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九回 开新风周家学堂开张 议婚事张家上门提亲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12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元宵节过后,第一缕春风吹开了沟崖上黄灿灿的迎春花。存善去李家镇请了孙先生母子回来,守仁已去西安读书,周家的学堂也要开学了。
世代为奴的伙计们能送孩子进学堂读书,这个开当地风气先河的举动,引得了极大反响。周家的伙计都想来尝尝鲜,纷纷将孩子送到学堂来,既管了饭、又省心照顾,举家上下无不交口称赞,周家仁义之名远扬。开学当日,四邻八舍的乡亲们都来看热闹,县衙赵知事特地派礼房的人送来一块“诗书之家”的牌匾挂在周家学堂的大门上。
周家集共有近两百户人家,虽也有几户中等人家,但财力、声望均与周家相去甚远。由于原来的乡约无法服众,赵知事刚免了他的职。此时,遇着周家开办学堂、广招学生的当口,便有意让存德担任这个乡约,负责处理乡里纠纷、维护地方治安及征收公粮税赋等日常事务。存德深知自己无力也无心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只是碍于赵知事的情面,加之存了要与官家亲近的心思,于是便和存善商量之后,向赵知事推举为人圆滑、处事活泛且又最喜与人打交道的存善担任乡约一职,存善自是满心欢喜。赵知事答应了,随即任命周存善为周家集乡约的文书就张贴在周家集。存善走马上任后,隔日便到县衙拜访了赵知事。
开学当日一早,存德带着守义四兄弟先到祠堂拜见了列祖列宗,然后讲了一通“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道理后,告诫他们说:“当初你爷爷扩建咱周家三院时,特地在正院照壁上刻了‘忠’‘和’两字,就是要我们周家子子孙孙忠君事、和兴家。我们周家世代以仁义传家,仁、义、礼、智、信既是你们的名字,也是你们做人的遵循铁律;从今日起,你们既进了这学堂,就要用功读书,咱虽不求扬名立万、为官作宰,但你们必须学会知事明理、仁义做人,莫负祖上一片苦心。此外,兄弟之间要以和为贵、相互提携,对待其他娃儿们也要以礼相待,不可仗势歁人。”守义兄弟四人齐声答“是”。
学堂开张了,守义兄弟几个成为被收进笼子的鸟儿,被管得死死的;每天来去学堂都有家人护送,上学下课孙先生都要点卯清查。孙先生本是迂腐之人,只知道逼孩子们背诵“知乎者也”。伙计们难得有这样的求学机会,自然由着先生对孩子严格管束;守义原本无心读书,但不敢违背父亲命令,每天倒是按时到学堂,但上课时就装模做样的坐在那里神游四方;守智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在一帮学生中最为出众,深得孙先生喜欢,不出几日便会通背《弟子规》;守信年幼,对学堂充满好奇,又有同龄孩子做伴,因此天天倒是赶着来上学。守礼生性好动,最不喜读书,满脑子装得都挑衅恣事、打架斗殴的心思,经常在学堂里戏弄先生、与其他孩子斗殴,直到被存善狠揍一顿,关了一夜黑房子后才老实了一些。
恍惚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学堂里的大多数孩子学业都有进步,就连陪着守信来上学的梅香在门外旁听都学会了几个字。守智已将《四书》、《五经》通读,守信也能写出几个漂亮的毛笔字,白氏大加赞赏后更加得意、一心要求上进。夏收前,孙先生测试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结果守智拔得头筹,守礼成绩垫底、连守信都不如,他自己倒无所谓,结果回家后就被存善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民国四年,袁世凯恢复君主制,行君主立宪政体,各地起义讨袁运动四起。民国五年二月,陕西革命党人在高峻、曹世英等人带领下,在白水县发动起义,打出“西北护国军”的旗号,发出讨袁通电,开展反袁逐陆运动。陆建章派兵前往剿杀,高峻用计伏击,取得大胜,随后宣布陕西独立。陆建章指派陕南镇守使陈树藩属下胡景翼带兵前往白水镇压起义军。胡景翼因与曹世英有旧,便用反间计,佯装答应与起义军联合起义,攻打陈树藩司令部;但途中反戈,起义军败退陕北,继续与陆建章周旋。
民国五年三月,迫于压力,袁世凯宣布退位,重新恢复“中华民国”年号,同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欲借其及北洋势力,压制起义力量;但各地反袁护国运动仍然此起彼伏。
三月时节,桃花开的正好。守仁从西安来信,将袁世凯退位的消息带回来,并说陕西各地起义不断,陆建章正在四处围剿、搜捕起义军,战事更加紧张,请家人务必注意安全。随信附上的是一份民国禁足令。周母看过信焦虑不已,既为守仁的安危担心,又为没有皇帝、孙女玉薇成为天足而心情失落;当即勒令存善修书要守仁即刻回家。但存善寄出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正在周家上下焦躁不安的时刻,张家的媒人上门了。周家母子们只能暂将忧国之心、思子之情放在一边,着手办理玉菡的婚事。对于长孙女的终身大事,周母非常重视,指令存德务必严格按照“六礼”程序操办;纳征之时,周母更是特地交待全家上下务必小心,不得有半分差池。过了三天,所幸一切安然无恙,全家人这才放下心来。很快张家父子便带着媒人、备上“四色礼”上门相看,张公子子丰与周玉菡初次见面。玉菡原本以为张家牧马人家,张子丰必定也是样貌粗糙、行事粗鲁之人,心里忐忑不安;待见到张子丰相貌堂堂、敦厚有礼,不禁暗喜。张子丰一见玉菡更是惊为天人。两人偷偷相对一眼,全都羞红了脸。匆匆见过面,玉菡便退回内室。双方父母见两人的神情模样,便知其然,皆大欢喜。张家即时按照当地最高规制送上白银50两及首饰、水粉胭脂、丝绸洋布若干作为彩礼。随后,张家选定黄道吉日来周家照帖,媒人送来大红贴柬,上书“恭问明允”,周家即复以“明允恭问”。婚约已定,张家随即又到周家来请期,两家家长议定于十一月十八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