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古玩铺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50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嗯,打扰了,二位请-----”斗篷男子发出一阵低哑的笑声,一挥手,示意山田秀夫和宪兵队让开一条道,周越便也不多话,搀扶着姜离走了出去。
姜离一离开这条小巷,立刻被周越带去了一家在上海法租界里私人诊所,诊所里的大夫是个洋大夫,名叫威廉,据说他其实是周越在时空调查局的部下,他还告诉周越,时空调查局在各个时空都有医疗点和医生,目的是防止在各个时空做任务的员工受伤没得救治。此刻,威廉见周越和姜离过来,二话没说便给姜离做了个小手术,将蓝金藏在姜离手臂里的一张小纸条取了出来,最后给姜离包扎好了伤口,姜离不由感叹威廉真是个好医生,把他手臂上的伤口包扎得很完美、很到位、很好看,若是换了自己,大概会把自己的手包成很难看的粽子。
当时情况危急,有那个极其危险的斗篷人,还有一群倭国兵在旁边,姜离和蓝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交流,更别提完成接头任务,因而蓝金才会选择故意攻击姜离,抓伤他的手臂,趁机将一张纸条塞进了姜离的手臂伤口里面。
姜离其实很佩服蓝金这位谍报人员的,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居然能想到这么一个好办法,不愧是优秀的训练有素的我方谍报人员。
取出了那张小纸条后,姜离和周越都看了一遍纸条上的内容,一时有诧异,互望了对方一眼,姜离说道:“任务变了?要寻找一副画?”
“看起来是这样,”周越点点头,“是汉宫春晓图,传闻是著名画师明朝画家仇英所画,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代宫廷为题,描绘后宫佳丽的百态的一幅画,相当具有收藏价值。”
“为何要找到这幅画?难道那本密码本就藏在画中?”姜离问道。这倒是有些棘手,这种名画若是在他那个时空的话,应该是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起来的,还好,现在他所在的时空里正陷入风雨飘摇,战火不断之中,名画肯定不是在国家机关里,也许是在那位书画收藏爱好者手中。
“至少是有关密码本的提示。”周越说道。
“只是不知道这幅名画在哪位收藏家手中,希望有点关于名画线索-------”
“我知道在法租界里有个叫万事通的,他是华国人,消息很灵通,就是有些贪财,找到可能会有关于名画的消息。这样,我先帮你们问问?”威廉把桌上的医疗器具都收到了旁边的柜子里面,然后走向二人,对他们说道。
“好。”周越点点头,说。
从威廉的私人诊所里出来,姜离和周越便准备也去上海的古玩市场看看有否关于那幅汉宫春晓图名画的线索。
在战争初期,东江的古玩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其分布与东江主要城市空间发展大体一致,主要为县城,城隍庙,豫园为中心,北邻法租界,具有与租界迥异的中国传统社会气息;法租界,北接公共租界(英租界与美租界合称公共租界),是横穿县城与公共租界的一个狭长的区域;公共租界的中央区和西区,即旧英租界。
它是四个空间的中心部分,也是鼎盛时期古玩市场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公共租界的北区和东区,即旧美租界,为苏州河以北沿着黄埔江的一块广阔区域,其虽被称为美租界但实际有大量倭国人居住。
当时的古玩市场豫园那边被豫园路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北半部与北面路口的小世界商城等为庙市,是当时城内最繁荣的地方。而古玩帮集中的却是城隍庙这里的“四美轩”,不少的古玩店,像顾松记,鑫古斋等都开设在其间,颇为出名。只是战争爆发后,城隍庙的“四美轩”被炸,老城厢的古玩商纷纷将店铺迁入旧英租界广东路和法租界公馆马路八仙桥一带,以寻求租界的保护和繁荣,后者成了变相的城隍庙。而原来的老城隍的古玩业就黯淡下来。
两人这次去的便是法租界这边的八仙桥附近的古玩店,一路行来,发现店铺还是不少,也有人在街边摆摊的,但摊子上的货十假一真,姜离不太懂古玩,觉得没什么可看性,倒是周越随手拿起一把锈迹斑斑的铜壶看了两眼,小贩看见有生意可赚,忙殷勤地招呼:“这位夫人,你想买点什么?”
“哼,人家还没嫁人呢!”周越从鼻子里哼出了一声。
小贩马上改口:“那小姐,你可是看中咱们这壶了?这可是好货,无锡青铜壶,这是汉武大帝时期的,如假包换,你看这成色--------”
“这壶多少钱?”周越眼中有着明显的不屑。
“八十个银元。”小贩嘿嘿笑道。
“八十?你蒙谁呢?你这把铜壶不过是用水银,明矾,鹿角灰掺着玄锡粉去摩擦壶面,把它做旧了而已。我未来的当家在这里,你要是欺负人家是女子,当心我未来的当家不高兴把你这摊子给削了!”周越又是一声冷哼,手则伸出去挽住了姜离的手臂,小鸟依人般靠在了姜离的肩膀上。
姜离苦笑不得,看了看女装版周越,又颇为同情地扫了小贩一眼,然后给小贩投去一个凶悍的警告眼神。
小贩瑟缩了一下,直觉这两人不好惹,赶紧笑道:“二位,我看你们是懂行的人,你看,我这里还有不少的好货,你看这汉白玉石马,这青花瓷瓶-------”小贩忙从摊子下面扯出了一个麻袋,从里面掏出了一些古玩瓷器,一一拿给二人看。
“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货色,你也好意思拿给我看。”周越的脸色明显冷了下来,看得小贩背脊一阵发寒。
“那这两样呢?这可不是一般的货,市面上起码要五千个大洋------”小贩一咬牙,让人看着摊子,把两人叫到了隔壁的一条巷子里,从衣服内袋里拿出了一个用布包裹的长条形东西,慢慢地打开,对姜离和周越二人说道。
姜离和周越看着那被小贩打开,躺在软布上的东西,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兴味之色,那是一只看不起来不起眼的钧窑双耳花瓶,高约40公分,宽约17公分,呈青灰色,表面上有些许泥灰,但瓶身上的图案还是看得很清楚,是双鱼莲中戏的图案,线条流畅,图案精致,栩栩如生。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影响极深,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达到极致。无论是成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都做到窑变可随心所欲的地步,堪称一绝,至今无人能仿造。
姜离虽不懂古玩,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只是看了一眼这钧窑花瓶上的图案,就直觉这东西绝对不是外面摊子上的那些仿品。不过,周越比他看得更仔细些,甚至还掏出了一个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花瓶上面的纹路,又轻轻地摸了摸花瓶的瓶身,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直接递给他,做了个手势,小贩便有些心疼地摇摇头,又还了个手势。姜离顿时明白两人在讨价还价,最终,小贩还是咬咬牙,点头把花瓶递给了周越,周越这才满意地笑了:“老板果然是爽快人!”
“先生,小姐,你们也太狠了吧,我也是花了血本才从一个瞎眼老头那里买来的,本来想着大赚一笔的……”小贩哭丧着脸,说道。
“瞎眼的老头?”周越神色微微一动。
“是呀,那个老头姓孔,就住在城隍庙东边的天桥下。”
“嗯,我知道了。”周越淡淡地说。
“先生,小姐,你不知道那瞎眼老头可邪乎了,他算命奇准的,而且,听说他早年下过墓,我觉得呗,他手头的,那些个东西,保不齐就是他从墓里带出来的。”小贩见左右无人,低低地对二人说道。
“他还在那儿?”周越问。
“应该还在吧。”小贩不确定地说。
周越将一把银元直接塞给小贩后,把花瓶随手一揣,姜离都没看清他是怎么放的,放在哪里,就没看见花瓶的影子了。小贩也是不解地直揉眼睛,心想奇了怪了,这位漂亮的小姐把花瓶装哪儿去了。不过,东西卖出去,虽然没有卖到预期的价格,但还是小赚了一笔,他也乐得高兴,也不打算再去纠结那些离奇古怪的事情了。
不多时,两人从巷子出来又去逛了逛周围的古玩店,发现那些东西的确价格不菲,姜离穿越之时身上并没有带多少现金,他也不太懂古玩一行,生怕被宰,所以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而周越也似乎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只扫了几眼,就朝姜离使眼色,一起走向下一家。
就在他们刚刚踏进这家名为“崇古斋”的店面里时,一阵争吵声便从里面传出来,接着,一个男子被店家赶了出来,男子目光阴鸷地看着店铺掌柜,狠狠地啐了一口,转身而去。
“怎么回事?”周越顿住脚步,蹙眉看着离去男子的背影,又回头问店铺掌柜。
“嗨,这位小姐,你不知道刚刚那个是倭国商会派过来的人,他想要老板前天才进回来的那批货,但是,他出的价格太低了,简直就是想白要,太气人了!”店铺掌柜脸上还是忿忿不平。
此时正是战争期间,倭国人妄图侵占东江,东江驻军奋起抵抗,战争陷入白热化阶段,但是姜离知道东江战争最终失败,倭国包围网形成,政府当局宣布撤退,东江最后沦陷。不过,此刻,东江外围还在激战之中,内里的倭国人气焰十分嚣张,横行无忌,惹得华国人十分反感厌恨,纷纷抵抗倭国人的行径,那时的华国人还是很血性的,不会任由倭国人欺负。
“对了,二位,看中了什么,尽管选。”店铺掌柜又殷勤地对姜离和周越说道。
“听说,王海涛王老板也在这里开了古玩铺子?”周越随手把玩着店铺里博古架上的一只鼻烟壶,漫不经心地说道。
店铺掌柜一怔:“就是咱们铺子。小姐认识咱们老板?”
“呵呵,店家难道不认识自家的少东家吗?”周越轻轻一笑,把目光瞥向了一旁的姜离。
作者闲话:
亲们,本月参赛,求亲们投枝枝,求推荐,求收藏。为感谢亲们支持,今日二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