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一章 继位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13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仁宗共有三子,长子杨王昉,次子雍王昕,次荆王曦,皆早亡。仁宗在位久无子,乃以(汝南)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为英宗。
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赵宗实并非仁宗之子,本与皇位无缘,却做了皇帝。朝野上下无不议论,原本众望所归的襄阳王之孙赵隼,最后时刻败给了汝南王一脉。可谓功亏一篑,气息郁结之余,颤声指道:“吾祖之虑竟成真也。”赵隼天资聪颖,三岁能诗,五岁能文。他酷爱书法,一手“飞白体”,练得极为神妙。或许,练字就是练心。他的祖父襄阳王对他寄予了厚望,至于是怎样的厚望,却不便同世人说,毕竟那时仁宗三子尚有二位皇子在世。当皇子们全殒了之后,赵隼便在皇室的支系中脱颖而出。用时之短,就连赵隼自己也不得不怀疑祖父是否早以料到今日之局面,祖父在他三岁时遍访名师,文治武功样样不落,十岁时便以习艺为名出入朝中,与重臣结交。及至弱冠,他的妻子也是当朝宰相之孙女,到如今,放眼赵隼的府中,哪一位姬妾不是来自朝中盘根错节的派系中坚力量的家族。他改夸口,若是一朝为帝,仅凭这些身世显赫的内眷,他赵隼也能轻易结束党派之争。
可如今,一子错,满盘皆输。祖父弥留时的话句句在心:“汝今后要力争不落一人之下。”祖父的意思他很明白,祖父一生戎马,激战无数,打下宋氏半壁江山,屡屡凯旋而归,在那金銮殿上,却要对一稚子小儿下跪。祖父的苦,他之前很理解,如今却是真正体会到了。想那赵宗实何德何能,竟将大宋囊人怀中。当初,不是没有人提醒过他,仁宗晚年将汝南王之子接入宫中抚养,定藏祸事。可他赵隼不信,若论亲疏,汝南王一脉与他差之千里。虽同为太宗之曾孙,汝南王却只能算得上皇室的旁根末节,更何况常年据守滇南,若论在京中人脉,更是无法同日而语。
愤恨时也曾想过,他赵祯真是老糊涂了么?先帝又怎会不知朝堂之事,他赵隼分明已是朝中军中内定之继位人选。若无他赵隼,换作任何一皇室宗亲承袭大统,朝廷必将大乱,更勿论是那自小体弱多病的赵宗实。不管不顾身后之事,也要让赵宗实来做这个皇帝,他赵祯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晃眼,三年过去了,赵宗实果真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一继位便与曹太后矛盾重重。亲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追赠生父名分的闹剧。那曹太后是何等人物,垂帘听政之下,封了几位曹氏子弟为王,又汝南宗亲派去戍边,甚至,太后把皇袍披到身上,故意问大臣:“你说,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呀?”
这还了得,朝堂中立即展开一场以保卫皇帝为名的拉锯战,手握重兵的襄阳王立即成为争斗的焦点。每当接到老丞相的急报,赵隼的心便又沉了一分。可他却不能动,他不动,兵马不动;兵马若动,天下必分。赵隼心里头受着煎熬,却又不露声色,只以养病为由,回到封地,修养生息,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