而百姓的生存,吃饭是第一位的。百姓没有饭吃则人心不稳,人心不稳则国家不稳。
这则典故出自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音:厉忆基),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被封为广野君。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在项羽强烈的进攻下,刘邦打算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刘邦请郦食其谈谈想法。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项羽,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请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听从了郦食其的计策,出兵据守敖仓。刘邦得到敖仓便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在“成皋之战”中,刘邦由弱转强由防御转为进攻直至最终打败项羽,取得了胜利。
元嘉十七年(440年)、二十一年(444年),刘义隆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犹欠债)”。江左自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年)至文帝统治末年(453年),“役宽务简,氓庶繁息”,在30多年中相对安定。同时,刘义隆奖掖儒学,注重文化兴国,又提倡节俭,执行禁酒政策,这一切使刘宋社会出现了稳定、发展、小康的局面。史书记载:“三十年间,民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元嘉三十年间,宋文帝励精图治,是刘宋朝经济最繁荣,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快发展,儒、道、佛、玄等各种学术共融一城,被后人誉为“元嘉之治”。
但是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贸然北伐,两次北伐未果,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重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至此南方的战略优势丧失。此间,宋与北朝的魏国交战虽各有胜负,都损失惨重,而南朝比起北朝来说,损失更大,败仗更多,南军无力争夺中原,从此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而北朝很快又陷入国内的重重矛盾之中,不久北魏太武帝被宦官暗杀。至此,南北双方无力再发生大战。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
相传,刘义隆在位期间,举办过一次“忆苦思甜”宴。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时刘宋朝已经非常富足,虽然宋文帝下了无数次戒酒令,但奢华之风不减。刘义隆本人很节俭,也很会经营这个国家,当时有印度、日本、朝鲜等诸多国家来向他朝贡,按礼节,得回礼,然而他只回了他的字画,其实他的字画并不值钱,但出于礼节,外国使节只当“礼轻情谊重”收下。他在那年9月9日宴请众文武大臣和王子王孙,到开宴时间却不开宴,过了两个时辰,每人一盘的“国宴”才端上来,众人打开一看,却是他写的两个字“饥饿”,于是,他开始演讲请大家吃“饥饿”两个字的意义。其内容无非是中原连年遭灾,虽然南方运去了很多粮油等食品,但北方仍受到强悍北魏的侵犯,民不聊生,南方生活虽已小康,锦衣丰食,富庶安定,但在安乐中不能忘记饥饿。
这顿“饥饿宴”被诸多史志载入史册,为历代君主模仿。在20世纪中后的“文革”期间,很多人都吃过“忆苦饭”,恐怕就是源于此典。
“元嘉小康”、“江左之风”都是后人对刘义隆的治国方略取得成功的一种美誉。如今我们讲的“小康水平”,也可追溯到刘义隆时期。史学家李延寿这样评价刘义隆:“生前性存俭约,不好奢侈,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于是政平诉理,朝野悦睦。”他所乘座的辇车篷旧了,皮破了,修修补补,照常用着不换。
据说,刘义隆在位期间,将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南北的天坛与地坛合二为一,理由是天乾地坤,天是父,地是母,父母岂能分,故而合一不能分。不久前考古发现的钟山六朝祭坛遗址,可能就是元嘉年间的产物。刘义隆每年有两次要去登坛祭祀天地。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到其父刘裕的初宁陵(今南京麒麟门麒麟铺)晋拜。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筑北堤,立玄武湖,筑景阳山于华林园。”也就是说,南京的风景名胜之一的玄武湖、华林园(原在鸡鸣寺附近),早在刘宋年代就已经开建和初具规模了。
《宋书》史臣曰:“太祖幼年特秀,顾无保傅之严,而天授和敏之姿,自禀君人之德。及正位南面,历年长久,纲维备举,条禁明密,罚有恆科,爵无滥品。故能内清外晏,四海谧如也。昔汉氏东京常称建武、永平故事,自兹厥后,亦每以元嘉为言,斯固盛矣!”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在含章殿,在位30年,时年47岁。谥曰景皇帝,庙曰中宗。太初元年、元嘉三十年(453年)3月20日,葬长宁陵(今南京紫金山)。世祖刘骏践阼,追改谥及庙号。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之后,刘宋王室诸子争位,混战不止,帝王荒淫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刘宋国家的实力从此一蹶不振。
《列传》选录:
①文帝袁皇后,袁齐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左光禄大夫敬公袁湛庶出的女儿。母亲王氏地位卑贱,袁皇后年5、6岁,才得到抚养。起初被选为宜都王刘义隆妃,后来成为刘义隆皇后。生太子刘劭、东阳献公主刘英娥。
起初,太祖待袁皇后恩礼甚笃,因为袁齐妫的娘家贫穷,便常请求刘义隆拿钱资助,但刘义隆生性节俭,给的钱也只是3万5万而已。潘淑妃很得刘义隆宠爱,常自称只要请求皇上,没有什么得不到的。袁齐妫听说这事,不知是真是假,便假借潘淑妃的名义向刘义隆要30万回家,没想到才一晚上刘义隆就将钱拨下来了。为此袁齐妫感到相当怨恨,便假称自己身体不适,不再与刘义隆见面。刘义隆每次要来见她,她都回避不见。连潘淑妃儿子始兴王刘浚与其他庶子要来探望她,她都不见,最后袁齐妫终于怨恨成疾。元嘉十七年(440年),病危之际,刘义隆前来看望,哭着握着她的手,问她有什么遗言要交代。袁齐妫只是看着刘义隆很久,一句话也没说,然后用被子把头蒙起来,再也不想看他。不久,袁齐妫在显阳殿病逝,时年36岁。太祖甚相悼痛,诏前永嘉太守颜延之(南朝宋文学家)为哀策,文甚丽。也就是说,辞藻之华丽凄婉,几乎能与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刘彻的陈皇后(陈阿娇)所作的《长门赋》相媲美。刘义隆并以“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致意。有司建议给她諡“宣”,刘义隆亲自定其諡号为“元”,故称其为“文元皇后”。
②文帝路淑媛,路惠男,丹阳建康(今南京)人。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帝刘骏,拜为淑媛。年既长,无宠,常随世祖刘骏出蕃。世祖入讨元凶,淑媛留寻阳。刘骏即位,便尊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尊号崇宪。
当时刘子勋被另立为帝的事情发生后,路惠男相当高兴,准备毒酒要给刘彧喝,想毒杀刘彧以让自己的亲孙子成为正式的皇帝。刘彧身边的侍从拉了拉他的衣服,使他警觉到事情有异,于是拿这杯毒酒先请路惠男喝,路惠男遂被自己下的毒给毒死。
路惠男享年55岁,谥为昭皇太后,葬在刘骏之墓的东南方,称为修宁陵。
③文帝沈婕妤,沈容姬,不知何许人也。纳于后宫,为美人。生明帝刘彧,拜为婕妤。元嘉三十年卒,时年40岁。葬建康之莫府山。世祖即位,追赠湘东国太妃。太宗即位,谨上尊号为皇太后。下礼官议谥,谥曰宣太后,陵号曰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