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讲 灵帝驾崩 第五十讲 少帝继位 第五十一讲 谋诛宦官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9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各位看官,上一讲我们讲到,汉灵帝病重,为了预防外戚大将军何进威胁皇权,设置西园八校尉,组建西园军,由宦官蹇硕统领。
公元189年,汉灵帝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汉灵帝驾崩,年仅三十三岁。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家现在动荡不安,如果有一个成年皇帝在位,情况会好很多。现在汉灵帝驾崩了,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辩只有十四岁,小儿子刘协只有九岁,年纪都小,而且皇位传递是政治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候,各方势力波诡云谲。
不急,我们先讲讲汉灵帝两个儿子。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刘协是王美人所生。何皇后想,不经过我允许,也敢生儿子啊,宫斗一下,何皇后把王美人毒死了。汉灵帝大发雷霆,要废掉何皇后。宦官们坚决劝阻汉灵帝,最后皇后没有废成,汉灵帝放过了何皇后。宦官们确实厉害,他们知道皇帝的所有弱点,皇帝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汉灵帝将刘协,交给自己的母亲董太后亲自抚养,交给其他人不放心,很可能养养就莫名其妙死掉了。
群臣上奏,希望汉灵帝立太子,汉灵帝认为大儿子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帝王威仪,不适合做皇帝。想立二儿子刘协,又喜欢何皇后,怕皇后不开心,而且何皇后大哥何进是大将军,位高权重,汉灵帝也有所顾忌。立太子这个事情,没办成,一直到汉灵帝驾崩,也没有确立太子,储君的位子虚悬,实在不是国家的福气。
本来这个时候就局势紧张,汉灵帝还要埋雷,为其他人留下争斗的口实。假如汉灵帝驾崩了,谁当皇帝,有的人说大儿子当皇帝,有的人说二儿子当皇帝,吵吧,吵得不满意,打吧。国家已经动荡不安,能少找麻烦就少找麻烦,这么大的事,你不确定下来,是多大的后患啊。
更麻烦、更糊涂的事还有,汉灵帝弥留之际,将刘协托付给上军校尉蹇硕。汉灵帝这么做什么意思,很难讲,估计只是让蹇硕保护刘协安全,增大对外戚集团的压力。四月十一日,汉灵帝驾崩,没有立太子,蹇硕现在手上有一支军队,又有一个皇子,就想杀掉何进,立刘协为帝。权力争斗,这就开始了。蹇硕找个借口,请何进进宫,何进从外面刚进宫,蹇硕手下潘隐,向何进走去,用眼神暗示何进。这个潘隐是何进好朋友。何进明白了,皇帝已经驾崩了,宦官想对自己下手。何进退了出去,从小路回到军营,说自己生病了,不能进宫,躲过一劫。
两天后,四月十三日,刘辩继位为帝,史称汉少帝。刘辩是嫡长子,没有立太子,理应由刘辩继位。如果是天下太平,还没什么事,皇帝小可以长大,当官的多扶持扶持,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天下动荡,妖孽丛生,蹇硕已经下手了,如果不是潘隐给何进使眼色,何进就很可能被干掉了,刘辩都不能顺利继位。前路荆棘啊。
--------------------
求转播,求推荐,求扩散。
下一讲三国篇第五十讲:少帝继位,敬请期待。
各位看官,上一讲我们讲到,公元189年,汉灵帝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汉灵帝驾崩,四月十三日,汉少帝刘辩继位。皇帝继位一般有几个常规事务。
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少帝年纪小,只有十四岁,皇太后临朝称制。就是皇太后参与朝政,可以发布命令。
改元为光熹。把年号改成光熹,所以公元189年又是汉少帝光熹元年。熹是炙热的意思,光熹就是光辉炙热的意思,表示新皇帝可以期待,意头不错。
封皇弟刘协为渤海王。表示兄弟友爱。
封袁槐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辅政。太傅就是皇帝的老师,跟三公一样大,甚至比三公还要大一点。袁槐就是袁家人,袁绍的叔叔。
大赦天下。就是把以前犯罪的都赦免,除了十恶不赦的。借此展现新皇帝恩德。
新皇继位,本来应该普天同庆,但是有个人日子不好过了,就是那个宦官,上军校尉蹇硕。他本来要杀何进的,没成功,现在少帝继位,何进是辅政大臣,现在还没有对他下手,早早晚晚都要治他。蹇硕向其他宦官求助,其他宦官,有的跟何进关系好,有的为了自保,都没有帮蹇硕,反而向何进出卖了蹇硕。何进派人把蹇硕抓了起来,杀掉了。
宦官虽然是一个集团,有很多共同利益,也不可能铁板一块,也有内部斗争,也有忠实为皇帝服务的,也有亲近外戚的,也有亲近士人的,什么人都有。同样,外戚、士人也是这样。
蹇硕被杀后,由原来的中军校尉袁绍,统领西园军。这个时候朝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皇帝年少,何太后临朝称制,袁槐任太傅辅政,大将军何进统兵、辅政,西园军又落到袁绍手里了。外戚和士人力量得到很大提升,宦官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小皇帝又继位了,又到了外戚专政的时候了。每每小皇帝继位都是外戚专政,皇帝长大了都是宦官专政,这是东汉王朝后期的政治惯例。
问题在于,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以前也都是这样斗来斗去的,那时候天下还比较安宁,没有大毛病,斗一斗还行,国家这么大,能扛得住。现在经过黄巾之乱,凉州叛乱,幽州叛乱,各地黄巾余部叛乱,各地小规模叛乱,土匪、响马、山大王,这么一搞,国家元气大伤,能不能考虑考虑,晚点再斗?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选择权在外戚何进、士人袁绍手上。一般人,有机会问鼎最高权力,是很难按捺内心深处的冲动的。只有一等一的高手,才会平心静气,思虑周详,瞻前顾后,逡巡而进。何进是屠户出身,屠户出身也蛮好的,有肉吃,但是自身造诣浅薄,只是因为是皇太后大哥,才有机会身居高位,哪能期望太高啊。各位看官上一讲也看到了,差点被蹇硕干掉了。前路堪忧啊。
--------------------
求转播,求推荐,求扩散。
下一讲三国篇第五十一讲:谋诛宦官,敬请期待。
各位看官,上一讲我们讲到,公元189年,汉少帝刘辩继位,改元光熹,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大将军何进辅政。何进杀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统领西园军。
袁绍向何进建议,诛杀宦官。袁绍建议诛杀宦官,有博取名望的嫌疑。因为宦官依仗皇帝信任,做了很多坏事,痛恨宦官的人很多,如果袁绍助何进诛灭宦官,会赢得很多名望。何进也想诛灭宦官,政治规律就是这样,现在何进外甥刘辩当皇帝了,就应该外戚何进主政,诛杀宦官,培植自己党羽,符合何进的政治利益。
何进就把想法汇报给皇太后何氏,就是他妹妹,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在宫中生活,跟宦官有很多牵扯,也有些感情,其他不说,你生活总要人伺候吧,粗重的活只有宦官能做。人和人相处久了,总是有点感情的。特别是,之前何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毒死了王美人,也就是刘协汉献帝的母亲。汉灵帝大发雷霆,要废了何皇后,宦官竭力劝说汉灵帝,汉灵帝才罢休,保住了何皇后的位置,这是大恩啊。何太后觉得,现在自己儿子当了皇帝,自己做了太后,大哥何进做了大将军,二哥何苗做到车骑将军,还想怎样,何必赶尽杀绝。而且何进想诛杀宦官,有消弱皇权,外戚专政的意图,这一点何太后也是清楚的。
并且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反对诛杀宦官,他收了宦官好处了,并且,他和何进名为兄弟,实际没有血缘关系,关系很差。补充说明一下何家的情况,何进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娶,生下妹妹何太后。何苗是何太后的母亲与前夫的儿子,带到何家来的。
就这样何进没有采纳袁绍的建议,太后不同意,何进不敢做主。袁绍又献计,让何进招外将带兵入京,兵谏,武力逼迫何太后。这是个馊主意,我们前文讲过,这个主意直接导致董卓入京,乱政。曹操这时候是西园军的典军校尉,袁绍和曹操是发小,这个事情,袁绍之前就和曹操商量过,曹操是反对的。曹操认为,没必要,宦官权力大,是因为皇帝信任他们,现在汉灵帝驾崩了,汉少帝还小,宦官已经是无本之木。而且诛杀宦官,本来就值得考虑,有些宦官就是老老实实干活的。
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招董卓入京。董卓驻军河东,就是想参与朝廷事务,现在朝廷招他带兵进京,他很开心,连日行军,朝洛阳进发。另外并州刺史丁原也接到命令,带兵进京。
宦官一直在朝廷做事,关系盘根错节,这么大的事哪能瞒得过宦官呢。而且宦官的政治斗争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同时,警惕性非常好,不警惕也不行啊,宦官蹇硕不是已经被何进杀掉了嘛。现在何进要诛灭宦官,宦官就等着死啊?人家要奋力一搏的。
--------------------
求转播,求推荐,求扩散。
下一讲三国篇第五十二讲:洛阳火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