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创  第四十四章 契丹的报复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7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朝中的势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汴河底下的暗流却在不断涌动,那些个推动暗流的人正在注视着那座新建的宫殿,还有那个宫殿宝座上坐的人。
    对于京城的种种危机,赵匡胤全然不知,因为搜集刺探情报的禁军一度陷入了沉静。长期从事谍报的他们早就敏锐的察觉其中的蹊跷,已渐渐知晓这场风暴的根源,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做重新的打算。抗言直谏的御史们也变的畏首畏尾,除了例行的朝会外,只能在家里自酌自饮,他们并非怕死,死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成全,好多的前辈都因死谏而名留青史。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异常复杂,没有人敢去趟这趟浑水,一着不慎必将万劫不复,到那时,他们的名字打上耻辱的烙印,再也没人愿意提及。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做赌注,去做一个忠贞之臣,但是绝对不会拿名节开玩笑,名节一损,辱及祖宗,祸及儿孙。
    争斗依然在暗处进行着,明哲之士都为自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此时的赵匡胤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事,因为北边又有了新的变化。
    自从宋军撤出太原一带,刘继元一边咒骂赵匡胤的阴险,一边赶紧派人排水抗险,河水所过之处皆为沼泽,良田被淹、房屋倾塌,夏天的收成也彻底没了指望。
    城墙上的窟窿需再行填补,其所需的土料和劳役更是一个大问题,仅限的劳役百般的不情愿,自己家人住的地方都没有,修城有何用?满地的烂泥扶不上墙,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滩极难构筑城池。
    在刘继元眼中,这些都不是理由,城池必须重新加固,万一宋军再次杀过来,这样千疮百孔的城池能干什么?数万人在凛凛秋风中加紧抢修,从南城外墙到东城外墙,排成一条壮观的长龙。
    修补不同于筑城,按照太原以往的基址加固,也是不小的工程。有人可能见过现存古城墙,高大厚实的城墙固若金汤,给人最直接的安全感,它的高度和宽度都有一定的规格(《营造法式》),修筑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
    刘继元这边正忙着赶工期,无暇挑衅宋军,以免惹来更大的麻烦。
    老大哥契丹走过了艰难期,耶律贤已经稳坐皇帝宝座,外有岳父和亲信,内有聪明贤惠的皇后,生活是如此美好。想想儿时那段遭遇,他暗暗的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作为。
    树欲静而风不止,所有的贵戚勋臣对萧思温很是不满,这位国丈无才无德,跟着辽穆宗十多年,也没见他干出过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穆宗惨遭不测,他也脱不了干系,但是人家找了个好女婿,不但无罪,反而平步青云,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萧思温整天衣衫不整,发型有点乱,远远看去就是一个猥琐的人,他一直都是以这副面目示人。这种不注意外在形象的人,大都是放荡不羁,是绝对的隐士之才,可是萧思温却并非这样的人才。
    正因如此,他引发的的不满总是比别人更强烈,所有的不满一点一分的聚集在他的身上,就差一个点火的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快,这些人发现他们的机会来了。萧思温的保护伞——耶律贤要去打猎,萧国丈也一同前往,在行猎的过程中,被人暗杀在荒无人烟的山岭上。
    好在皇上身边的人及时发现了他的尸体,要不真就喂了豺狼虎豹,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位新皇帝已无心再打猎。他开始怀疑身边的人,这些人真是胆大至极,国丈都敢杀,那下一个要杀的是不是他这个皇帝?
    为了把事情查清楚,他派心腹四处追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各色人等。最终找到了一些端倪,策划这场暗杀的原来是国舅大人,国舅杀了国丈,说白了又是一场婆媳战,而且还闹出了人命。
    婆媳之战对任何男人都是一个大考验,一边是老婆,一边是亲娘,偏袒谁也不是。换作平常家庭,她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就是这些事搞的双方都不待见。
    有人曾说:两个女人没法同住一个屋檐下,除非她们有血缘关系,这种亲情才能化解她们之间无休止的争吵。要是婆媳能变成母女那样子,天下的男人该有多幸福,但这无疑是一种奢望。
    因为在婆媳看来,儿子(或丈夫)的偏袒代表了爱与不爱,偏袒了一方就是不爱另一方,这样看来逻辑似乎很简单,简单到成了选择题或是对错题。
    这种近乎淘汰式的选择最难下手,当然皇家的事没有普通人家那么简单,政治下的婚姻牵涉了更多的事。耶律贤遇到了更为复杂的困局,他必须做出选择,最后他只得杀了国舅等人,用单纯的爱来说,他更爱他的老婆一些,他妈泉下有知该有多伤心啊!身在帝王之家,所有的爱和亲情都是微不足道的,除了有用的,那便是没用的。
    老婆被他哄高兴了,可有很多人仍旧对他不满,只是碍于形势难以发作。契丹是个尚武的民族,他们对行猎打仗很是热衷,宋汉的太原之战就是对契丹人的挑衅,大宋建国以来与契丹关系还算不错,可恶的宋人太狡猾,竟乘两国新丧之间突然发难,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仇一定要报。
    经过短暂的准备,各部人马都整装待发,穿过燕山来到幽州。开宝三年(970年)十月,辽保宁二年,六万契丹骑兵自幽州向定州进军。这是绝佳的进攻时间,天时地利人和(包括战马)尽占,燕山太行以北的寒风终于吹到山南麓,渐渐转寒的天气非常适合南下打劫,雨季已过,干裂的燕赵大地可任由战马奔驰,膘肥体健的战马如疾风一般向定州扑来。
    自从失去幽云,定州成为历朝北部的重镇,可是没了燕山太行屏障,幽州到定州一片坦途。拒马河、易水、唐河根本无法阻止契丹骑兵的步伐。风萧萧兮易水寒,一千多年前,荆轲曾在此地诀别太子丹,为国赴难。
    千年之后,这块土地又要遭受铁蹄的践踏,契丹人比秦人更加勇猛,不同的是秦人为了土地和首级,契丹人更喜欢人口和牲畜。
    跟其他抢劫的强盗一样,契丹人抢完就走,对于中原的土地,他们不愿过多的留恋,除了广袤的草原,也只有马背才能承载他们的族人。
    赵匡胤派遣判四方馆事田钦祚前往定州,他带领的人马只有三千人,定州北边有十几个堡寨,田钦祚继续向定州东北的堡寨推进。两军在堡寨西北的满城相遇,这是一场突然遭遇战,一支六万人的骑兵对只有三千人步兵,二十比一,战斗似乎没有任何的悬念,宋军必败无疑。
    田将军按照皇帝的安排在满城摆开阵势,契丹人紧接着将满城团团围住,攻城并非骑兵的特长,契丹的强攻被数次打退。
    估计其他的人马抢劫的差不多,攻城的契丹人调转马头向着遂城方向撤退,城上的田钦祚一看就急了,这仗打的,契丹人数十里的人畜都抢光,不把这些东西追回来,怎么向皇帝交代,于是他不顾皇帝的嘱托,领着三千人马一路追赶而去。
    拿了东西的契丹人放慢了行军的脚步,宋军在遂城追上了辽军,经过一通厮杀,没有城池依托的宋军很快败下阵来,只得撤入遂城坚守。
    打退了宋军,辽军开始继续抢劫活动,这伙契丹人不想跟宋军多做纠缠,抢完就走,城中的宋军吓得不轻,要是六万铁蹄一拥而上,小小的遂城会被夷为平地。
    坚守几日后,田钦祚发现遂城的粮食不多了,再不突围自己的人马可就凶多吉少。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三千人马自遂城南门冲出,直奔保塞。
    辽军没有追赶,六万骑兵早就带着抢劫到的人畜回幽州了,不过,契丹人倒是成全了田钦祚。经此一役,田钦祚的名声在太行一带传遍了,三千打六万,最后全身而退,不是名将也成了名将。
    接到战报,赵匡胤欣喜若狂,实在是太好了,神仙的后代也不过如此,若是宋军人人都如这三千人马,何愁幽州不平,他要广积钱财招募敢死之士,誓夺幽云之地。
    准确的说,这是一场不是战争的“战争”,只是一场纯粹的抢劫,一群六万人的队伍在临近春节前抢点过冬的物资。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