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3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顺着香气,很快找到了那家新开的“江南春”点心铺。
铺面不大,却干净雅致,门口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
秦铮示意侍卫去排队,自己则拉着容隐站在不远处一棵老槐树下等候。
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熟悉的乡音吆喝,容隐仿佛回到了江南小镇,眼中流露出怀念与轻松的笑意。
秦铮侧头看着他放松的侧脸,心中柔软一片。
他喜欢看他这样,褪去官场上的沉稳,露出属于容隐本真的、带着一丝书卷气的鲜活。
“公子,您的定胜糕。”侍卫很快买来两包用油纸包着的、热气腾腾的点心。
秦铮接过一包,打开,熟悉的软糯清甜气息扑鼻而来。他拿起一块,自然地递到容隐唇边,眼神温柔:“尝尝,可还是当年的味道?”
容隐看着眼前带着笑意的深邃眼眸,又看看那块晶莹的糕点,心跳微微加速。
容隐微微低头,就着秦铮的手,轻轻咬了一口。
软糯香甜在舌尖化开,熟悉的味道瞬间勾起了无数温暖的回忆。
“嗯,”容隐点点头,眉眼弯起,笑容清浅而真实,“是那个味道。”他也拿起一块,递向秦铮,“陛下也尝尝?”
秦铮就着他的手咬了一口,目光却始终锁在他带笑的脸上,低声道:“甜。但不及某人。”
那灼热的目光和意有所指的话语,让容隐的耳根瞬间红透,慌忙移开视线,假装专注地吃着糕点。
两人就这样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角树下,分享着一包定胜糕,像世间最普通的一对爱侣。
阳光透过稀疏的槐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没有帝王的威仪,没有臣子的恭谨,只有此刻的甜蜜与满足。
吃完点心,两人又随意在西市逛了逛。
秦铮给容隐买了一支上好的狼毫笔,容隐则在一个旧书摊前,为秦铮淘换到了一本前朝失传的兵书残卷,引得秦铮惊喜不已。
夕阳西下时,他们登上西市附近一座并不算高的观景小楼。
凭栏远眺,整个西市的繁华尽收眼底,远处宫阙的琉璃金瓦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你看,”秦铮从身后拥住容隐,指着这万家灯火,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这便是朕的江山,是朕要与你共同守护的天下。金殿之上,宫苑之内,是责任,是担当。而这市井烟火,”他收紧了手臂,将下巴抵在容隐发顶,“才是朕心中,与你共享的……人间。”
容隐依偎在他温暖的怀抱里,望着眼前壮丽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豪情。他反手覆上秦铮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十指相扣,声音坚定而温柔:
“陛下在处,便是小隐的人间。这江山烟火,臣愿与陛下,同担,共守。”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长,紧紧依偎,仿佛融为一体,共同沐浴在这盛世的光辉之下。
第一场雪还未落下,江南的八百里加急再次如惊雷般震动了朝堂,钦差张谦奏报,虽竭力加固堤防,但上游雨势过大,数条支流同时暴涨,一处位于咽喉要道的堤坝因基础被早年贪墨偷工减料所累,终不堪重负,于三日前夜半溃决。
洪水肆虐,冲毁下游三县数十村镇,灾民流离失所,情势万分危急。
张谦已全力组织救援,但灾情严重,钱粮、医药、人手均极度匮乏,恳请朝廷火速支援。
金殿之上,气氛凝重如铁。
秦铮面沉如水,龙袍下的手紧握成拳。
虽早有预警,但噩耗传来,依旧令人痛心疾首,那些贪墨的蠹虫,死不足惜。
“陛下!当务之急是救灾!”户部尚书急声道,“臣请旨,即刻开启京畿备用粮仓,调拨粮米二十万石,药材千担,火速运往灾区!”
“准!”秦铮毫不犹豫。
“陛下!”兵部尚书出列,“灾后恐生疫病,亦需提防流民暴动或被有心人利用。臣请派一支精兵,随赈灾队伍南下,维持秩序,协助救灾!”
“准!调拨三千精锐,由忠武将军赵锋统领,即刻开拔!”
“陛下!”工部侍郎道,“溃堤处乃咽喉,必须尽快堵住决口,重建堤坝!否则后续雨水再来,后果不堪设想!然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施工极为困难……”
一道道旨意飞速下达,朝廷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灾情如火,远水能否解近渴,灾区情况复杂,千头万绪,仅靠张谦一人,恐难周全。
需要一个身份足够、能力卓绝、且能代表朝廷意志的重臣,亲临一线,坐镇指挥。
秦铮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容隐身上。他绯色的官袍在肃穆的大殿中,如同一抹沉稳的火焰。
“容卿。”秦铮的声音带着沉重的托付,“江南灾情,牵动朕心,更关乎百万黎民生死。张谦忠勇,然独木难支。朕意……命你为钦差副使,代天巡狩,总督江南赈灾、防疫、重建事宜。赐王命旗牌,江南文武百官、驻防官兵,皆受你节制。务必……救民于水火,安民于家园!你可能担此重任?”
“轰——”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总督赈灾、防疫、重建,节制江南文武,这权力之大,责任之重,已远超寻常钦差。
陛下竟将此关乎国运民生的千斤重担,压在了这位年仅二十余岁的翰林掌院肩上。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射向容隐。
容隐心中亦是巨震,他深知此行艰险万分,天灾人祸交织,瘟疫、饥荒、暴动……随时可能发生。但他更明白,这是秦铮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也是他实现报国理想、践行诺言的最佳战场。
容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一步踏出,撩袍跪地,声音清越而坚定,响彻整个金殿:
“微臣容隐,领旨!”
“江南百姓,乃陛下子民,亦是微臣桑梓!水患无情,朝廷有义!微臣此去,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重托!必使灾民得食,疫病得控,家园得复!若有负圣恩,有负黎民,微臣……愿受国法,以死谢罪!”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那清瘦身躯中爆发出的决心与担当,让满殿文武为之动容,质疑的目光渐渐转为敬佩。
秦铮看着殿下那抹挺直如松的绯色身影,眼中是深沉的信赖与骄傲。
他亲自走下御阶,来到容隐面前,将他扶起,将一枚象征着无上权柄的玄铁王命旗牌,郑重地放入他手中,沉声道:
“朕,在京城等你凯旋!江南百姓,朕……就托付给你了!”
“小隐,保重!”
圣旨既下,刻不容缓。
容隐甚至来不及回小隐阁仔细收拾,只在宫门处匆匆与闻讯赶来的秦铮告别。
寒风凛冽,吹动两人的衣袍。
宫门外,大队的车马粮草已经集结完毕,旌旗猎猎,肃杀之气弥漫。
忠武将军赵锋一身戎装,按刀侍立一旁。
秦铮紧紧握着容隐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要将他揉碎。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沉甸甸的一句:“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遇事多与赵将军商议,切莫涉险!朕……等你回来!”他眼中是浓得化不开的担忧与不舍。
容隐感受着他掌心的灼热和微颤,心中酸涩又充满力量。他用力回握了一下,看着秦铮的眼睛,郑重承诺:“陛下放心,小隐定会平安归来!江南事,小隐亦必不负所托!”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只有两人能听见,“陛下在京,亦请保重龙体。待臣归来,再为陛下……研墨添香。”
秦铮喉头滚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时辰已到,不容耽搁。
容隐松开手,后退一步,对着秦铮深深一揖,然后毅然转身,在赵锋的护卫下,翻身上马。
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锐气。
“出发!”赵锋一声令下,车马辚辚,大队人马如同一条长龙,向着风雪欲来的南方,疾驰而去。
秦铮站在高高的宫门城楼上,玄色的龙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他目送着那抹越来越小的绯色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久久伫立,直到风雪初起,沾湿了他的眉睫。
路途遥远,灾情如火。
容隐摒弃了舒适的马车,与赵锋并骑而行。
他深知,早一刻到达,或许就能多救一人,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在脸上,大雪纷飞,道路泥泞难行。
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冰冷的雪水。
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
越靠近江南,流离失所的灾民越多。
衣衫褴褛的人们拖家带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眼神麻木绝望。
倒塌的房屋,被淤泥覆盖的农田,漂浮着杂物的浑浊水面……昔日的鱼米之乡,如今满目疮痍。
容隐的心如同被巨石压住,沉重无比。
他下令队伍不得扰民,同时分出部分携带的干粮,沿途设立临时粥棚,分发少量食物,并派随行医官为病患诊治。
虽然杯水车薪,却也如黑暗中的一点星火,给了绝望的灾民一丝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