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想家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0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他开着车,车里很安静,我有点不习惯,就俩个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多少有点尴尬,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尴尬。
“放首歌吧。”我对他说。
“你自己点。”
我搜了一下,点了首热辣的广场舞曲,大街小巷都在放,听的他脑门青筋一跳一跳的,他切换了一首钢琴曲,说道:“太吵,没品味的人就喜欢听这种俗歌。”
我笑了,就你品味高。
他品味确实高,我听音乐很少听得昏昏欲睡,一般能让我快速入睡的就只有英语。
听完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肖邦等等著名钢琴家的作品,我眼皮一直往下掉,快撑不住了,为了打起精神,只得问道:“还没到吗?”
“到哪?”
“修车店。”
“你说了吗?”
“现在说了。车不修了吗?”
“刚检查了,没坏,蹭了点漆。”
听到这话我如释重负,还好我机智,临危不乱,及时放脚,坚决不乱踩任何一个踏板。
“补个漆多少钱?”
“不清楚。有时间再去补吧。”
“钱挂我后爸账上,我去找他要。”
“要不要脸?”
“不要。”
我问他:“现在这是去哪?”
”回我家。”
这话一出,我一阵难受,外面风景什么都没兴趣看,音乐听着没劲,就差悲伤的掉个眼泪了。
“嗯,回你家。”我回道。
可能是气氛不对劲,他往这瞧了一眼,也没多问。
“我要切歌。”
感情都到这了,不来首歌烘托下氛围说不过去,不等他同意,我点了首《离家的孩子》,缩在角落,紧紧地抱住自己,将头抵在车玻璃上,歌里唱着:
离家的孩子流浪在外边
没有那好衣裳也没有好烟
好不容易找份工作辛勤的把活干
心里头淌着泪脸上流着汗
离家的孩子夜里又难眠
想起了远方的爹娘泪流满面
春天已百花开秋天落叶黄
冬天已下雪了你千万别着凉
月儿圆呀月儿圆月儿圆呀又过了一年
不是这孩子我心中无挂牵
异乡的生活实在是难
哟~哟~哟~实在是难
这歌听得开车的那位忍得直皱眉,手指头烦躁地敲打着方向盘。
一首歌完毕,我总算好受一点了,他也好受一点了。
我掏出手机,准备给陶先生发消息,我不相信他对我一点感情都没有,养儿十九年,血浓于水,多少还是盼着我回去的吧。
可我是个情绪内敛的人,不善于表达,与母亲相处时要好些,要换作父亲,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平时在家话也少,聊的多是一些扫兴的话题。
我编辑好文字,发送,“爸,V我一万块,下月就开学了,学费还有生活费,后面不够我再叫你拿。”
俗话说金钱才能看到人心,金钱才能表达爱意,他如果还认我这个儿子,就该毫不犹豫把他天天上班摸鱼赚的钱转我。
事实是我高估了他良心,他回了句,“找你妈要去。”
这话回完便没了下文,手机屏幕上只有冷冰冰的文字,以及他那张风景头像,风景中站着陶先生,戴着个墨镜,头上还有顶帽子,遮住了他日渐稀少的头发。
看着那张风景头像,不禁想起了它的出处,那是前几年我们一家人过年那会去旅游区拍的。
他当时站在一个瀑布旁边,两手插兜,酷帅的觉得自己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实际上早就跟那些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区别不大。
照片是刘女士帮忙拍的,那时候在她眼里,陶先生不管年纪多大,在她心里都是帅气的,谈吐不凡,一手写的漂亮的毛笔字就能将她迷的团团转。
一眨眼恍若隔世,今年过年再也没有家庭旅游了,只剩我跟刘女士两人相依为命。
他也是个狠心的,明明知道我从来不找刘女士要钱,男人的自尊心在这,不允许自己朝一个十月怀胎生我抚育我的人要一分钱,小时候的零花钱不算。
这钱可以从父亲那要,也可以从继父那边要,甚至是其他人要,但就是不能从母亲这边要。
她有她要花钱的地方,每日家务也要她操持,家里开支的钱她也没少出,我再去要显得我冷漠、不懂事。
“本来我这个月跟朋友约好了去打寒假工。”
他见我突然开口,看了我一眼,没回答。
“我的家境一般,父亲在单位工作当编辑,母亲在小学当教师,日子倒也过得平平淡淡,本以为会一直这样过下去,直到昨天早上我妈突然跟我说我爸出轨,孩子都上小学了,他们现在正在闹离婚。”
“原来的计划被打乱了,本想在家再待几天就找个活干,过年那段时间有些地方缺人,比平时赚的也多。”
我一个人说着也没意思,我问他,“你呢?”
“吃喝玩乐。”
“纨绔子弟,不用为生计发愁。”
我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发呆,良久,他给了我一罐口香糖,“吃一颗,没那么晕。”
我接过来,打开盖子,倒了一颗出来,蓝莓味,入口清凉。
“你会弹钢琴吗?我见你家有钢琴。”
“会。”
“会弹什么?”
这话说完他又没下文了,这话题动不动就被单方面不回答聊死了,估计他在那拧巴了。
我也不管他,爱咋咋地,真当自己大少爷要人阿谀奉承伺候着。
到家后,家里就我们俩个闲人。
“冯姨呢?”我问他。
“买菜去了吧。”
“我要去买点洗漱用品,走,带我去附近超市。”
“你怎么不早说?”
“你爸不是交代你了么?走吧,别逼逼。”
他刮了我一眼,一脸不开心,但还是老实带我去外面。
我们沿着主路往里走,每家每户隔得都远,道路干净,灌木丛修剪的很整齐,一看就是有人经常打理的。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路过了咖啡厅、花店、奢侈品店、餐厅等等,我问道:“还没到吗?”
“就在前面。”
“为什么不开车过来。”
“就这点路要开车?”
“……”
怀疑是故意的,但又找不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