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廷如何对治下的官员宣旨定罪?以清宣宗道光时期黄河决口案为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92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三
    话说,张文浩被押解去伊犁,起解的场面,也是一时大观。
    此时,两江总督是琦善、河道总督是严烺。那天,他们都聚集在衙门中,张文浩戴着刑枷、穿着囚服,被押引到了大堂。
    先宣旨,传达对张文浩的发落处分。
    宣完旨,然后解除了张文浩的刑枷,他领旨谢恩。
    两江总督琦善、河道总督严烺二人这才敢请张文浩进入内堂,为其饯行。张文浩先是坚决辞让,最后才受邀入内。酒过三行,张文浩马上告别请出。这时,两江总督、河道总督二位已经召呼各自的车马,要送张文浩了。张文浩再次坚决辞让,二位总督不得已,都挽着张文浩的手臂,挥泪劝慰,互道珍重。二位总督还对张文浩说:
    您去伊犁之后,家中请完全放心,我们会帮您照顾赡养老父。
    话一至此,张文浩痛哭,跪地谢过二位总督。
    张文浩自知有罪,小心翼翼。他呼叫抬小竹轿的人丁从衙门的旁门进来,准备步行离开这里。
    二位总督急忙制止住张文浩。然后,他们命令兵役关闭侧门,让人丁抬着张文浩从中门出发,还吩咐备好的鼓吹奏乐,送张文浩一程。
    之后,两位总督乘车马,打算再送张文浩一程。他们到了万柳园,准备送张文浩登船,可是,等了很久,都未见张文浩来上船。后来有人来报,说是张文浩已经从偏僻的小路渡过黄河了。
    于是,两位总督一起来到张文浩家中,请出张文浩的父亲,安慰劝解很久,才离开张家。
    不到一个月,两位总督就为张家筹集了一万两银子,并安排护送张文浩的家人返回浙江。
    严烺与张文浩原本就是老朋友,他的行为,作为老友,完全是情理中的事。
    琦善与张文浩仅仅是泛泛之交,而且,琦善平常待人就比较严苛、刻薄,但是,这在生死患难之际,难得他还能够如此慷慨大义。
    为什么这样呢?
    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清议之风很重,大家都很害怕别人对自己的风评不好,而且,在遇到最能展现人情冷暖的状况时,很多喜好名声的人,都会尽力做好,不想落人话头。这种状况下,虽然,不一定一切的行为完全都是出于本心,但是,在朋友面子上,都还做得是十分周到的,即所谓的告朔之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由今天的人情世故的现实,来思忖往昔的世事变迁,难免不让人深深地感叹啊!
    清廷如何对治下的官员宣旨定罪?以清宣宗道光时期黄河决口案为例
    (未完待续)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