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5】科举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31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福荣那个世界古代,会试由礼部主持,因而又称礼闱,考试的地点在京城的礼部贡院。由于会试是在乡试的次年,故会试又称“春试”、“春闱”、“春榜”、“杏榜”等。会试的时间为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三天。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唐白居易《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然调护春闱;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全国的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试”,又叫“春闱”,也为九天,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
趁着赵文泽要参加会试,福荣趁机问了一些一个世界朝代的问题。
知道现在所处的是大齐王朝,首都在太京,所以也叫京城,春闱时间也是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以防有人用某些手段作弊,从九日进入考场后,连续九日不得离开考场,直到最后一场结束。
听说赵文泽之前考的秋闱也和春闱规矩一样,当时赵文泽走出考场后就晕倒了,大病一场差点要了命,所以没有马上参加次年的春闱,而是养了三年,再报名参加春闱。当然,不仅是身体问题,最重要的其实是听说赵文泽当年自知自己学识还不够,就算参加春闱很有可能考不中,再加上身体不允许,这才放弃一次机会。
大齐王朝考秀才的时候倒还好,没那么严格,连续时间短。等到秋闱、春闱就惨了,之前虽知道要连考九天,九天不能出考场,但想着一样是做文章,在哪里还不一样,等经历过秋闱才知道这过程有多痛苦。时间长是一个原因,环境恶劣也是个原因,一大群人挤在一块地方,只是用东西隔成一个个不封闭的小隔间,一个人能拥有的位置非常有限,晚上睡觉的时候连脚都伸不直,而且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地方,那屎尿的气味自是难以言喻的,何况这其中不仅有自己排泄物的臭味,时不时还会飘来隔壁或者更远些的臭味,再加上考试期间九日不能沐浴也不方便把衣物全换了,就算天冷不热,可时间一长,自己都能臭成跟坨屎一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说实话,真没几个人有胃口吃东西,可考试连续九天,不吃东西人能升天,还能怎样,吃吧。可食物又是个严峻的问题,这是考试不是郊游,当然不可能有条件煮东西吃,也不会有哪个人愿意浪费更多的时间用来煮饭,更不必说这些学子基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就算有时间让他们做饭他们也不会好吧。因此只能吃现成的,又是一开始进考场自己带进来的,要保证九天不会馊,只能是又干又硬差不多可以砸死人的干粮。
因为秋闱春闱举办的时候天都有点冷,原来还允许考生用炭盆,但因有一次有个考生失误打翻炭盆烧了考场死了十几个考生,之后上面就不允许考生自个儿使用炭盆了,每天都有专人给考生发放定量的热水,量不多,甭管你是喝还是装汤婆子取暖,反正热水一天就这么多。
文人可谓“身娇肉贵”,这时代读书很费钱,能读书的家境一般不错,就算有一小部分家境不大好,既然家人愿意倾全力供他上学,肯定是家里受宠,在家也是被娇惯的,再加上平日只顾着读书很少运动没有个好身体,每年都有不少考生晕倒在考场,赵文泽虽在家不得宠,但怎么说也算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出来后也晕倒生病,不过起码已经考完考中,比很多考生幸运多了,可也几乎要了半条命。
不说赵文泽印象深刻,连只听他说过考场里情况的丁氏至今还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