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学习哲学时的态度问题-续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4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简单举例子就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的时候说的例子。比如有三个人在同时看同一棵松树:一是实用态度。木商的看法就表现了实用的态度。他由松树想到了架屋、制器、赚钱等等。实用的态度是以善为最高目的的。二是科学态度。植物学家看到的是纯理性和客观的松树。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索真理。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就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求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分析出因、果等。科学的态度以真伪最高的目的。木商和植物学家的意识都不能停留在古松本身上,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的种种事物上。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注意力的集中,意向的孤立绝缘,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三是美感态度。画家在知觉古松时,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了松的本身上,古松对于他便成为了独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记了他的妻子在家里的等柴烧饭,他忘记了松树在植物教科书里叫做显花植物,总而言之,古松完全占领了他的意识,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他不计较实用,不追求条理、关系和因果,不用抽象的思考。(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P8-P13)
可笑的(也是可悲的)是,有不少井底的“小青蛙”自己觉得,这个松树的样子仅仅只有他们从自然科学(现实是他们所掌握的连自然科学都算不上,如若他们真正的理解并尊重自然科学,那么就不会出现此类情况了。他们真正所取的态度只能称得上是唯功利性态度)的井底看到的样子一种形态,其他形态都是错的。这种结论莫过于一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就大象的样子就是巨大的扇子形状了。
我不是说,这个科学的态度不对或不好(素质修养和能力有限的人请不要断章取义我的文章),而是要明白,对待事物的态度,除了科学态度还有其他的态度。自然科学的角度上,人们追求去伪存真,真即价值;社会伦理的角度上,人们追求惩恶扬善,善是价值;在人文理想(这里不同角度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示范畴,还请暂且允许我从我美学专业角度使用人文理想一词来区分和表示范畴)的角度上,人们追求化丑为美,美是价值。这是人类文化在当下可考证的范围内不问东西历经时代变迁而发展下来的理论。是真的就一定是美的?是真的就一定是善的?是善的就一定是美的?反之,是美的就一定是真的?是善的就一定是真的?是美的就一定是善的?
有人问爱因斯坦对音乐家巴赫的作品如何评价时,爱因斯坦回答:倾听,热爱,敬畏,然后闭上你的嘴巴。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
在这里禀明我个人立场:小青蛙这个说法不是为了攻击或者贬低某一群人。在上一文中我已经说过这是对我在其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进行的整理。我无意攻击或伤害任何人,对于学术我是认真严肃的。若有人出于非学术性目的试图进行恶意攻击或利用,还请真正喜欢人文社科的朋友自行忽略。
欢迎并愿意虔心接受喜欢哲学、喜欢美学的各路大佬批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