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圆明园要不要重修:面对朝廷重大工程,满清的言官是否无动于衷?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30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三
    话说,当时,有人提议重修复兴圆明园的事情之后,朝廷内外,都有些错愕。
    虽然惊愕,但是,敢于直言进谏,触犯天听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最初,就连都察院都没有声音。
    很快,都察院的御史沈桐甫(淮)率先上书力争,认为重修圆明园一事不可行。
    同治帝对沈桐甫的上书力争异常愤怒,并立刻安排,要求召见他。
    在召见之中,同治帝对沈桐甫讲了大孝养志的内涵。
    关于大孝养志,顺便简单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汉代桓宽《盐铁论·孝养》:
    “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宋代苏轼《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
    “夫荣亲莫大於功名,养志不专於甘旨。”
    清代陈梦雷《抒哀赋》:
    “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闾。”
    同治帝讲完大孝养志的一席话之后,沈桐甫一时还难以应对。
    写文章、写奏折是一回事,应变、应答是另外一回事。
    沈桐甫平常就不善言辞,等同治帝讲完大道理之后,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缓了缓神,面对皇帝盛怒之下的场面,沈桐甫十分胆怯、小心谨慎地回答到:
    “重修圆明园一事,在孝道上来说,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个时候重修,时机不对;重修过程中,可能还会靡费甚多;如果真是这样,肯定会对皇上的圣德有所挂累。”
    沈桐甫退朝之后,他就去拜访过笔记作者陈康祺。
    陈康祺就沈桐甫上书力争重修圆明园一事,说了自己的看法:
    “皇上是圣明的!年丈最好再补写一份奏折。奏折的语气尽量平缓一些,把重修圆明园的利害讲清楚。这样,或许可以改变皇上的心意。”
    陈康祺接着说是:
    “您可以这样着笔:天子是要用整个天下来供养的,但凡可以博得皇太后欢心的事,都是大孝。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需要去顾惜钱财呢?但是,圆明园被毁坏,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兵祸。现今的天下,时事非常艰难,国家的仇敌还没有离开皇上的土地,这个时候,这种状况,即便是国库充盈,也不应该突然就动议重修圆明园之事。更何况,国家财力并不宽裕。”
    陈康祺还说:
    “重修圆明园,皇上的起心动念,原本就是为了两宫皇太后能够颐养天年。但是,臣下担心的是,圆明园重新修成之后,两宫皇太后入住其中,睹物思人,想起先帝出狩热河,京师被外国军队荼毒,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先帝驾崩在外,反倒会心中伤痛,愀然不乐!”
    陈康祺又说:
    “既然皇上有重修圆明园的念头,皇上有孝亲的情怀,那么,皇上更应该自强不息,时时刻刻以继承先祖、先皇的遗志、以治理好国政为信念。这样,才可以仰慰文宗皇帝(咸丰)的在天之灵、才可以宽慰两宫皇太后的厚望之心。这样的话,对于孝道的发扬广大,才是最有意义的。”
    最后,陈康祺说是: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写奏折,皇上一定会有所感悟!”
    沈桐甫对于笔记作者陈康祺的建议,他认为非常有道理,也非常得体;他还打算,第二天就起草修订上书的折子,第三天就正式上书。
    随后,就有侍御游百川袖存奏折,在朝会的时候,当廷谏诤,阻修圆明园。
    朝堂之上,游百川直言争辩,一口气讲了数百字,声音响亮、语气轩昂,其气势似乎都可以把大殿上的瓦片震落。
    当时,同治帝并没有马上就收回成命。
    对于游百川的憨厚刚直,敢于直接冒犯龙颜,同治帝也没有当廷谴责。
    结果,重修圆明园一事,最终还是作罢。
    笔记作者陈康祺感叹道:
    这般明君贤臣的事情,真可谓是大清的盛景啊!
    (全文结束)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