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雕虫小技、大材小用与孙家鼐后人及印章 (之三)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31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孙家鼐是寿州,即今六安市寿县人,清咸丰状元,为光绪帝的老师。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后任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一八九八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一九零零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逝世后谥曰“文正”。
    孙家鼐是晚清名臣,卓有建树,影响巨大,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
    我做梦也想不到,我会和孙家鼐的后人住在一个房间里。
    寿县人都以出过历史名人孙家鼐自豪,“孙状元”、“魁星阁”、“状元府”、“宰相府”等人物、名胜,他们常挂在嘴边炫耀。
    甚至,我们六安人也以出过孙家鼐自豪,因为寿县的行政隶属六安专区,归六安管辖。
    可和我住一间寝室、睡在我旁边的孙超,从来也不敢提他是孙家鼐的后人。
    孙超和我一样,都是社会青年下放到大圹圩农场来的。不一样的是,我胆大,他非常胆小怕事。
    作为孙家鼐的后人,他们在一九四九年后受到管制和歧视是必然的。混得再不济的孙家后人,在当时按财产定成分时,给定个地主、资本家什么的绝对绰绰有余。
    在那个时代,出身于这样显赫家庭的后人,不被歧视就不正常了。
    从钟鸣鼎食之家的宰相府,一下被抛入社会最底层,不是戏文,而是现实。
    在饱受歧视、欺凌的环境下长大,孙超很小就失学,家里很穷苦,他就在理发店当学徒,混口饭吃。他为人本分,胆小怕事,说话也谨慎。
    我知道,他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自我保护。社会现实教会他的是,逆来顺受最安全。
    我和孙超相处得很好,或者说我和大伙相处得都很好、都很融洽。我奉行“软的不欺,硬的不怕”处世原则,也知道人缘好的重要性,这也是我条件反射式的自我保护本能。
    一次,寝室里只有我和孙超两个人,孙超慎重在床边拿出一枚石质印章给我看,叫我认上面的篆字。
    他对我信任,这样做既是向我表示友好,又是要考考我。
    这枚印章包在一个特制的厚布小口袋里,显然很珍贵。
    印章约一寸高,印面是不规则自然型。印文为带边小篆朱文,石质类似玉或冻石,旁边有边款“澹静老人”四字。后来我才知道,澹静老人是孙家鼐的号。
    此印拿在手上,一种古朴的书卷气扑面而来,一望而知是枚老物件。
    我仔细翻来覆去看了很长时间,印文是七个字,当然都是反字。
    这七个反字,我能认出中间“淮南古寿”四个篆字,其余三个字不认识。
    看戏的时候,舞台上有“淮南王”帅旗,是小篆体,因此我认识印章上这“淮南”二字。“古”字篆体与正楷的变化、区别不大,好认。至于“寿”,虽然是篆字,字体也很复杂,但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容易认。
    我能认出四个字,让孙超吃惊而佩服。他说他曾经将这枚印给一个高中毕业生看过,那人一个字也认不出来。
    他告诉我,听他家的长辈讲,这枚闲章印上的印文,是“家住淮南古寿春”七个字,为他家先祖孙家鼐亲自所刻。
    我简直惊讶得目瞪口呆!
    我手中拿着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清朝状元,一代重臣、帝师孙家鼐亲自制作的印章遗物!
    观赏、把玩半天,我将印章还给孙超,叮嘱他要收好,不能轻易示人。
    记得我还对他说,这东西很珍贵,很值钱。但孙超不以为然,后来在文革“破四旧”时,他害怕这枚印章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将这个宝物扔掉了。
    以后我们农场改制成立建设兵团时,孙超调到圩内三连,他因会剃头而专门理发,从此脱离繁重、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让人万分羡慕。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