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仙界来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0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来源
    道教称神仙所居的胜境。据《桓真人升仙记》称:“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桃树花芳﹐千年一谢﹐云英珍结﹐万载圆成。”道教认为无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远之名山洞府。
    仙界之说起源
    仙界之说源于中国远古神话﹐以昆仑为中心﹐《山海经》的《西山经》﹑《海内西经》和《大荒西经》皆谓其为天帝在下界之都邑﹐百神所在﹐万物尽有﹔方圆八百里﹐高七万尺﹐每面九门﹐门有开明兽守卫﹔其下有弱水之渊﹐外有炎火之山﹐远望光芒四射﹔其上住有黄帝﹑炎帝﹑禹和西王母诸神人﹐宫阙壮丽﹐园囿精美﹐奇花异木长在﹐珍禽祥兽毕呈。《淮南子?地形训》更有逐步登天之说:“昆仑之地﹐极寒之地,上高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老也。再上高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神灵﹐能使风雨。再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仙人。是谓三界之殿。”昆仑主峰,为灵气掩盖之水域,谓之瑶池,饮用此水可活万载。
    蓬莱仙境
    以蓬莱仙境为中心。战国时期燕﹑齐﹑吴﹑越等滨海地区海上交通渐开﹐产生了海上“三神山”的神仙世界之说。《史记?封禅书》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於是﹐寻找三神山及不死之药者﹐从齐威王﹑秦始皇到汉武帝﹐延续了二百馀年。
    新的神仙世界
    在《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山和蓬莱仙境的神话合为一个新的神仙世界。其中对得“道”者和神仙之胜境﹐更有进一步的描绘。《庄子?逍遥游》云:“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又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列子》则称大壑中有五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修道成仙
    道教承袭前代神仙传说﹐稍加纂缀增益。《云笈七签》和《正统道藏》均载有托名汉东方朔所著《海内十洲记》﹐称昆仑﹑方丈﹑蓬丘等三神山为三岛﹐称祖﹑瀛﹑玄﹑炎﹑长﹑元﹑流﹑生﹑凤麟﹑聚窟为十洲﹐合称“十洲三岛”﹐皆神仙所居﹐以为道士修道成仙之归宿。南北朝时期﹐道教汲取佛教思想﹐神仙观念和仙境之说亦有变化。《升玄内教经?中和品》称:“得道之品﹐莫不有三﹐上得神仙﹐中得泥丸(即“涅盘”)﹐下得延年。”并谓修道者须几经转生﹐功德圆满﹐方成神仙。於是依佛教三界说﹐构造神仙所居之天界。《洞玄无量度人经》﹑《诸天灵书度命经》均谓天界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修道者依其修炼程度﹐达诸天不同境界。《度人经》称﹕达此二十八天﹐尚不免轮转之苦﹐只有“学真堪为种人”者﹐西王母乃迎之登於二十八天之上的“四种民天”。此四天与二十八天﹐合为三十二天。三十二天之上乃“三清天”﹐分别为仙﹑真﹑圣所居﹐《元始无量度人经四注》云﹕三清境各有宫殿﹑官署及诸品级之天官﹐太上老君为太清天仙之首﹐太上大道君为上清众真之尊﹐元始天尊居玉清之上。大罗天为诸天最高境界﹐为玉皇所治。总合为三十六天。《魏书?释老志》﹑《云笈七签》和《犹龙传》均有三十六天的记载。隋唐以後﹐随著道教修炼术的发展﹐除了神山﹑神洲和天界等理想中的仙境外﹐许多名山形胜也被视为神仙所居之洞府﹐或修道成仙之佳境。较早的记载见於《云笈七签》的《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称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均为神仙所居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亦有洞天福地的记载﹐但与《云笈七签》略有不同。并且在答谢中书书中也出现此词的意思,使仙都的意思更加完美。欲界之仙都乃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