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捎帶著講點別的——公主墳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725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25.捎帶著講點別的。
    公主墳
    公主墳,該詞條涵義分兩層:
    (一)
    公主墳,是金代文化遺址,是金國公主民間傳說的物證。具體指一座巨大的圓形土丘,地理位置---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四方台鎮呼蘭河北岸,綏北鐵路東側---從火車上可以見之,碑文清晰。公主墳,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引起專家關注。宛家悅是原綏化北林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執著於對公主墳的研究,曾同黑龍江省考古所曾經試圖揭開公主墳真相。公主墳,在《綏化縣誌》中,有明確記載,但不詳盡。
    公主墳---綏化地圖上,鐵路以直線自北向南而修,在公主墳這卻蹊蹺的拐彎,拐彎處正好繞過了公主墳。央視“走遍中國”欄目拍攝的《公主墳的詛咒》是通過探尋北林區四方台鎮境內的公主墳和金兀術點將台的神奇傳說。公主墳,確是宋金戰爭重要金代遺址。
    公主墳---1994年,人們為四方台下的公主墳立了碑,在公主墳的碑文上這樣寫到:公主墳傳說是金兀術九妹的墳墓,傳說種種,撲朔迷離,其土“誰動誰死”更是匪夷所思。。。四方台,流傳著一種習俗:將紅絲帶綁在四方台的老榆樹上,據說可以得到幸福平安---根根的紅絲帶,寄托著當地人對美妮公主的崇拜與追思。據考證,公主墳下是長年凍土,不適合修鐵路。挖墳便死人說巧合耳,但詛咒流傳至今。因為土丘是金兀術妹妹美妮公主的墳墓,雄鷹常旋。
    公主墳,四周的土地都早已被開墾成為耕地,產生了眾多詭秘的傳說。日本人修呼海鐵路繞行、當地人說是金兀術的妹妹的墳墓、專家說是自然形成的土丘。。。東北平原上,留存著數量眾多的四方型土台,來曆與用途撲簌迷離。綏化四方台據說是金兀術的點將台。探察顯示,確是人工堆砌土台。曾出土鐵劍(大量鐵器,說明金代生產力發展水平很高)和碳化稻穀,是駐兵與儲糧建築,與金宋戰爭關聯。金兀術其妹封地金代八裏城,史料考證是肇州城---為軍事重鎮。因此,公主墳一帶必然存在金國活動的國家力量。
    公主墳,曾現古錢幣---崇寧通寶,是宋徽宗時期的流通幣。徽、欽被金國擄去祭祖。北宋“靖康之難”,後妃宮嬪、金銀財寶、能工巧匠、文化典籍等被押運至金上京。中原文化傳播到了東北,而金國對中原文化也進行了吸收。崇寧通寶,似乎在暗示著曆史深處更多的玄機。學者邢海珍先生曰:“公主墳,已形成一種深入民間的文化特征,其源頭與黑土地上生活著的先民有淵源,起流傳與遷徙到東北的中原人,帶來的中原文化有內在的約定俗成。”。
    ------------------------------------------------------------------------
    (二)
    北京有個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墳。自從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映播後,人們對京西公主墳內埋葬的公主是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乾隆義女,有的說是金泰之妻,有的說是奇女孔四貞等。其實公主墳內的公主是誰,早在1965年修地鐵時,文物部門就對公主墳進行了考古挖掘,並參考曆史資料考證,謎底早已揭開。在複興門外,複興路和西三環路交界處的街心花園,因過去曾葬有清仁宗嘉慶皇帝的兩位公主(滿族稱為格格)而得名公主墳,兩位公主分別葬東西兩邊,東邊葬的是莊敬和碩公主,她為嘉慶第三女,為和裕皇貴妃所生,生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於嘉慶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親王索特納木多布濟。嘉慶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年三十一歲。西邊葬的是莊靜固倫公主,為嘉慶四女,為孝淑睿皇後所生,生於乾隆四十九年。她於嘉慶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瑪尼巴達喇郡王。嘉慶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歲。
    因清朝的祖製,公主下嫁,死後不得入皇陵,也不能進公婆墓地,必須另建墳瑩,故北京郊區有很多公主墳,有的地方現仍叫公主墳。因和碩公主和固倫公主是同年而亡,僅隔二個月,所以埋葬在一處。公主墳的墓地原有圍牆、儀門、享殿等地麵建築,四周及裏麵廣植古鬆、古柏和國槐、銀杏等樹木,顯得古色古香。地宮均為磚石結構,非常堅固。雙墓均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寶、絲綢等物。
    至於傳說最多的公主墳埋葬的是降清明將孔有德之女孔四貞。是因明將孔有德降清後屢立戰功(注:清朝對明朝降將采取利用政策,如範文程、祖大壽、洪承疇、吳三桂等),如取南京、攻江陰、征戰貴州、廣西等,順治六年被封為“定南王”。在順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明將李定國圍困,受傷後自殺身亡。順治母親孝莊皇後收養其女孔四貞為義女,並封為和碩公主,成為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她武藝高強,經曆富有傳奇色彩。因此就以訛傳訛地流傳開了。
    公主墳的傳說
    清代,離玉淵潭西邊不遠,有一座大墳頭,人們都叫它公主墳。究竟是哪一位公主的墳呢?相傳,乾隆派人拆明陵給自己修陵寢,劉墉奏本,參皇上一個挖墳掘墓之罪,乾隆無法抵賴,隻得準奏,自己定了個發配江南。說是發配,實際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隻是換上便衣小帽步行罷了。劉墉、和珅一路跟著。宰相劉羅鍋上有演哦。
    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間,對什麼都感到新鮮。一路上指指劃劃、問這問那,不知不覺日頭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餓。他們走進一個小村莊,來到一戶門前,和珅前去扣門,開門的是個老頭兒。老人看他們模樣不象是惡人,就把他們讓進屋裏,叫女兒為三位客人準備飯。老頭的女兒隻有十四、五歲,穿的雖然破舊,但幹淨利索,顯得十分可愛。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幾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和一大海碗白薯。三個人餓急了,吃的還真香。
    第二天,他們一出門,看見小姑娘比昨天晚上顯得更清秀了。乾隆很喜歡這個小姑娘,就對老人說:“老人家,你要樂意,就讓您的女兒給我做幹閨女吧!”老人一聽很高興,就讓女兒過來拜見了幹老子。乾隆掏出一錠銀子對老人說:“拿去給孩子做幾件衣裳吧,”又從懷中掏出一塊手帕,遞給姑娘,“孩兒如遇急難,可拿它到京城找我,隻要一打聽皇……”,這時劉墉哼了一聲,接著說:“打聽皇家大院!”乾隆忙改口:“對!對!皇家大院。”
    幾年後,趕上連年鬧災荒。父女倆實在過不下去了,隻好到京城來找姑娘的幹老子。父女倆千辛萬苦來到京城,找遍北京城裏的黃家大院,就是沒找到幹老子的家。父女倆直埋怨自己當初太粗心,沒問清幹老子姓啥名誰,住在哪條街。爺倆在京城無親無故,無錢無糧無處住。沒法子,隻得白天沿街要飯,晚上縮在牆根或破廟裏過夜。老人年歲大了,熬不過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隻是哭,沒辦法。
    這天清早,姑娘急的實在無奈,來到護城河邊,想尋短見。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猶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隻好一個人在河邊痛哭。說來也巧,這時劉墉正好出來遛彎兒,聽見這哭聲悲切,便尋聲而來。姑娘見有人來,連忙止住哭聲。抬頭一瞅,不覺怔住了:這人不就是隨幹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嗎?這可有救了。連忙上前雙膝一跪。這一跪倒把劉墉弄糊塗了。他仔細一看,認出來了,噢,是皇上的幹閨女!於是,他問明原因,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到了府上,爺倆才知道,幹老子原來就是乾隆皇上,接他們的先生是宰相劉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爺倆先驚,後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親呢?
    第二天一早兒,劉墉帶著父女倆進宮去見乾隆。再說乾隆回宮後,早把幹閨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來,可他怕別人知道這件事笑話皇上和鄉下佬攀親,想賴親。可父女倆手中有自己的黃手帕,又有劉墉作證,怎麼賴得掉?沒轍,隻好把二人宣進宮來,找了個住處。沒成想皇宮裏雖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縟節多得要命,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侍衛太監都是勢利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來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連驚帶嚇,沒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氣之前,囑咐女兒把他的屍骨葬在家鄉。
    打這兒以後,就剩下姑娘一個人孤孤憐伶地呆在宮裏,每日思念爹爹,想著老人的臨終囑咐,常常淚流滿麵。姑娘有話無處說,不僅把眼淚往肚子裏咽,還成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皇妃、公主見她長得漂亮,很嫉妒她,常常冷言冷語地挖苦她;王爺、太子、王孫們見她長得端在秀麗,與福晉小姐大不一樣,都對她不懷好意,總想欺侮她;太監、丫環們也因她出身貧賤,又給不起賞錢,看不起她,時不時地也指桑罵槐地數落她一通。俗話說:寧喝舒心的粥,不吃皺眉的飯。姑娘整天眼淚泡著心,日久天長,就憋出病來了。沒多少日子,姑娘就病得不行了,幾天水米沒沾牙,昏昏沉沉的。宮娥這才害了怕,回稟了皇上。乾隆無奈,隻好來看她,可姑娘已經病得不行了。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宮女稟報了乾隆,說姑娘臨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屍骨葬到家鄉去。乾隆說:“埋了算了!”
    這時,正好劉墉進宮,聽到這話心裏很不高興,搶上一步,拱手道:“啟稟萬歲,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聽,就像當頭挨了一棒,他就怕聽到劉墉這句話,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經參過皇上和多少大臣。這回不知又該誰倒黴了。乾隆趕緊朝著劉墉又是搖頭,又是擺手,意思是說:咱們待會兒再說。劉墉裝沒看見,接著說:“這位公主雖說不是萬歲親生,可卻是您自己認的幹女兒啊!並且留有信物,就這麼草草葬了,萬歲臉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來,好晦氣呀!”有劉墉這兒盯著呢,乾隆隻好傳旨,按公主的葬禮,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這地方。人們都管這座墳叫公主墳。年長日久,周圍長滿了雜草。直到解放前,這座孤墳還孤單單地立在那裏,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宮裏一樣淒涼、冷清。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