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神秘的“司崗裏”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622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第七章 神秘的“司崗裏”
朵嘎古老的歌聲,伴隨著我們穿過長滿灌木的山坡。己是夕陽西斜,我們看到一頭美麗的褐色野鹿,披著金色的晚霞從容不迫地走過山坡,走過綠油油的大自然,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我非常羨幕這個美麗的生命,自由自在地出現,又自由自在地消失。一時間,心中充滿了感歎和無限的惆悵。
沿著狹長的河穀,兩岸大山夾峙,不知名的河水流經穀底。億萬年的河水將山穀衝刷得非常平坦,變成了一個狹長的山間平壩,平壩四周仍被大山密林包裹著。
於是,我們找了一處避風的岩石下宿營,就著河水開始生夥做飯。說實話,選擇這樣的地方宿營,是我實再不想再遇到那些希奇古怪的現象了。我深知這個世界,雖不乏景色秀美的天堂美景,可也有著不少令人談虎色變,避之不及的恐怖之地。這些恐怖的神秘之地,似乎以其特有的怪異,正虎視眈眈地怒視著我們這群非法的入侵者,隨時準備著把我們吞噬。為這,總讓我感到提心吊膽,僅慎地選擇我們的停留走向。我剛剛打開地圖,想確定一下我們所在位置及明天的走向時。去河邊提水的國棟指著我們頭頂上方的岩壁大聲喊了起來:
“快看!岩石上畫的是什麼?”
聽到了柴國棟的喊叫,我們都急忙抬頭看去,可什麼也沒有,誌朋沒好氣地罵道:
“和尚,你發什麼神精,見到鬼了嗎?”
“真的,你們塊過來看,太陽照到的地方有,照不到的就沒有,快快快,太陽一過就看不到了!”
我們馬上都跑了過去。果然,就在我們宿營頂上有一塊麵積達二百多平方米,怪石磷峋的懸崖陡壁上,有著眾多奇幻多姿的壁畫。畫麵上除了一係列的神秘題詞外,還有四個指頭的手掌、六個腳趾的腳板、還有一些形似牛頭、貓、猴子以及其它一些不能辯認出的動物形象,和表現力很強的運載圖、遊藝圖等等。構圖精巧奇妙,形象栩栩如生,有狩獵、放牧、村落、戰爭、舞蹈、雜耍等。水牛和水牛角繪的比較多,根據男女特點繪成,男肩寬腰窄,女肩窄腰寬。人物身體成簡單的倒三角幾何形,四肢配四條靈活多變的細線,主要通過四肢的姿態及頭上的飾物,來反映其活動和身份。
總之,畫象不表現細部,全部塗色,類似剪影。人物、動物、頭部都畫成圓點,而不表現五官。畫動物則強調鼻、角、耳、尾的特征,以表現其種屬。同時,不注意掌握身體各部分的比例,有時為了強調特征,還采取誇張手法,故意將某一部分突出地表現出來。較多的是太陽形象及崇拜女性的形象。看著這一幅幅一組組生動形象圖。我說:
這裏很可能是古人祭拜天神的地方,當時這裏的社會,可能是處於原始的母係氏族公社階段,在這裏生活過的古人至少在六千年或一萬年以上。”而萬事通的誌朋,卻擺出一付學者的派頭說:
“隊長我可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認為崖畫的創作動機決不是單一的,各種體裁可能有不同的創作目的,一個是宗教性的,一個是原始記事的。與宗教信仰有關的我想有這麼幾點:
1、模擬巫術的產物。人們相信在崖壁上畫人們圍捉、刺中所要獵取動物形象,預示或祈求未來的狩獵成功。在崖壁上畫人倒地,將使未來戰爭中敵人真的死亡。
2、祈求豐產儀式的遺留。在崖壁上畫牛或人拉牛,是希望山上牛群自然繁殖得很順利,可以成群地拉回來供祭祀之用;畫野生的動物形象,是希望打獵有獲;畫成群舞蹈人形,是希望農牧業豐收,可以舉行盛大宴會,賓客盈門,齊來作樂。
原始氏族祈求豐產,不僅指生產的發展,也包括自身的繁殖。崖畫中突出表現性器官的男女,以及密集的人群,或許具有這樣的意義。
3、崇拜神祗的畫像。原始民族信仰多神,敬畏各種自然現象,如大地、天體、山、火、水、動物,乃至某些具有神力的活人、物體均被認為具有神靈,可以賜福於人,也可以貽禍於人。為了轉禍為福,必須不斷的供奉、祭祀和崇拜。崖畫中,樹、植物、山洞以及一些奇形怪狀的人形。有權者、身材高大與眾不同……以及顯著地位的人物,還有一些他們所敬仰的動物,都應是當時為崇拜他們而畫的。
4、重要儀式的描繪。有些民族在舉行一次隆重的宗教儀式後,還要把過程畫下來。這不是給人看的,主要是給神看的,崖畫中一些化裝舞蹈人形,如頭插羽毛者、身披羽毛者、太陽人、魚尾人、鳥人、以及某些拉牛等畫麵,就是當時宗教活動的實況。”而就在我們爭論的同時,柴國棟則像一個迫擊炮手,用姻姆指朝避畫瞄了瞄說:
“你們說的我不太懂,我隻想問問你們,這十幾米高的崖壁上,是怎麼爬上去畫的,用什麼東西來畫,還有那上麵的題詞,隻有用極其鋒利的金屬工具才能雕刻成。要照你們說的幾千年或一萬年,那我問你們,那時候有金屬工具嗎?用石刀、石斧、石鑿子能完成嗎?你們在看看自己的手和腳,是四指六趾還是五指?大數學家,四指的手掌,六趾的腳板怎麼計算呀?我看還是你那句名言說得好,這都是尚待科學解釋的謎……”
我們倆都被這頭腦簡單的家夥問住了,隻好求助朵嘎了。不料卻看到他飛快地的朝岩石腳奔去,我們以為他又發現了什麼,也跟著跑去……
跑到岩石下的朵嘎,似乎在察看著岩壁上的裂縫,又好象是在尋找洞窟。當我們來到岩壁下時,在地麵上發現了大量的陶器碎片,有的陶片上刻卻有內似太陽紋飾和幾何形圖紋飾,其中還有一件有浮起的鹿頭裝飾,我想這些東西要讓考古學家看到,非高興的發瘋不可……而柴國棟卻不以為然,一腳把一個土陶罐踢得飛了起來,掉進了岩石下的草叢裏。誌朋大罵他說:
“和尚你瘋了!你知道這些陶罐的價置嗎,這是文物,是無價之寶。就是一塊碎片拿到香港,也可以賣到上萬元呢。”國棟大笑起來說:
“那你可發大財了,快把這些爛磚碎瓦背去賣呀,讓你呆瓜變金瓜……”我說:
“國棟,誌朋是對的,這是佤族人民的曆史文物,這些東西要到了考古學家手裏,就能夠知道幾千年或上萬年的事了。別看一個不起眼的土陶罐,它往往能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地球上從什麼時候起,就在這裏生存生活了。有時一塊陶片也能決定這片土地屬於哪個國家的證據,一支陶罐也能引發一場戰爭。
“哎呀,照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把屬於我的國土給踢飛了。不行,我得把屬於我的國土找回來。”說完便跑到草叢中去找踢飛的陶罐,不料腳一滑,大叫一聲!跌進了一個地洞裏去了……
聽到柴國棟的驚叫,我忙跑過去扒開草叢一看,在岩石腳下有一口井大的洞,忙叫道:
“誌朋快來,國棟跌進洞裏去了!”朵嘎一聽有洞,忙跑過來問道:
“洞在哪兒?洞在哪兒?”
當他一看到洞口時,便毫不猶豫地一下梭了進去……誌朋驚奇地看著朵嘎異常的行動對我說:
“隊長,該不會是裏麵藏有大量的寶貝,你看朵嘎連命都不顧了。”突然聽到國棟在下麵大聲喊:
“隊長,誌朋你們快下來,裏麵有好東西,把馬燈也拿來!我一聽到國棟的叫聲放心了,知道他們沒遇到危險。便對誌朋說:
“快去,把馬燈繩子都帶來,下去看看。”誌朋很快拿來了東西對我說:
“隊長,走吧。我們的逃亡隊成了探險隊了,要真發現了寶藏,這可是對世界革命的又一大貢獻呀。”我把繩子的一頭拴在了小樹根上說:
“記住,我們可不是為尋寶來的,我隻希望你們別出事,作無謂的犧牲,財寶同樣是無產階級的敵人。”
我們點上了馬燈,用嘴咬住。雙手抓著繩子慢慢朝洞裏滑下去。洞口並不深,呈斜坡形,下到七八米後便平平地向前延伸去,當走了十多米後,來到了國棟和朵嘎的身邊。國棟接過我手中的燈提高向前照了照,出現的又是一副奇異、古怪、神密的情景:
溶洞規模宏大。洞中堆積物有黃色粘土和碳酸鹽岩塊石,有石梯田、石筍、石柱、石鍾乳、石珠、流石壩、石幔、石葡萄等,似乎外麵有的,這裏都不缺,在燈光下閃爍出晶瑩透亮的光芒。我們便大膽地往前走去,走了大約五十米,溶洞豁然開朗。
出現了一個寬約五十米、高約三十米的大殿。殿內有石筍、石柱,千姿百態,有似小猴嬉戲、獅子蹲坐、老虎覓食等;神田廳從低到高層層疊疊,極富韻律。再往裏去,是充滿神奇色彩的佛像殿,殿門中有一座石筍,很象一位佛像坐的蓮花寶坐上。走入殿中,石柱有的像阿佤少女,有的象巨型靈芝,也有的像彌勒端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上石球、石花晶瑩碧透,令人難以置信;而在殿旁一邊是一處塔林洞,眾多的石筍上小下大,形若一座座佛塔,石花遍布,潔白晶瑩,令人留戀往返。朵嘎興奮地說:
“這是塔林!就是神龍王子的休息的地方,左洞有條地下河,是他嬉水玩耍的地方,因為調皮,他總愛撿各式各樣的石頭到這裏,慢慢的,這石頭就堆積成這樣,形成了一座美麗的石頭花園。”誌朋笑起來說:
“朵嘎兄弟,你怎麼也相信起神仙來了,世上可沒有救世祖呀!”國棟卻不滿地說:
“怎麼不可信,國際歌裏唱的是“也不靠神仙和皇帝”。並沒有說沒有神仙呀。”
“你這是強嘴,胡攪蠻纏!”
“我強嘴!那好。請你解釋一下,這十九根石柱是怎麼搬到這理來的,又是怎麼加工成的?”
我們的目光一下全注意到園形的石柱上來,寬大的洞中豎立著十九根大石柱。上下一致,非常光滑,看得出是經過加工製成的。每根石柱高約8—15米,粗約1。6米。全用整塊的巨石做成,重約二十噸,圍成一圈。正中一顆石柱高約20米,頂天立地,似乎支撐著巨大的洞頂。石柱上刻有花紋圖案,究竟代表什麼,誰也不知道。這樣大的石柱,就是用現代化地科學技術也決不可能做到,更何況他們又是怎樣把它運到這裏來的。這真太不可思意了……誌朋似乎又想用他那尚待科學解釋的謎時,朵嘎卻說:
“我聽阿爺講過這個洞,叫“藏龍洞”是我們祖先在的地方,也許就是“司崗裏”。我們佤族都認為崖壁的後麵住著仙人。仙人出來,人們就能在崖壁上看到他們的形象;仙人回去了“休息”,崖壁上就看不見了。仙人可以賜福於人,故每逢過年,附近村寨人民要去祭祀;此外遇有生病及失物,也要來求仙人“幫助”。我們佤族如果丟失了牛或其他東西,就到這裏求仙人指引尋找方法。另外,佤族傳說崖壁後麵藏有寶物,崖畫是“寶物”顯靈所致。”國棟插話道:
“那你們來這裏找過寶嗎?”
“沒有,這是老輩們傳說的,這藏龍洞究意在什麼地方誰也不知道!老輩們說,崖壁上有一道石門,過去,佤族祖先的生產生活方式非常落後,他們僅以采集野果,狩獵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很苦。一位名叫艾惹的男孩就決定去尋找可以讓我們致富的方法,他踏遍了千山萬水,走過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一天,他來到了一座石崖下,走著走著,突然聽到有人在召喚他,聲音由遠而近,他抬頭一看,石崖忽然敞開一道石門,與此同時,他被一股神量牽了進去。
石門裏還有一道門,門口站著兩位如花似玉的年輕姑娘,她倆用那動人可愛的笑臉迎接男孩進門。進門後,男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裏長滿了奇花異草,還發出閃亮耀眼的光,他覺得身臨世外桃源。他隨同兩位姑娘進入客廳,客廳四麵金壁輝煌,廳裏坐著一對老年男女,艾惹知道他們是兩位姑娘的父母。便向兩位老人鞠躬敬禮。兩位老人看見家裏來客,便同時站起來迎接,請他坐在銀製的靠椅上。兩位姑娘一位忙著倒茶,一位忙著拿煙酒瓜果,一同擺在男孩的麵前。隨後,姑娘的父親開始說話了。老人用親切的語氣對男孩說:
“小夥子,我是達召崩布熱,我們全家四口人在這裏等了你整整三年,今天你終於來了,我們全家都很高興。說實在話,我家什麼都有,惟獨沒有兒子,今天請你來,就是想招你來做我的上門女婿。”接著,達召崩布熱指了指他的倆個女兒。接著說:
“這是我的大女兒葉嘎,今年18歲;那是我的小女依不勒,今年16歲有餘。我的這兩個女兒,都很不錯,你喜歡誰任你挑選,我們決不包辦,我給你一段時間考慮後再作出決定。”
達召崩布熱轉身從座位上拿了一本厚厚的書,又接著說道:“這是我家最珍貴的傳家寶,這本書內容博大精深,裏麵什
麼都有。它不但能使你識字、懂文化,還將教會你如何種植莊稼、飼養牲畜、狩獵、建蓋房屋等等。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如果你願意做我的女婿,它就歸你了。”
聽了達召崩布熱的一番真心話,艾惹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多麼想留下,過這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但他放不下正在受窮的人們,反複思考後,他對那對老夫婦說:
“我很感激兩位老人的一片好心。說真心話,我真的很想留下來做你們的女婿。假如我留下了,我的同胞們該怎麼辦?我不能丟下他們,自己享福。請求您們給我智慧、勇氣和力量,讓我先回去教會同胞們致富的方法。教會他們後,我再回來一生一世地與你們同在一起。”
說完後,艾惹從椅子上祈誠地朝兩位老人跪拜、磕了頭。就在這時,隻聽見一聲巨響,艾惹又跪在了來時的石崖前,他手上還捏著一塊很長的布,打開一看,裏麵有許許多多的圖案。他心知這就是達召崩布熱一家送給他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他再次朝石崖重重地磕了頭,決心不辜負老人的期望。
艾惹回去後,經過不懈的努力,佤族學會了種植、飼養、建築、各種技能等等,過上穩定、幸福的生活。看到這一切,他知道他的使命已圓滿完成,他決定去尋找達召崩布熱一家。他帶上布畫,號令人們殺牛,然後他帶上裝滿牛血的葫蘆,踏遍了千山萬水,搜盡了重巒疊嶂;去尋找達召崩布熱一家。
每到一座山崖下,他都要跪拜,都要高呼:“艾惹回來了……”可每座山崖都是緊閉的。但他沒有灰心,繼續尋找,且每到一處石崖,他就用牛血在石崖上烙上了布畫的圖案,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崖畫”。
後來,他就在這座山崖找到了達召崩布熱一家,和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了。現在,艾惹就生活在這座山崖裏了,且每過一百年這石門就會開一次,艾惹就會出來看一看,如果有人恰巧碰上,還可以進去參觀一下呢,如沒有結婚的還可以到裏麵找尋你的意中人呢。”據佤族老人講述,在佤族民間的確保存著一副其內容與滄源崖畫毫無差別的布畫。而且隻要在那布畫上覆一新布,第二年拿出來時,也會在新布上疊印出一副同樣的畫來。因此,阿佤人認為這就是艾惹留下的那塊布畫,是神靈對我們佤族人的恩賜,被視為神物加以珍藏。後來,發生了戰爭,那塊布畫也就丟失了,從此,不幸便纏上了阿佤。”
聽完朵嘎的美麗傳說,我們情趣未盡都想聽他再說下去,但他沒了下文,國棟有些等不及了說:
“說呀,怎麼不吭聲了?”
“沒了,阿爺給我講的就這麼多了,你也看到了,阿爺說的並不假,還真有這事呀。”
“照你這麼說,我們都算是碰上了百年一遇的好運氣了?”誌朋乘機說:
“和尚,你又可以還俗了,還不趕快去找你的意中人。艾惹挑了十八的葉嘎,你就要那十六的依不勒妹妹嘛。”說完用手拍了拍身旁形似佤族姑娘的石筍,不料石筍粘住了他的手,誌朋大叫起來:
“不好!這石筍會吸人,快走。”這時他們看到被誌朋碰過的地方成了暗紅色。國棟興災樂禍地說:
“這就叫立竿見影,現世現報,我看你還敢不敢胡言亂語呢。”
當大家繼續往裏走時,大家都感到有股氣流再把他們往裏推,因而走起來似乎很輕快,當我們來到一個岔口時,我感到這股氣流越來越大,於是我忙停了下來說:
“你們有沒有感覺到洞裏有股子吸力,我們得小心點,死亡洞在自然界中並非罕見,人和動物一但被這種奇的吸引力吸入進去就再劫難逃了。
誌朋掏出一張紙隨手一扔,紙張很快向裏漂浮而去,當我們用燈照著飛去的紙張向裏張望時,我們驚呆了!每個人都膛目結舌,因為裏麵並列著一對金色的人像,形同佤族赤身裸體,一男一女,每尊人像大約一尺高,而占去一半的頭很大,兩支大眼沒眼珠,鼻尖嘴厚雙手扶在胸前,赤腳站立,似乎在注視著我們,問我們想幹什麼?而在他們的前麵是一排很大的陶罐,不知道裏麵裝些什麼。還有兩具牛頭人身的怪物,我想可能是一種護衛的神吧,或者說是一種幻想的產物。
朵嘎一下跪到了地上,不知在念叨什麼。緬甸出產黃金,緬金譽滿全球,麵對這兩具金人,我們誰都沒有什麼非分之想。因為麵對這兩個似乎會會說話的金人,我們誰也不敢再向前邁一步,還有我們看到了在陶罐前有很多白骨,不知道是人還是動物的……我忽然感到一陣饑餓的乏力,便果斷地說:
“走吧,該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