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1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4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总是欠个解释
    第六章【12
    文/一帘幽梦
    松松散散的暑假生活转眼就过去了,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忙碌又紧张的日子又随即回到了同学们身边,楚妙晴和林若兰也收回了暑假里的心猿意马,正式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即将毕业的学哥学姐们除了每天的必修课程之外,也都在加班加点的准备着毕业论文,大学四年,也许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长,但对于一个莘莘学子来说却是人生最关键的四年。
    四年里在这个大熔炉里,他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做人,懂得了感恩和回馈,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在这个大熔炉里,他们用顽强的意志书写着自己的辉煌,他们用手中的笔,不停息的思维来开辟着世界,改造着世界,他们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林若兰是学中文的,所以对于她的中文老师特崇拜,对于老师的指点她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因此老师也很青睐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学生。学校里每每有什么大的活动举行,语文老师总是忘不了给林若兰安排一些事来锻炼一下自己。这个新学年也不例外。
    当新生的入学开幕式确定下来时,林若兰又很荣幸的成为了学生会代表,主持新生入学的欢迎仪式。这是林若兰大学生活的荣耀,也是她语文老师的荣耀。为此林若兰很懂老师的心,对于工作就更是尽心尽力了。
    当学校专车把那些从四面八方云集到一起的孩子们接回学校安置好后。林若兰便开始每个宿舍每个宿舍的送温暖,她和楚妙晴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些学校历年资料介绍一一分散到那些学妹学弟的手中,让他们尽快的对这个母校有个大致的了解,让他们通过文字感受下母校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和母校的温暖。
    下午三点半,新生入学欢迎仪式正式开始了,当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按着号牌各就各位后,一曲雄伟嘹亮的共和国国歌响彻在校园的上空。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国歌过后,会场上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热情高涨,一双双闪烁着智慧和勇敢的眼睛投向了徽旗。
    “敬礼!”随着主持一声响亮的号令。同学们和老师的手臂都高高的举起,向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随后便是由十六个学哥学姐组成的合唱队演唱的学校校歌。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校歌结束后,会场上再次想起了雷鸣般的的掌声。随后是校长迎新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从今天起,你们正式成为了“清华人”。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代清华人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座的很多同学在走进清华园之前,已经对百年清华的精神传统,包括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今天当同学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之际,我重点就如何践行“人文日新”的精神,与大家谈谈心。
    首先,践行“人文日新”,就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二字出自《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可以看出,“人文”概指人类一切文化创造。人文日新,就是指文化的创造、传承与涵养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断发扬、不断提升。
    早在1948年,我校的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做过一篇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演,谈的是过度专业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今天,这个命题依然发人深省。推动时代变革、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成为素质全面、视野宽阔的一代新人,更需要同学们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并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目前中学教育的文理分科以及紧张的高考复习,都对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希望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文科学生也要对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大家都要注重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全球化的时代,弘扬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联大时所提出的,要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抱持一种“温情与敬意”,从民族历史的进步中获得教益,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文化包容的气度,才能成为心胸宽广、气魄宏大的栋梁之才。
    第二,践行“人文日新”,就要自觉提升道德情操。
    《易经》有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由此可见,古人所强调的“日新”,首先是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朱镕基学长在一次校庆来信中,曾谈到当年他们入学时,清华电机系主任章名涛教授讲过的一席话。章名涛教授说: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同学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一方面陶冶高尚情操,弘扬传统美德,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另一方面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担当起清华人应有的历史责任。
    第三,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就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经典名言,出自《礼记•大学》。它告诉我们,要以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坚持革故鼎新。
    小到个人事业的成功,大到国家社会的进步,无不需要求新、创新的勇气、意识和能力。求新,更是清华学术传统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给大家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同学们走进清华,要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不仅要刻苦好学,而且要积极创造,切实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希望同学们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做出新的努力。
    致力创新,就要独立思考。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学术品格十分重要。同学们要坚持好学深思,保持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讲话结束后,同学们齐声欢呼:“清华我爱你,清华我爱你!”随即掌声如潮洪般响起。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