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东江  第十七章 变故(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16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我来给大人念吧。”戚辽主动请缨。
    “如此甚好。”陈良策尴尬的笑了笑,把信交给了他。
    毛文龙的字算不上好(当然比戚辽要好上很好),但有两个特点,一是写得大,二是写得十分浅显,基本就是大白话,所以戚辽毫不费力的就把百十来字的书信念完。毛文龙在信里主要写了四条:先是把陈良策好好吹捧了一番,什么忠义守节之类的词儿都用上了;接着直截了当说东江军要打镇江城,攻打镇江城的主力是山东来的数千精兵和几十条战船;然后约定七月二十日拂晓攻城,举火为号,希望陈良策在城中举事,里应外合;最后说会把戚辽留下保护他的安全,以防万一。
    戚辽念完后,把信交给陈良策,静静站在一边。他觉得毛文龙的安排有问题:自己不回去,那这封信就不是在商量,而是直接下命令给陈良策,万一陈良策有犹豫,或者对计划有意见,谁回去复命呢?除非毛文龙的镇江城里还有别的内线。这个可能性很大,历史上的毛文龙,最擅长的就是两件事,其一是偷袭打游击,其二就是派遣特务搞破坏。陈良策的做法也有问题:自己是毛文龙派来的人,很有可能在念得时候添油加醋,既然他不识字,就应该让府里信得过的人来念。戚辽不相信陈良策是因为信得过自己才让自己来念,而是觉得府里的人也不能完全相信,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与其全家被杀,参杂一些水分也算不上什么了,只要毛文龙不是在忽悠自己。
    七月二十日拂晓,那就是三天后——陈良策暗自盘算着,从时间上看,三天足够了,但他担心的是毛文龙。
    “毛军门怎么没有亲自来?”片刻后,陈良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戚辽道:“毛军门军务繁忙,眼下龙川堡聚集了十万军民(戚辽把这个数字夸大了些),再加上山东来的数千人马和几十条战船,还有粮草、军械、战马,都要毛军门亲自打理……”
    陈良策摆了摆手,打断了戚辽,毛文龙没来,问这些也是徒劳,他关心的东江军的实力,于是道:“你刚才说,攻打镇江城的是三千山东来的人马?”
    “正是。”戚辽知道,陈良策开始试探了。
    “是你亲眼所见?”陈良策追问道。
    “正是标下亲眼所见,三千大军,数十条战船,已经逆上鸭绿江,正在往镇江城秘密集结。”戚辽撒了个谎,这也是他跟毛文龙偷袭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把王绍勋的三千人马搬出来,但只凭毛文龙手下的数百东江军,肯定难以让陈良策下定决心反水。他也料定陈良策会由此一问。
    “山东的人马,会听毛军门的指挥?”陈良策还是将信将疑。
    这个问题也是戚辽和毛文龙事先合计过的,戚辽当即就把毛文龙如何前往旅顺,如何与王绍勋见面,王绍勋如何犹豫,毛文龙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经过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当然,故事的结果不是王绍勋拒绝出兵,而变成了王绍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毅然决定率本部人马渡海北上与东江军并肩作战。
    陈良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喃喃道:“如此看来,这打下镇江城的头功,是要给王绍勋了……”
    一听到这话,戚辽心头一块大石头便落了地——陈良策已然不怀疑三千山东军的真实性,而在担心战后的论功行赏了。
    “大人。”戚辽压低的声音,从怀里取出一件事物放到桌上,轻轻推到陈良策面前。
    “这是……”陈良策拿起这块似铜非铜,似铁非铁的长方形物件,仔细端详一番,他识字不多,只认得上面那行刻字中的第一个,遂念道,“北——”
    “——镇抚司。”戚辽替他接了下半句。
    “啊!”陈良策抬起头,吃惊的望着他,一失手,刻着北镇抚司的腰牌便跌落在桌上。
    “原来是……上差,卑职不知上差到此……还请上差恕罪……”陈良策诚惶诚恐的拿起腰牌,唯恐摔坏了,又轻轻掸了几下,这才恭恭敬敬的起身递到戚辽面前。
    戚辽接过腰牌收回怀中,示意他坐下,道:“有我在,镇江战事便可直达天听,大人还怕少了功劳?”
    “是是是,上差说得是,是卑职愚钝了,卑职愚钝了。”戚辽一亮出锦衣卫的身份,陈良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便烟消云散——毛文龙胆子再大,也不敢在锦衣卫面前说谎;朝廷连锦衣卫都派出来了,就是对镇江城有足够的重视;只要把锦衣卫的人伺候好了,便少不了自己的那份功劳。想到这儿,陈良策又道:“毛军门真是顾虑周全啊,这镇江城中的局面,也不是卑职一人就能把握得住的,有上差在此坐镇调度,卑职也就安心了。上差有什么吩咐,卑职定当竭力完成,不辜负朝廷和毛军门的重托。”
    “大人有这份心,就不怕拿不下小小的镇江城了。”戚辽往后靠了靠。在当时,大部分边关武将对锦衣卫是不大看得起的,觉得他们就是一群跟在皇帝后面拍马屁当走狗的小人;而锦衣卫也不敢像监视文官那样对边关武将指手画脚,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显赫主要是沾了皇帝崇信的光,而边关武将的功名都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所以在面对边关武将时,锦衣卫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在锦衣卫看来,武将多少还算是自己人,那些看不起自己的文官,才需要不断的“修理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锦衣卫为何臭名昭著的主要原因——谁让他们喜欢得罪士大夫和笔杆子呢?
    陈良策见戚辽不说话,便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上差对如何行事,哦不,起事,有何吩咐?”
    戚辽看了他一眼,吓得陈良策连忙低下头,好似犯了什么大错。按照历史的记载,毛文龙和陈良策的这次里应外合进行得十分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太多抵抗就拿下了镇江城,可现在,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柳慕玄。于公,戚辽不能让他坏了镇江城的大事;于私,他觉得柳慕玄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侠肝义胆”了,不想下阴着对付他。但小棒子功夫了得来去无踪,怎样才能既不让他坏事,又不伤他性命呢?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