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八章、光王争储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5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真的么?到底是什么呀?”三人焦急地齐声问道。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些年三位帮助信王为的是什么?光王如今最想要的是什么?难道各位都不懂么?”文丞志直勾勾地盯着三人。
“你是说?储君?”三人这时才恍然大悟。
“正是。”文丞志点头道:“三位大人是信王党的魁首。如果诸位能在朝中首先举荐光王为太子,信王党人想必不会反对,光王的人更加乐见其成。届时满朝文武一致推举,陛下一定会慎重考虑的。如果光王能入主东宫,将来再荣登大宝,那各位就是首功之臣,他还会计较当初的那些龃龉吗?如此不仅可免了各位的杀身之祸,来日前程也是大有可为。”
三人一听,喜出望了,纷纷点头称是,倒还是邱体元多了心眼,试着问道:“丞相如此帮我们却是为何?到时,丞相会和我们一道拥立新太子么?”
文丞志素来在朝中行事特立独行,向来不附党争,如今却这么好心的过来指点自己,这其中能没什么问题?被邱体元这么一提醒,苟退之和蓝卫娄这才警戒了几分。
不过,文丞志却并不慌张,而是依旧淡然道:“老夫虽然这么多年不涉党争,可也总要为家门着想。如今光王独大,成为储君是势之必然,老夫只愿成人之美,又何敢螳臂挡车。我虽不会跟随三位大人一起举荐,但也不会作梗。所以出言相助诸位,也不过和诸位一样,求得在光王面前的一丝善意,保全家世而已。请三位大人勿疑。”
言至于此,三人心中一下释然,谢过文相后,便四下串联,商量着如何推戴光王。
果如其言,皇帝刚一开朝升座,在太监们“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唱音后。礼部尚书邱体元就出班奏道:“臣有本奏,自前太子被废,储位空虚,人心企盼,为大陈国本计,臣请早立太子。光王陈叔亮,德才兼备,忠孝两全,久膺重任,万民信服,可堪大用。臣请立光王为太子,以继大统。”
立太子?不仅光王陈叔亮和琅琊郡王哥舒曜意外,皇帝更加意外,正准备从长计议的时候。随着蓝卫娄、苟退之领头,下面附议的大臣却越来越多。推光王上太子之位,本就是这些年来光王党人的心愿,趁此时机,岂有不推波助澜,顺风放火之理。至于其他大臣,一想到皇帝废太子驱逐信王,看样子不就是在为光王上位铺路么?他们既然揣摩到皇帝这个心意,又怎么会不依从。于是,竟然满朝文武都异口同声的一致推举光王为太子。只有宰相文丞志、国子祭酒严正清和枢密院副使呼延信等人并不参与,但看样子也并不打算反对。
哥舒曜心中已知此时提及此事并不妥当,可兴奋的光王早就拼命地冲自己使眼色,明摆要自己也参与推荐,也需要一位三公重臣支持。入主东宫,继承大位是陈叔亮多年来的夙愿。如今这个梦想眼看就要成功,他无论如何都听不下任何其他意见了。如果自己此时驳了他的面子,自己和他的关系恐怕就不可收拾了。再说,毕竟有这么多大臣,或许皇帝真的会从善入流,听从大臣的建议也未可知。想到这,哥舒曜向前踏了一步,也掷地有声地说了那三个字:“臣附议。”见到情势如此,呼延信有些耐不住性子了,正要出列提出异议,可刚一抬脚,就被文丞志和严正清两人的一道的眼光所遏止了,就又退了回来。
光王和底下其他的大臣们都兴奋于这样众志成城的场面,以为胜利不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皇帝的脸色却发生着奇怪的扭曲,只是低头附议启奏的大臣们看不到。但直腰的文丞志等人却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这么多年了,对于皇帝陈皓的性情为人,文丞志再清楚不过了,这副表情绝对不是开心的事。
因为这件事,在皇帝的眼中,根本不是迎合上意,为国家着想,而是一场逼宫夺位,尤其是还有哥舒曜这样在军中、朝中有巨大威望的人参与,这就更加危险了。难道光王和哥舒曜已经控制了朝廷,架空了自己吗?想到这,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决定试探一下。
“众卿赤心忠诚,朕甚欣慰。光王睿智贤良,亦不负朕望。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再行斟酌。”说完后,皇帝阴狠地扫视殿下和左右,他想知道,被自己拒绝后,光王和哥舒曜将如何反应。如果举朝还是这么团结地一再强谏,一定要自己今天就给出答案。又或者有将军士兵出现,那就真的说明大势已去。
不过,幸好这样的事没有发生,让皇帝在心里长长地出了口气。见到皇帝拒绝,以及宰相并不参与,那些揣摩皇帝在铺路为光王上位的大臣心下都慌了,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错意了,便再不敢强谏。这就消去一大群人。而琅琊王哥舒曜心中本就狐疑,也立马感知到皇帝语中的不快,为避免同皇帝矛盾激化,也在“是”的一声后,退回班位,又带走了一批大臣。只剩下光王的死党和邱体元等一心邀功的信王残党,还在坚持。
“今日此事便不议了,待朕思量清楚后再与诸公商议。”对于这么一小批人的建议,皇帝自信还是压得住的。只是今天虽然没有形成举朝逼宫的局面,但皇帝心里清楚,这种局面也只不过在慢慢形成,照这样发展下去,只是迟早的事。再回想一下,自己废太子,驱信王,确实是为光王势力的坐大扫清了不少障碍,果然还是自己动手太慢了。
就这样在诡异的气氛中,皇帝匆匆结束了早朝。朝会散去,邱体元等人一把拉住宰相问道:“文相不是说,立太子一事可成吗?”他也感到了一些说不清楚的担忧。
文丞志轻轻拂开邱体元的手,说道:“陛下并没有拒绝呀。立太子这么大的事,总要精心筹备,再郑重地昭告天下呀。”
“可。”邱体元还是心中不安。
“尚书大人,但放宽心。”文丞志宽慰道:“太子虽未立成。可您同另外几位大人要办的事却是成了呀。你们奏立光王为太子,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赢得了光王的好感。这才是最重要的。不信你看看。”
说完,文丞志向后一指,邱体元顺指回头一看,见苟退之和蓝卫娄两人早就乐呵呵地跑去巴结光王,光王也满脸笑意的抬手亲拍其肩,果然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看起来前仇旧怨冰释无余了。看到这,邱体元这才稍稍安心。
“邱尚书,还不快点过去,要是晚了,怕就分不到一杯羹了。”文丞志见他面容舒缓,故意提醒了一下。
“那就谢过丞相了。”邱体元这才罢手,转去投奔光王了。
文丞志笑盈盈地甩了甩衣袖,转身正要迈步,后面呼延信就赶了过来,颇有些愠色道:“文相骗得我好苦。明明说好的是帮武威郡王,怎么一下成了要立光王殿下。刚才我正想要劝谏陛下,你和老严还不让我说话,真真气死我了。”
“成国公且慢动怒。”严正清这时从一边走了过来,说道:“文相和我帮的当然是轩儿,并无半分欺瞒。”
“什么?”呼延信根本不信道:“你没瞧见刚才满朝文武都争着请陛下立信王为太子,这其中哪还有半点武威郡王的事。”
“古往今来,你见过哪位皇帝是群臣推举出来的。”严正清还是摇头道:“立嗣是天子家事,自古圣心独裁,岂容他人置喙。慢说旁人,就是你这成国公的爵位,难道不是按你自己的心意传承,难不成会由你府中的下人推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