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暗潮涌动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50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四个孩子竟都是刘公公收养的。元星不由心里惊讶一番。毕竟一口气养四个孩子,可不是件容易事。但想想刘公公在宫里的地位,对他来说,似乎也没什么困难的。
元星清清嗓子,摆出一副师傅样:“你们说以前在御膳房帮忙打下手,可我没见过你们,是在哪间厢房帮的工,又可会做些什么?”
“我们帮的是做热菜的师傅们。”阿吉凑到元星跟前,嘿嘿一笑,“小炒炖汤,简单的热菜我们都会。”
“还有包子饺子这些简单的面食。”阿祥一手拉着元星,往殿中小厨房走去,“但再需精通的面点,我们就不会了,还要麻烦师傅教教我们才是。”
“诶,慢些。”元星一脸无奈,任凭两个活宝拉着他走。
但话说回来,元星怎么感觉自从他穿越过来,就一直被人拖来拖去,拉来拉去的。他是什么推车吗?
临近小厨房,阿吉猛地一拍脑袋,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道:“对了师傅,我们还有个小师弟,正在小厨房等着您呢。叫什么来着,好像是鬼狗?”
“是桂枸!桂花的桂,枸杞的枸!”阿祥不屑一哼,“师傅,阿吉就是这样,耳朵该好使的时候不好使,不该好使的时候比谁都听得清。”
阿吉一听立马不满,红着脸反驳道:“怎么又怪我身上,明明是他自己说话有口音好不好!”
“再有口音,你是怎么把”鬼”和”桂”听岔的?我看你就是耳朵不好使!”
眼见就要进小厨房,而两人越吵越急,甚至要上手打起来。元星生怕吓得屋里人,连忙把两人分开,尴尬笑道:“先冷静,年轻人不要冲动。走,我去见见你们的小师弟。”
说罢,元星率先撩帘进屋,抬眼看去。
只见灶台边确实站着一人,那人身高八尺,衣着干净整齐,只是背影瞧过去,让元星颇为眼熟。
元星好奇地问道:“这位兄台,可是桂枸小徒弟?”
桂枸静静转过身,瞥了元星一眼,拱手作揖,淡淡道:“徒弟桂枸,见过元星师傅。”
元星鲜少被人这么正式地行礼,见桂枸这般郑重,连忙过去托起桂枸的手:“你看起来与我年纪相仿,不必以师徒相称,唤我元星便好。只是……”
元星上下打量一番桂枸,迟疑道:“我们之间,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桂枸眨眨眼,盯了元星好大一会儿,才摇头轻笑道:“没有见过。在下以前负责宁太妃娘娘的膳食,平日里都在太妃娘娘宫里的小厨房忙活。听宫里下人说,陛下殿中的小厨房里,还缺个学徒,在下便过来凑凑热闹。”
“原来如此。”元星点头一笑,“那想必是我记错了。”
桂枸揣着手,踮脚往后张望几下:“不过,陛下没有跟元星师傅回来吗?京城离江南有段距离,一路上舟车劳顿的,我还以为陛下会先回来歇息。”
“陛下自有自的安排。何况陛下去哪,又怎会告诉我这般小人物。”
元星嘴角含笑,可眼中没有一丝笑意,冷冰冰看着桂枸。
他当然知道齐朝鸣去了哪里。刚下马车时,齐朝鸣便告诉他自己要去议事,还点名说要吃鱼肉饺子,让自己先回去准备上。
而元星不告诉桂枸,是因为——
“桂枸是怎么知道陛下去了江南?我还以为,宫里没多少人知道呢。”
桂枸一怔,笑意僵在嘴角,半晌才干巴巴笑两声:“太妃娘娘前几日想跟陛下小叙,派人来这殿里才知道,陛下早已去了江南。我近水楼台,自然是比别人多知道些。”
元星颔首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绕过桂枸上后面带好围兜,拿盆装了些面,招呼阿吉阿祥两个人过来帮忙。
齐朝鸣要吃鱼肉饺子,可这殿中近半个月没人住,小厨房里面只存着米面油,顶多还有些土豆萝卜这些不爱坏的菜。鱼这种东西,还真没有。
元星眼珠一转,拍了两下手把面拍掉,让阿吉先舀水和面,自己则走到桂枸身边。
“桂枸,能麻烦你去买几条鱼回来吗?”元星双手合十拜托道,“陛下有令,晚膳要吃鱼肉饺子,但小厨房现在只有常备的东西,连片鱼鳞都没有。这事本该我去办,可我得和面擀皮,阿吉和阿祥那两个小子没出过宫,不认识路,万一耽搁了馅料就麻烦了。思来想去,只能麻烦你了。”
“这……”桂枸面色为难看着元星,半晌点点头,叹气道,“好吧,我跑一趟。陛下可说要什么鱼了?”
“只要是大的,刺不多的,新鲜的鱼就成。”元星咧嘴一笑,从袖里掏出钱袋子放在桂枸手中,“这是陛下赏赐给我的,你且拿去买鱼用。不仅买鱼,看见了其他什么东西,只要是你想要的,都可拿这银子去买。”
桂枸握紧钱袋,吞吞吐吐道:“这不好吧,毕竟是陛下给你的赏赐,我拿去花,是不是有点……”
“银子这东西,不就是拿来花的吗。”元星绕到桂枸身后,双手用力推着他出去,“早去早回,路上小心。”
桂枸还没再说什么,就被元星半哄半推出了门。回头看看殿内院中,见元星笑**朝他招手,张嘴说些什么,以口型来看,无外乎是什么早点回来的话。桂枸轻叹口气,揣着银子走了。
待见不到桂枸身影,元星才淡下笑容,转身回了小厨房。
“阿吉阿祥,你们两个和好面了,便在院中等着。”元星摘了围兜吩咐道,“若是桂枸回来了,你们其中一个人脱他一会儿,另一人去御膳房找我。听清楚了吗?”
“放心吧师傅,保证做到!”
“师傅这般吩咐,可是要去御膳房办什么事情?”
元星放围兜的手一顿,神色如常道:“没什么,只是去看看面点房的大师傅陈三福。我近半个月都没看见他,着实有些想陈师傅了。”
阿吉恍然大悟点点头,一连拍了几下阿祥的背,保证道:“那你更要放心了师傅,有我和阿祥在,保证不出什么差错。”
阿祥被阿吉拍得连连咳嗽,面目狰狞狠狠瞪了阿吉一眼。
元星脸上无奈,可心里开心。有这两个小家伙在,他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办事情。
比如,去御膳房问问陈三福,太妃宫里面,到底有没有“桂枸”这个人。
元星对桂枸的说辞半信半疑。信是觉得桂枸的语气不像在说谎,而疑,是因为元星从不质疑自己的记忆。他觉得自己见过桂枸,那就一定见过。
元星抬头看了眼太阳,这个点,御膳房正是悠闲的时候,陈三福也应当在后院做些杂活。因此到了御膳房时,元星直径进了后院,果真在那找到了陈三福。
见陈三福在那补晒东西用的簸箕,便快走几步走到跟前,帮着陈三福递东西。
“元星?”陈三福一惊,连忙放下手中东西,起身抓着元星两臂,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你,你回来了?我前几日一直没见到你,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便私下托了些关系问你去了哪,才知道你跟陛下上了江南。”
“陈师傅放心,我没事,也没受伤,跟陛下去江南是有些事情。”元星反手握住陈三福的手,轻轻拍了拍,见他放下心,才继续道,“我这次来,是有事想问师傅。”
陈三福一手拉过来个小凳,点头示意元星坐下:“你说。”
“陈师傅您在宫里呆得久,不知有没有在宁太妃的小厨房里,听过”桂枸”这个人。”
“桂枸?”陈三福皱眉想了想,摇摇头,“没有,我都没听过这号人的名字。”
元星两手放在膝头,一指轻点,心里有了些打算,又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那在其他娘娘宫里呢。”
“也没有。”陈三福摇摇头,“专门为太妃娘娘们做膳食的师傅,都是从御膳房调过去的,而我在御膳房这几年,根本就没听过这人的名字。除非他是在我来之前,就被调到宁太妃的宫里。”
说罢,换陈三福问道:“怎么,是遇上什么事了?”
元星如实道:“陛下不是升了我为御厨,日后在寝殿的小厨房忙活吗。我今儿个回来,才发现陛下又给我找了几个人帮忙打下手,其中有一个叫桂枸,我总觉得他长得熟悉,好似在哪见过。便过来问问陈师傅,宫里是不是有这号人物。”
说着,元星摇头叹口气:“可这般看来,应当是我记错了。”
“也许是你们两个投缘也说不准。”陈三福低着头边编东西边道,“你这次去江南,可遇见了什么新奇事?”
“我正巧要说呢。”元星搬着凳子凑近一些,“师傅,你猜我在江南遇见谁了?”
还会打哑谜了。陈三福心想,顺势笑问道:“谁?”
“明冶山,明老爷子。”元星道,“我听老爷子说,师傅的陈家跟明老爷子交好,这是真的吗?”
陈三福一愣,半晌回过神把簸箕补好丢到一旁,感叹道:“我没想到,明老爷子他还活着。当年我离开江南,最不放心的就是明老爷子,如今听你说他还健在,我便放心了。”
元星托腮看着陈三福,心道:“那看来,老爷子口中说的那位陈老爷子的徒弟,就是陈三福了。”
“对了,你有没有在江南看见一家铁器铺?掌柜的姓陈,那是陈老爷子的亲生儿子,不知他如何了。”
元星闭口不言,不知该如何开口。
“师傅。”元星沉声道,“陈公子他,已经不在了。”
陈三福睁大双眼,不可置信道:“你说,他不在了?怎么会,怎么可能,我走的时候他还好好的,怎么会这么突然……”
元星安抚性地拍拍陈三福的肩:“听说是突发恶疾走的。说起来,师傅,你送给我的那本蒸鼎山家,可还有另一本?”
陈三福摇摇头:“世上仅此一本,还是陈家代代相传绝不外露的宝贝。陈老爷子收我为义子,又视我为传承衣钵的徒弟,才将那本秘籍交给我。怎么了,你小子不会把那本弄丢了吧?”
“怎么会!”元星连连摆手,“我只是好奇而已。时候也不早了,那元星便回去忙了,不叨扰陈师傅了。”
陈三福应了一声,目送元星离去,自己一人呆坐在后院里,半天才重重叹口气,神色忧愁望向天边。而顺着他的视线再走千里,便是江南。
作者闲话:
桂枸这个名字没什么含义,只是我不知道取什么名字,沉思了半天然后脑抽想出来的东西……
求枝枝~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