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随心小札  Act.1 那些文字,那些灵魂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1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当整个世界都被温吞的空气包围,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青涩的文字,那些尖锐的灵魂?还是,连自己也忘记了那些生命最锋利的时光……
    ——题记
    暑假在家看电视,偶然看到南京娱乐频道的娱乐节目。电视上瘦弱小巧的郭敬明犹如一名艺人般轻松自如地笑着,对记者的提问技巧地回答。那一刻,有一种尖锐的疼痛在我的心脏里弥漫开。
    几年前的夏天我邂逅了那个有着孤寂眼神喜欢仰望天空的男孩子,还有他“青苔一样”的文字。而如今,他的纯粹终于在商业化的城市中消逝殆尽。现在,再来读他的文字,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共鸣,反而觉得相距甚远。
    当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这些80后的名字开始红透半边天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在自己的城堡中堆砌爱情童话的初中小女生。我喜欢那些文字间的尖锐伤痛和灰色的颓废感觉,像这个水泥森林的缩影。真实,却充斥着冷漠。
    郭敬明的文字里充满一个孩子的悲哀与无奈。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崇明、小A、微微,每个人都在做着困兽之斗却最终向命运低头。他总是用最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人复杂的心理,淡淡的哀伤四处弥漫,却是最深刻的疼痛。
    可是一连串的抄袭事件似乎真的打击到了这个孩子。无数指责漫骂向他砸去,甚至曾经发誓对他支持到底的“铁杆粉丝”也临阵倒戈,赤红着眼向他挥起拳头。于是,蛰伏两年之后,他完全换了个面孔出现。完美得无懈可击的微笑,精致如同娃娃的妆容,还有那些依然细腻却不复纯真的文字。他褪去了一身纯洁的羽衣,从一个只在黑暗中偷偷哭泣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他住在上海高级的公寓,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和一帮手下,到各处宣传他的新书,在娱乐节目、杂志、报纸上频频露脸。他在电视上大叫着“我要回上海”,却忘了自己四川的根。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悲哀,或许这只是他保护自己的方式。迎合这个社会,然后努力生存下去。
    我一直觉得韩寒是这个时代的叛逆者,他总是用犀利而毫不留情的笔调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与不满。他的灵魂天生长满尖利的刺,如同一只刺猬,隐隐的透着些当年鲁迅的不羁与桀骜。
    他有着英俊的相貌洒脱的笑容,他对自己的成绩这样说:“七盏红灯照亮我的前程。”他总是世外高人一般对一切都不屑一顾,甚至放弃被保送清华的机会。他是80后的代表人物,是最早也是最为人所知的80后作家。甚至,他曾经是无数中国高中生追捧的偶像。
    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在网上和学者对驳闹得满城风雨;对着铁哥儿们郭敬明开口大骂:“就算是卖字的也要有骨气!”
    他就是这样尖锐的一个人,无论过去经历过什么,他依旧如同一块顽石。用自己手中的笔,用他那尖锐的文字,表达着他自己的思想。
    在安妮宝贝的文章里永远有一个穿着棉布裙和球鞋,神情冷漠的女子。郭敬明曾用“水中的蓝色鸢尾”来形容安妮,他说她的血管里流淌着蓝色的血液。我曾经一度以为她是个张爱玲式的孤绝女子,只有那样的女子,才能写出如此冷艳的文字。
    可当我在网上看到她的照片时却在一瞬间傻了眼,不敢相信那个浓妆艳抹庸俗至极的女人就是安妮,就是郭敬明口中的“蓝色鸢尾”。是她太造作还是网络太虚假,我已无定论。只是,在合上《告别薇安》之后,我嘲讽的扬了扬嘴角。
    记得以前我的老师对我说:“这些人的作品,等你再长大几岁,就会觉得很无聊了。”现在想来,确实如此。
    无论是郭敬明还是安妮宝贝,在褪去那一身华服之后,剩下的也仅仅是同一个框架而已。娇柔造作的悲伤与颓废,看得久了,也就在眼前化成了粉末。
    当一个作家纯粹为了金钱而去写作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灵魂,即使以前再怎么桀骜不驯,如今,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名凡夫俗子。失去了灵魂的作家,写出的只是死灰一般的文字。往昔的灵动与尖锐,早已烟消云散,不见踪迹。
    当90后渐渐代替80后,他们也会逐渐为人所遗忘吧。正如他们那些青涩的文字,那些尖锐的灵魂……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