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突變,君將何處?(落難篇) 第十九章 提議賜婚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26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巍峨肅穆的朝堂之上,許是因為今日是為天朝立下大功的得勝之師凱旋而歸的日子,眾大臣及天朝皇帝的臉上不管是否真心歡喜都揚溢著或真或假的笑意。
“今日我天朝威武之師立下大功凱旋而歸,其主帥河南總督皇甫敬,副帥皇甫少華功不可沒,眾愛卿以為該如何獎賞他們?”朱允文滿臉風發的意氣,臉上的笑意及他出口的話語帶著無比的自豪感,想來他是今日朝堂之上真正歡喜的人。
皇帝話令一下,堂下的臣子們便私下議論開了,盡管這其中存在著官場利益上的啊諛我詐,有人歡喜有人憂。能得到皇帝的讚賞便意味著可以平步青雲,但相對於這些在官場上打拚了數年,才好不容易有所建立的人都可能是一種威脅,有人升官,就等於在官場上多了一個竟爭對手。
但是這是天朝皇帝的口令,即便底下的臣子是否願意,他們都不會顯現自己內心的一麵,而是想盡一切方法提出皇帝滿意的意見,以此獲得天朝皇帝的讚許。
“賜他們蟒袍玉帶,封王封候!”底下有人建議,隨即引來一片附和聲
皇帝笑而不語,繼續聆聽他的臣子們的各方建議。
堂下繼續議論紛紛,各方建議層出不窮,但說來說去無非也就是一些要對其加官進爵的話語,再無新意。
正當朝堂下的討論接近尾聲之時,吏部尚書劉奎璧出列諫言:“稟皇上,臣聽聞皇甫敬老元帥由於戰事勞累,身體抱恙,老元帥雖然仍風采不減當年,戰功顯赫,但畢竟年事已高,臣以為該封他爵位,賜他府第,讓他怡養天年,不再受戰事勞累,其之子皇甫少華,少年之時便隨皇甫老元帥出征,又英勇善戰,早已是天朝人盡皆知的少年英雄,如今又協助其父立下如此奇功,功不可沒,實乃我天朝的良將,臣請皇上封皇甫少華為威武大將軍,讓他統領三軍,為我天朝國之天下捍衛安寧。”
此話一出,堂下之大臣人人麵麵相覷,有少部分人用讚同的目光看著這位年紀輕輕卻已身居高位的在人,想是這是一個他們認為比較好的建議,但絕大部分的大臣是麵露異色,顯然對吏部尚書的建議持反對的態度。
皇甫敬勞苦功高,駐守邊疆多年,如今立下大功,本該授予他更高的官位,讓他繼續為維護天朝的安危多做貢獻,而這位吏部尚書的建議表麵看起來甚是合理,也甚有道理,但實則是削奪了皇甫敬的實權,讓他成為一個雖有風光的高位,卻不再有實打實的重權的人,而其子皇甫少華雖少年有成,也隨其父立下赫赫戰功,但畢竟年紀尚輕,資曆尚淺,怎可擔此統領三軍,手握兵權的威武大將軍之職?
朱允文沒有做出明確回複,他將劉奎璧所說的話語全數記下,暗自思忖,暗自分析,實際上他也甚是意外劉奎璧會有如此大膽的提議,他也不曾想過找任何的理由將這位雖然年長但還不至於到古稀之年且有著赫赫戰功的老元帥的兵權就此削奪,當然對於其子皇甫少華,朱允文雖然想過要重賞於他,但也從不曾想過要任命一雖早已人盡知曉,卻年紀尚輕為威武大將軍,統領三軍,掌握天下兵權。
但朱允文了解劉奎璧的為人,想來這也是劉奎璧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才敢言的提議,這其中也自有他的道理。此來皇甫敬雖然兵權削減,但其子皇甫少華卻能迎頭而上,能代之成為更為有力的前峰,從某些方麵來說,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年輕之人有著不同於老輩的活力,他朱允文所統領的天下,就該在擁有眾多老一輩肱股之臣的同時,源源不斷地注入一些年輕且有力的新鮮血液,隻有如此他的天下才會穩固,才會更加壯大。眼前這位向他諫言的吏部尚書便是新鮮血液中的重要一股,即是如此,那皇甫少華為何不可?
雖已心中有數,但朱允文仍不曾直接做論斷,他隻是對著堂下一幹顯然對劉奎璧所提的建議有著不同看法的老臣們露出一絲讓人難以揣測的高深笑容,以一個威嚴的天朝之主的特有的氣魄說道:“眾愛卿還有何高見?”顯然這句話後的意思是要將劉奎璧這句話歸於采納範圍之內,這位皇帝對於劉奎璧所提之建議也並未做出堅決的反對。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議論之聲再起,隻是此時除了一心討論著如何為那位即將歸來的有功之臣論功行賞之時,同時也討論著這位年輕有為的吏部尚書所提的建議的可取性,此時堂下的眾臣已不敢再多說,即便是覺得劉奎璧所提建議有些欠妥,但此時的皇帝都未曾提出異義,他們又何必再去多說,明則保身向來是混跡於官場之上之人聰明之舉,更何況這吏部尚書還不僅僅隻是一個吏部尚書那般簡單,除卻此,他還是順天候爺的長子,當今皇後的胞弟,未來天朝的駙馬,其勢力不可小覷。況且這位年輕的大人所說的也並不是完全不合情由,雖然削減了皇甫敬的權利,但皇甫少華卻可以平步青雲,皇甫敬與皇甫少華乃是父子,誰掌兵權,誰做將軍還不是一樣。
四下討論聲紛紛,卻不見眾不臣再進言,其中原因朱允文也能了解一二。哎,這堂下之眾臣終究還是太過於迂腐與怕事。
“皇上,為顯我天朝之皇大仁愛臣之舉,以臣之見,應賜於皇甫少華婚姻!皇甫少華年少便隨父出征,到今日又立下如此奇功,實乃我天朝之棟梁也,既然皇上要對其加獎,便少不了加官進爵,正所謂‘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讓他功名與家室並得,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佳事?”諫言之人仍是吏部尚書劉奎璧。
“哦……這倒當真是一樁美事,劉愛卿倒是想得周到!”朱允文仍沒有正麵的應允,雖然嘴上說著不露心跡的褒獎話語,但內心早已驚訝不已。
之所以會驚訝,是因為他太了解劉奎璧,這是一個對於愛情太過執著的人,往日的他最恨的便是強加於人的婚姻,這點從劉奎璧為他取了他姐姐抱不平,及他想盡方法要解除他與雲羅的未婚關係之中便可以看出,可是他今日為何會提議讓他賜婚於皇甫少華?想來這其中定有著不為人知的原由。
皇帝此話一出,堂下眾臣紛紛附和,相對於劉奎璧之前所提的建議,眾大臣覺得這條建議更為合理一些,想來這成家立業的思想在眾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因而賜於美滿婚姻,一下子便能引起大家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