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隻道是年少  當時隻道是年少(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1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
    此時,玉門鎮平西元帥府內。
    高高的廟堂,沒有多餘的雕欄玉砌,亭台樓閣,幹淨樸素,大氣磅礴。青石板磚上,一群人恭敬地跪著,以額貼地。
    在一群跪著的人前站著三個麵上肅穆,身著暗紅錦袍,頭戴冠飾,麵上無須的宦官。左右之人垂手而立,正中之人雙手張開一卷黃色綿錦,用尖細刺耳的嗓音徐徐念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念平西元帥多年在外鎮守蠻夷,久未歸京,允即日啟程返京協理雙親白事,著程禮代其職務。欽賜。‘”那公公的“欽賜”二字拖得老長,好像有滄海桑田之久,平西元帥代振山才明白過來,這聖旨算是念完了,而爹娘是真的沒了。
    想了這麼些,代振山卻想不出要用什麼表情來迎接這份聖旨。他就這麼跪著茫茫然接過聖旨,直到公公喚過三聲“代元帥”,旁人扶著他起來,代振山才晃過神來笑著與公公寒暄,聽人或真或假地告著“節哀”,一顆心再也不知道該想些什麼,機械地送客離開,機械地走進書,關上房門,坐看屋子裏一片陰暗。
    他需要停下來靜一靜,單獨回味往日與那兩位慈祥的老人相處的時光,七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七年沒見過爹娘的臉;
    七年在玉門吃盡風霜;
    ……
    當年在京城裏鮮衣怒馬,如今看來,恍如隔世。
    可容不的代振山安靜多久,就有人風風火火來敲他的房門,大聲嚷嚷巴不得就把那一扇門打破。
    代振山這才感到些許真實,這七年也不全是風霜,七年裏還有共同浴血的兄弟。
    釋然一笑,前去救濟那扇在兄弟掌風中柔弱欲倒的門。
    門外的蕭將軍此時正漲紅了臉,一雙牛眼瞪得大大的,他身後的顧參軍雖然笑著,卻瞞不住擔憂。
    “進來吧。”
    代振山轉身入房,隻用火石點兩桌角的那盞油燈。燈盞裏的油正好,一室的黑暗被掃了個亮堂。
    “大哥。”蕭將軍欲言又止。
    “讓你們擔心了。”代振山是儒將,平時無事在家隻著布衫,他書房裏有很多書,此時他手裏正撥弄著一本。
    “大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京城回不得。”顧參軍見代振山恢複了,沒多做婆媽,直言其意。
    “是啊,大哥。那狗皇帝擺明了不懷好意,這下子派個勞什子程禮來接管一陣子職務,叫你回去,說是要協理白事,擺明了就是個幌子。這個道理連我這個粗人都懂,大哥你比我明白,應該也知道吧。”蕭將軍這會兒忍不住說了一通,絲毫不顧禮節,就把那皇帝做成了狗。
    不用人說,代振山自然明白這一回去凶多吉少,當今皇帝陰狠多疑,當初放他掌握兵權,手裏卻穩穩抓著他的雙親作為鉗製。如今,雙親去世,沒了砝碼,自然要剝奪他的兵權。
    可,放著承孝雙親不說,這京城不會也得回。眼看著冬天就要來了,到時玉門關的糧草定然不夠,近日裏匈奴也不安分,可謂是外交內困。這玉門關幾千號人少不了朝廷的供給。
    “不管它是龍潭還是虎穴,這京城我是定去不可。明日我就啟程。”看兩位好兄弟欲再勸,代振山擺擺手,道:“天也不早了,你們回吧。”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