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故事係列一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2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1.民間小故事短篇精選
從前,有一個老農,住在山腳下,開墾了點荒地,一個人過日子倒也沒有什麼難處。
一天,他從一塊石頭底下挖出了一個小金缸。他趕忙把小金缸拿回家中,把一點小米放在了裏麵。一連幾天,光吃米也不見缸裏的米少。他心中奇怪,便用勺子一勁地向外挖,把所有能盛東西的都挖滿了,可缸內的米還是不少,他就用布袋背著分給窮苦的農民,使窮人也吃頓飽飯,就不用給地主幹活了。
這事沒隔幾天,被地主知道了,便帶著兩個狗腿子氣勢洶洶地來到老農家,硬說小金缸是從他家偷來的,便命狗腿子去搶。老農手抓金缸大聲說道:“你們敢搶,我馬上把它摔壞。”財主一看老農要摔小金缸,這下心可慌了,趕忙說:“不搶,別摔!”就“哼”了一聲領著狗腿子走了。
財主回家後,一心想把金缸弄到手,便又準備了金銀,到縣衙誣告說老農的小金缸是從他家偷的。縣官聽說是個寶缸,連忙命衙役去帶老農,不大會兒,衙役們把老農連小金缸一塊帶來了。
縣官哪是審官司,一見小金缸,得意地兩眼笑成了一條線,命衙役把米倒出來,可越倒越多。縣官一看真是寶缸,拿了一兩銀子放進缸裏,又拿出來,裏麵還有,再拿出來還有。他再也不理地主和老農了,光一個勁地往外拿銀子,公堂裏亂哄哄的。
縣官他爹在後堂聽說這事也趕來觀看,他見兒子拿得慢,自己也親自動手,時間長了把他累的也不輕,可他還不肯離開,結果一頭栽進了金缸裏。縣官趕忙去拉,可拉了一個又出來一個,怎麼也拉不完,最後把縣官氣極了,命衙役把金缸砸了。這時,縣官可分不出那是真爹哪是假爹了,便用喊的辦法,誰答應誰就是真爹,可一喊個個都答應,縣官連氣帶嚇一會兒便咽氣了。
2.民間小故事短篇精選
桑園峽內黃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園峽中段黃河激流中卻有一個屹立的大石。百姓稱之為將軍柱。傳說這個將軍柱是魯班修建的。當年魯班周遊列國時,來到桑園峽邊上,為方便兩岸人民的來往。魯班把橋墩的位置選在了將軍柱的這個地方。從此,魯班早出晚歸,負責施工,半年過去了,橋墩在漸漸長高。有一天,魯班的妻子送飯到岸邊,等了一陣不見魯班,便到岸邊看個究竟,誰知她在岸邊看見一個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著巨石,一個手拿著鐵錘在幹活,他的妻子哎呀一聲驚叫。魯班一慌,一錘砸在了自我腿上。手中的石頭也飛到了對岸的山上,橋也就沒有建成。至今在將軍柱上有一個十分光滑的石頭,好像是整個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間則是脊柱,把石頭一分為二,好像是長期靠著休息時留下的。傳說這就是魯班造橋時所留。
3.民間小故事短篇精選
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是傳統的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或“少女節”。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織女下界和牛郎成親,玉帝和王母娘娘勃然大怒,命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從此,牛郎織女隻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王母娘娘後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這一天,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據說七夕夜深人靜之時,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的脈脈情話。因織女心靈手巧,之後曆代少女每逢七月七日便向織女“乞巧”,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等傳統流傳。
4.民間小故事短篇精選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貧病交迫,十分淒慘。
一天,城內的湖邊,泊了一隻大船,船頭坐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為貧病的人請命,如果有人出錢買她,她就住在他的家裏,為他服務,得款用來救濟人民。
岸上的人爭著買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錢的方法,誰用錢擲中她,就迎她回去。
於是,銅錢、黃金、白銀都紛紛投下來,堆滿船頭,卻沒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隻好放棄。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謝,把每一個捐來的錢都施舍給窮人。
消息傳來,轟動整個杭州城,富人們為她俠義的行為感動,紛紛慷慨布施。於是,病人得到醫藥,窮人得到金錢,饑餓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滿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萬道,燦爛光明,一位法相莊嚴的菩薩合掌微笑。大家驚奇極了。
她說:“我就是觀世音菩薩,我來,是為了啟發和喚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憐憫的情操,幫助他人,是最神聖的責任,扶助弱小,是人們義不容辭的天職。今天,你們的表現十分值得讚美,大家將得到幸福。”
眾人既感動又歡喜,不約而同合掌,稱念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把畫像送給他們。她的諾言應驗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錢為善的人家裏。
這個故事在中國普遍地流傳,增加了人們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