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庐山师遇H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37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三八。是学在思不在坐
    暮色四合,山野更寂。
    慧能晚饭时,独自屋外的圆梦和尚望着渐明星光,想着将要与人展开的话题,一时不由纷纷思绪……
    菩提树下,佛祖禅坐四十九日目睹明星大彻大悟,但若没这前太子对生命的大疑问,没遍访仙人的大迷茫,没六年苦行仍于生死解脱杳无音信大失望,又何来一坐幡然有醒?
    禅定当然是佛祖成道因缘了,但仅也一缘而已吧。自己近三十年坐禅习定,于生死解脱开启、百年自在受用,其决定的究竟又在哪里呢?
    屋里这位年轻善知识,人对禅定几近无知,更没一点儿实际接触,却因广学深思不仅会心大师“慧解为本”(1)入道之要,且更洞然佛法觉人济世玄妙宗旨,其中之禅,何关一坐?可这位悟性非常的求法者,为何又如此在乎这一问题呢……
    时佛祖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对坐禅众比丘开示有曰:
    “其有修十想者,便尽有漏,获通作证,渐至涅槃。
    云何为十?
    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膨胀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有常无常想、贪食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是谓,比丘!修此十想者,得尽有漏,得至涅槃界。
    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最为第一。
    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乐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证。
    是故,比丘!若于树下静处露坐,当思维十想。
    是故,比丘!当作是学。”(2)
    此中是学之坐那一个想字,不仅唯在思维,且其渐至越次取证因由,不也分明了然吗?
    但此中十想,不是人生苦痛,便是生命本相。这对究问终极僧侣或多有启,更也因缘,可于人人成佛之人人,是不是还真隔了一层,甚至还有些太过勉强了呢?
    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人又岂能于中一坐且思苦思痛更思悲,如此又何来人的世界、佛的世界更实实佛国极乐净土?更况人性情不一,志趣天远,身心经历千差万别,既便同样一坐,那所思所想因缘不也歧出各别吗。
    “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3),是不是由此也是可知,是学之禅关键在学在思而不在仅仅一坐?
    是学在思不在坐,因此当今坐禅,谓之止观。
    人“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4)。而生命时时刻刻,人生方方面面,哪儿又不是缘,什么时候又不可以般若智慧有引深达呢?因此,世人观心、观佛、观实相等等等等,还真不是那静静一坐便能完全范畴的了的吧?
    但话又说回来,佛法毕竟西来,佛祖毕竟缘禅定彻悟,那禅定修习,的确又是最能叫人情寂心宁而达诸法实相殊胜法门。因为,其中不但使人于佛法真谛有专虑静思深入方便,有坚固学佛修佛信念信心定中境界,且那坐中禅悦,或许还是僧侣生活难免枯燥乏味有效调剂、日子清淡清苦有慰乐享乐受。这对无明根深之人入道来说,或许还真就难得周全正途了吧。
    因此,僧人坐禅习定,有条件者习定坐禅,都是无可非议。可说坐禅入定是人生死解脱及百年自在唯一路径,不仅看窄了佛法觉人济世广大法门,更使人人学佛得佛宗旨或落虚幻了吧?
    但作为一真正求法之人更可能法门龙象,如果对坐禅入道没一定程度了解和切身体验,不仅对慧解入佛有缺坚牢支撑,且对佛法宏扬方便,是不是也有些底气不足更实际有碍?
    想到这里,圆梦和尚一下明白更理解慧能于中关切所意了。
    可是,如何叫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于修禅习定——对了,更于禅定所谓神通之类有一定切实了解、切实感悟呢?
    圆梦和尚为此又陷入了苦苦思索……
    ———(1)。《续藏经》第150册;(2)。《增壹阿含经。下。卷第四十二。四一六经》;(3)。《文殊说摩诃般若经》;(4)。僧肇注《维摩诘经》;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