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0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这几日陶崧身体愈发沉重,柳道琰自从接到陶芷南的书信急忙赶回洛阳,为陶崧诊病。陶崧躺在榻上,双眼紧闭,看上去十分虚弱,柳道琰把了一会脉,示意下人放下帐子,走出屋外,芷南为父亲掖好被角,跟着出去了。
“四叔,爹爹的病能好吗?”芷南不放心的询问。
柳道琰看着芷南,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芷南心下明白,也沉默了。柳道琰心有不忍,安慰道:“芷南,令堂的病日见沉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尽力了。眼下,尽心照顾老人家,让他走好这最后的一段日子吧!今后你的担子更重。”
芷南轻轻地点头:“四叔放心,接下来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四叔这次回洛阳,还是多住些日子吧,也好陪陪父亲。”
柳道琰点头道:“自然。”
==============================================
天气逐渐转暖,芷南也尽量让父亲多去花园散散心,柳道琰时不时陪陶崧下盘棋,看上去陶崧的精神好了许多。这日,陶崧和柳道琰下棋正杀得难分胜负时,只见陶庆慌慌张张的跑来。
“老爷,老爷,不好了。”陶庆边跑边气喘吁吁的喊道。
柳道琰急忙搀住陶庆问道:“陶庆,是什么事让你如此慌张。”
陶庆顾不得许多,急忙说:“老爷,柳先生。宫里来人了,他们,他们还带着圣旨。”
陶崧急忙站起身来,忙问:“在哪?”
陶庆一拍脑门,回道:“哎呦,您瞧我,说了半天。在大堂呢,老爷。”
陶崧不敢怠慢,急忙同陶庆奔向大堂。
大堂内,一个太监正品着茶,桌上的锦盘里放着金灿灿的圣旨,两名带刀侍卫,侍立两侧。陶崧急忙整理穿戴,恭敬地向前施礼。
“草民陶崧不知宫中贵人来访,怠慢了,望公公见谅。”陶崧恭敬地向那位衣着光鲜的太监施礼。
“呵呵,陶大人您可千万别这样,我一个奴才怎能受您如此礼遇啊!今个我来,是给您陶大人带来好消息,陶崧接旨。”那位公公无不谄媚的说着。
陶崧急忙跪下,陶庆等一干家奴也随之跪倒,屏息而待。
那太监细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思慕贤才,遍求忠良。为保我大郑国运隆盛,千秋万代,朕特聘请各方贤才入文渊阁待诏,共谋大业。钦此。”
陶崧心中一惊,默然不语。那太监心中已有几分不快,忙说:“怎么陶大人,您还不接旨吗?”
陶庆轻轻扯一下陶崧的衣袖,陶崧如梦初醒,高声道:“草民叩谢皇恩。”接过太监手中的圣旨。
那位太监顿时眉开眼笑,谄媚道:“奴才给大人道喜了,恭祝大人步步高升啊!”
陶崧恭敬地送走一干人等后,略有些失神的坐在椅子上。陶庆回到大堂,急忙问陶崧:“老爷,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
陶崧无力的挥了挥手,陶庆知趣的退下了。
==============
夜晚,陶崧在书房内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芷南推门而入,手捧托盘,将托盘里的一盅茶轻轻放在书桌上。细细看着桌上陶崧还未写好的奏折。
芷南看罢,问道:“爹,您准备应诏吗?”
陶崧摇头道:“为父已经老了,哪里还有精力去侍候皇上。我准备请辞,清闲惯了,这官就让别人做吧。”
芷南:“可是,皇上会准吗?说是求贤,怎么跟硬绑的似的。”
陶崧苦笑道:“朝廷上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准不准,在朝廷。去不去,在我。”
芷南颇有些担心:“那若是朝廷不准,爹爹,皇上会不会对陶家作出不利的事情。”
陶崧一愣。
芷南:“爹,不妨您陈词利弊,说出实情,眼下您的身体为重,若皇上真的求贤若渴,也得等您的身体好些吧!”
陶崧叹气道:“南儿,你不懂啊,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为父远离官场为的就是求得安宁,当今皇帝年幼,大事小事全由端王打理,虽然朝廷现在有以丞相陆鸣岐为首的帝党和端王府争执,但终究势单力薄。朝廷用人,不过是个幌子,怎么会有你一个外姓之人的作为。”
芷南略有沉思:“丞相和端王相争,不过是为一己私利而已,当今皇帝会允许任其发展下去吗?”
陶崧认真道:“皇帝年轻,尚未亲政,他还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和他们其中任何一人抗衡。人啊,活在世上本已不易,更何况生在帝王家。”
芷南:“没想到,爹爹远离官场多年,却看的比谁都明白。”
陶崧拿起奏折,自语道:“明日一早,我便将这份奏折呈上去,至于是何结果,就看朝廷的了,朝廷求贤也并不差我一人。”
芷南望着年迈的父亲,默然不语。
=====================
几日后,陶崧又接到圣旨,这次言辞更加恳切,并封陶崧为大司马长史。陶崧依旧不肯赴任。朝廷遣洛阳太守文都亲自到陶家劝陶崧赴任。
文都环顾四周:“呵呵,陶公啊,您可真行啊,年纪大了,还端起了架子。”
陶崧冷冷的说:“文大人,草民无德无能,还望文大人见谅。”
文都讪讪的说:“陶公这是何苦,人家都盼着一朝登进天子堂,更何况以陶公的人品和学问,还怕些什么?”
陶崧怒道:“文大人,我陶崧行的端,走得正,何曾怕过谁。我心意已定,谁也不用劝,请文大人回府吧!”
文都冷笑一声:“好,陶公骨头硬。那我就把话说明了吧,您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陶公是前朝旧臣,本来就碍眼,若得罪了朝廷,哼,怕是你陶家百年基业也要毁于一旦。告辞。”
陶崧愤怒的指责道:“你,你们竟然——”一口气没说完,竟吐出血来。芷南等人忙跑进来,芷南扶着陶崧,慌忙喊道:“快,快去请先生来,快啊!”顿时,家里乱作一团,陶庆和芷南扶着陶崧回房。
屋里,柳道琰细心诊脉,眉头紧蹙,终于他对芷南摇了摇头,众人顿时泪如雨下。芷南转过身,对着百灵道:“去,让巧莺把小樱领来,见最后一面。”百灵急忙退下。
这时,陶崧轻咳几声,芷南急忙趴在床边,握住陶崧的手,哭着说:“爹,您还有什么要嘱咐女儿的吗?”
陶崧渐渐清醒过来,吩咐其他人退下,陶崧轻叹道:“南儿,今后只怕要苦了你了。倘若芷衡在,也不至于如此下场。只可惜,唉。你和小樱都是命苦的孩子,小樱出生仅三个月婉儿就去了,芷衡拼尽心血也治不好这孩子,我对不起芷衡和婉儿,这是他们留下的唯一的骨肉啊!陶家百年的基业,靠你了。”
芷南泣道:“爹放心,我一定治好小樱的病,有我在陶家绝不会倒。南儿绝不辜负爹的重托。”
陶崧流泪道:“还好,有柳先生帮衬,我可以稍稍安心,只可惜苦了你了,你天资极高,我陶崧此生有你这样的女儿,我之幸也,陶家之幸也。从此以后,家中之事就交给你了。”说完,含泪而去。
芷南大哭,陶樱急忙跑进来,看着眼前的情形,也禁不住放声痛哭。
=====================
陶崧停丧期间,众人在芷南的安排下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乱。文都得到陶崧故去的消息,依例奏报朝廷,此事也不了了之,陶家众多仆役皆心生怨愤。
“小姐,老爷就这么白死了,连个说法都没有。”陶庆愤怒地说。
“那么,你想怎么办?”芷南仍旧烧着纸钱。
“小姐,这件事,若不是官府逼得太紧,老爷不至于走的这样急。”陶庆气道。
芷南默默站起身来,环视众人说:“老爷不会就这样冤屈而死,总有一天,我们会讨回一个公道。”
众人闻言,点头附和。
芷南看看众人继续说:“这几日,我已想好。若想振兴陶家,就不能总呆在洛阳,因此,我与柳先生商议,我带着陶樱先去长安,洛阳家中暂由管家陶庆打理、安排。陶家还有全国各地的药馆,这些事情,我必须亲自去打理。将来,这些都是由陶樱掌管,我会抚养陶樱长大成人,直至接替陶家的家业为止。”
陶庆不放心的追问:“小姐,这怎么能行,您要是出点事,我怎么对得起老爷啊!”
芷南摆摆手说:“我带百灵、云雀、巧莺、鸣凤四人服侍足矣,留下家中仆人、丫鬟,你依旧好生照管,我总还是要回来的。况且,小樱的病,不能再拖了,我心意已决,等父亲的丧事办好,我就一一交代清楚。”
夕阳西下,天上的云彩被夕阳的光辉染红,芷南望着天边的火烧云,目光坚定,此刻她的内心从没像此刻那样宁静,父亲的每一句话犹在耳旁,她不会忘记自己的誓言,她轻轻搂紧身旁的陶樱,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她现在所拥有的唯一的一切。她要救他,决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