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火传承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4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江庄的信仰是奶奶的建立的。在经历的几次大的预言和拯治了村里村外多例疑难怪症之后,奶奶就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成为海神娘娘的化身和使者,没有等奶奶自己提出来,江庄的三老四少德高望重的权威们就提出,为保证江庄的风调雨顺子孙后代昌盛,修建海神娘娘庙,供奉香火以求平安福祉。民国初年,也就是奶奶原籍因遭大旱和家境突变而流落江庄之后,因和爷爷去了趟祥云岛的祥云寺见了她的得道高僧大表哥,留宿之夜梦遇海神娘娘点化之后,神气附体而成为江庄人的精神护卫,在奶奶的指点下江庄人免受了天灾海祸,虽然依旧是清贫度日,但总归无灾无难出入平安,鱼虾丰满人丁日旺,也是在奶奶的指导下开垦房前屋后,种植一些或沙土或碱土的植物,因为是渤海之湾土壤环境要么是黄沙要么是滩涂碱土,两者都不适宜种植作物,在冬季捕鱼相对清闲之时,男人们便挖碱土层之下的黄泥土,用马车牛车拉倒黄沙地里,厚厚的撒上一层,既避免了冬日刮风时黄沙飞扬,也渐渐改变了沙土成分,同时在碱土地挖河修渠,修建堤坝截存夏天的雨水浸泡碱土地,河渠沉积的泥土挖出来掺杂各家各户的的草木灰就成了沙土地的最好的农肥,几年下来夏天热的烫脚冬天四处飞扬的沙土地,便可种植些豆子、花生、谷物之类,而碱土地也能够种植些高粱之类的粮食,或低洼之处种些麻子类的植物,江庄的人学会了烧碱,学会了泡麻做麻绳。值得一提的是江庄的人一直保持着喜欢吃高粱米的习惯,当然这只是说一些年老的人,经历了那时以高粱米为主食年代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开荒种地的同时,村前屋后树木也多了起来,种类以柳树、杨树、槐树见多,有些人家的院子里偶见一两颗果树,或一颗杏树,或一颗桃树,或几枝樱桃,村头村尾的几颗桑树每年都被村里的孩娃们,翘首围观一段时光,这是后话。
也就是说,在普天之下旱涝加之兵祸连连之际,小小的海边小村庄江庄得以安稳,依旧劳累依旧清贫依旧早出晚归依旧正经八本的粮食少野菜多依旧饿着肚子,但是安稳,但是略有积存,但是不仅鱼虾正常收货而且有了粮食和瓜果,虽然收成少得可怜,但是已经让苦难依久的江庄人,几乎欢喜跳跃欣喜若狂,用他们的话那就是难得的风调雨顺的好日子,所以当村里的所谓当家人权威人提议捐凑修建海神娘娘庙时,不但没人反对而且都有清囊相对的态度,当然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据后来查证应该是民国5年,也就是1913年春季江庄的海神娘娘庙开始修建,于当年夏季历6月完工,并于六月十九举办第一次拜祭仪式,这一天是奶奶到达江庄的第三年,也是奶奶和爷爷祥云岛祥云寺的日子,也就是这个日子奶奶接受了海神娘娘的托付,这一天是海神娘娘的生日。俗话说得好,一切都是定数一切都是缘分一切都是必然,与众不同的奶奶自山东老家逃荒到了江庄,遇到了爷爷,而奶奶的大表哥就在离江庄不远的祥云岛祥云寺,当然奶奶之所以落难逃荒来到江庄,也正是奔着离江庄不远的祥云岛祥云寺而来,遇到爷爷也是偶然。但是巧就巧在就在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也就是海神娘娘生日这一天,她去了祥云岛祥云寺并夜宿祥云寺,生日月夜出游的海神娘娘便选中了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