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卷 1-關於“漢字整形”(理據篇)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4172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題記——
我是一個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也是一個很喜歡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對於最近在網絡遭到一邊倒的“反對”之聲的“漢字整形”問題,我不敢說自己和專家相比,究竟對中國漢字有多少了解,了解有多麼深刻,我隻是想心平氣和地從漢字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及我個人自從識字以來就開始閱讀的各方書籍之中所涉及的有關“漢字”問題的記載來談一些我個人的看法,當然首先我個人先擺明自己的觀點,我對於“漢字整形”這個問題堅決持反對意見。
正文——
最近社會上對於教育部擬定44個漢字的“整形”質疑和反對之聲已經是越演越烈,至於此次關於“漢字整形”的詳細情況網絡上都有,人民群眾的反應在網絡上也紛紛體現,這裏就不再多言,而所謂的專家們對此也有他們自己的說法,對網絡上傳達出來的反饋也有所回應,但是專家們的回應和解釋是否合理呢?他們所說的支持“漢字整形”的理由又是否充分呢?廣大群眾從各種視角出發,都紛紛發表意見,表示“漢字整形”純屬“沒有必要”、“瞎折騰”一時之間在信息暴漲的情況下,我很少看見有人去係統地分析“漢字整形”的理據,於是我突然想到一點,既然漢字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那麼我們不妨從漢字本身的一些知識和實際應用的現實出發來分析一下,推理一番,看看“漢字整形”的理據和專家回應的解釋究竟如何。
“尊重漢字結構”——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已經擁有三千四百多年的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的象征之一,外觀也好,寫法也罷,都不是人為規定並且強製執行的結果,而是數千年以來所有的人在長期使用過程之中逐漸發展演變的結果。
現代漢字的字體都是經過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等逐漸演變和發展而來,並且在不斷地發展演變過程之中逐漸完善,形成多種字體並存的格局,不同的字體,其字形也不同,但是這並表示不同漢字的字體,其漢字的結構和筆畫寫法上就存在差異,事實上所有的漢字即使字體不一樣,其漢字在結構和寫法上都是一致的,該“鉤”的還是“鉤”,該“橫”的還是“橫”,該“點”的時候還是“點”,該是“上下結構”的還是“上下結構”,該是“半包圍”結構的還是“半包圍”結構。
在最初漢字產生之時便已經存在了漢字的結構,從漢字的結構而言,其實是揭示字意的不同,不同的字根,不同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漢字含義也不一樣,筆畫演變也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字根,處於不同的偏旁部首,筆畫演變也不同。從古至今,漢字發展到今天,其每一個漢字的每一筆每一劃都不是簡單地人為規定的,而是有其曆史發展所醞釀的文化淵源包含其中。
既然“尊重漢字結構”,我們就要尊重漢字的曆史,尊重漢字在幾千年的使用、發展、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筆畫規則,而不應該去橫加刻意去對漢字進行所謂的“整形”或者是“美容”,因此專家們以此理由對“漢字整形”無疑是靠不住的。
“考慮宋體風格”——
對於這一點,專家的回應是“電腦時代‘暴露’不規範”,既然提到“宋體風格”和“電腦”,那麼我就來看看“宋體字”和“電腦打字”,有興趣的朋友也不妨打開電腦和我一起打幾個字來看一看。
不過我們還是大概先了解一下關於“宋體字”的一些知識,其詳細的內容在網絡資料之中都可以查找得到。
宋體產生於宋代,與明代得到確立,是為了適應印刷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字體,這個發展過程從側麵體現了中國印刷術的發展,顯然宋體自始自終都是印刷體,而不是手寫體,這個沒有任何疑問。
追溯曆史,我們知道在宋代盛行雕版印刷,而木板的木紋一般都是橫向的,在雕版刻製的時候,漢字的橫向線條和木紋一致,比較結實,但是漢字的豎向線條和木紋交叉,容易斷裂,因此字體的豎向線條較粗,橫向較細,而橫向線條即使比較結實,在端點也容易磨損,因此端點也較粗,由此產生了豎粗橫細,橫線端點有一粗點的“宋體字形”。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電腦,台式電腦屏幕最好不小於17寸,筆記本電腦屏幕最好不小於14寸,打開word文檔,將字體調整到宋體,字號調整到初號,文檔放大顯示200%,然後打出幾個常用漢字看一看,是不是如上所述。)
縱觀宋體字的整個曆史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宋體字隻是在漢字的筆畫粗細和起落筆的停頓上加以變化,而這些變化全部都是為了適應社會曆史的發展過程之中所出現的雕版印刷的“實際應用”,換句話說,宋體字之所以在傳統字體上發生變化,完全是社會曆史的發展和實際應用的需求,並且宋體字在發展過程之中,從來就沒有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寫法以及漢字結構作出過調整。
有鑒於此,我們可以知道“漢字整形”的真正立足點應該在於“漢字在實際應用之中存在妨礙作用”,但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中國現行的漢字標準,尤其是專家擬定的需要“整形”的44個漢字之中的很多常用漢字,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之中並沒有影響到實際應用,反而在全世界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習慣和定式,發揮著漢字巨大的文化推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宋體風格”的曆史演化,“適應雕版印刷”的時代現實意義,宋體字的“橫向端點較粗”這個特征,結合上文所說“刻刀韻味”以及“起落筆的棱角”來看,假如說是“與宋體字保持一致”,那麼由此可以看出專家所謂的“漢字整形”之中所說的“與宋體字筆形一致”,實際上顯然並非如此,他們考慮的恰恰就不是“宋體風格”。
說到這裏,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電腦時代‘暴露’不規範”的問題,看過專家的解釋之後,我們是否有一種很模糊的感覺,就是不知道“電腦時代”是怎麼讓字形“不規範”的問題“暴露”出來的,於是這也就牽扯出了專家所依據的“漢字整形”的第三個理由——“遵循統一規則”。
“遵循統一規則”——
首先,大家是否和我有過同樣的想法,“電腦時代‘暴露’不規範”這句話乍聽之下,是否意味著漢字是因為電腦打字而出現了“不規範”和“不統一”的現象?是不是意思就是說電腦字庫裏不同字體的漢字寫法是不一樣的?
由於現在的印刷大多都是采用電腦編排,而專家們也表示“這次調整的隻是印刷宋體字”、“是針對電腦用字”,因此根據前文所描述的操作方式,鑒於“琴”字的爭議很大,那麼我們就在word文檔之中打一個“琴”作為試驗對象,以現行的漢字標準,我們來看一下,究竟專家是不是在“遵循統一規則”。
我們把“琴”字的字體依次調整為宋體、黑體、華文仿宋、仿宋-GB2312、華文楷體、楷體-GB2312,放大字號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琴”字的楷體-GB2312的寫法,很明顯地顯示出左上角“王”字的最後一筆“橫”是“提”,“琴”、“瑟”、“琵”、“琶”都是如此,華文楷體的寫法之中則是有“提”的影子,而其它所有印刷字體則無一例外都是“橫”,至於這四個字以外的其它40個漢字的印刷字體在結構和筆畫上都沒有差異,寫法都是一致的。
由於此次“整形”的對象隻是針對宋體字,而其它字體是不作改動的,即使是同一個漢字,由於其單字“整形”之後,這個單字在作為很多其它漢字的偏旁部首的時候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在“漢字整形”之後,漢字恰恰就是原來的“統一”變為了“不統一”,由此可以看出,所謂的“遵循統一規則”其實也是很牽強的。
由此可以看出,專家所說的“電腦用字在各方麵需要一致”顯然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手寫漢字會因人而異,會出現筆畫的變異情況,其實在紙上書寫的漢字是很難談“統一”的。我們也看到了,事實上電腦打出的漢字,不同的字體在筆畫的寫法上恰恰就是一致的,由於電腦打字是采取的統一編碼,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漢字的“統一規範”恰恰就是在“電腦時代”得以實現。
從“琴”這個字的個案寫法上看來,專家們所提出來要“整形”的44個漢字之中,隻有“琴”、“瑟”、“琵”、“琶”這四個字看似是有兩種寫法,似乎並不統一規範,而這四個字的“整形”看似還有些依據,可是轉念一想,為什麼“琴”字非要從“橫”改為“提”呢?
從上文可以看出,“琴”字左上角的“王”字的最後一筆的“提”這個寫法隻是在楷體-GB2312上有所體現,而正楷的寫法還是“橫”,至於其它的印刷字體,其寫法都是“橫”,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即使“琴”字的寫法要統一,也應該是統一為“橫”,而不是“提”,更何況以標準正楷的寫法為準,其實“琴”、“瑟”、“琵”、“琶”這四個字左上角的“王”字的最後一筆還是“橫”,和其它字體還是“統一的”,並不存在“不統一”的說法。
就算是以楷體楷體-GB2312的標準來看,我們都知道,楷體字是我們學習漢字的時候最早模仿接觸的,雖然如今楷體字是四大印刷字體之一,可是楷體字是可以手寫而成的,楷體字之中出現“橫”變化為“提”的寫法也不是人為規定的,而是在漫長的曆史演變過程中因為“手寫書法”的變異而形成的,並且楷體字在發展過程中由於書家的不同風格,還形成了體中有體的格局,比如說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等等,還有行楷、正楷等等之分,因此不同的楷體,漢字筆畫的寫法略有不同也是很正常的,即使以此為參考,這也並不能作為“漢字整形”的依據。
根據上文說述,電腦打字並不會出現印刷字體的不規範,社會上所體現出來的漢字不規範其實是我們在手寫漢字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例如追求速度、追求筆法的個性特異、書寫工具等等,在書寫漢字的時候出現“斜橫”、“連筆”、“省略”、“拖長”等各種看似不規範的寫法,而這些現象大多出現於行書或草書之中,並且都是成人手寫漢字的一些個人風格和習慣,但是這並不影響漢字的識別和大眾之間的交流,而行書和草書作為手寫字體,顯然是不能量以統一規範,這裏也就不多談了,而讓那些印刷字體以這些“不規範”的寫法去“規範”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合理的。
當然專家們也有所解釋,“提筆忘字”、“字形調整借鑒繁體字”、“參考台灣字形”,後兩項解釋下文會單獨闡述,在這裏就隻談一下“提筆忘字”。
對於專家所提出的“提筆忘字”的現象,其實是現在使用電腦打字的時候容易出現錯誤的“選字”現象,事實上,隻要你不是文盲,在使用電腦打字的時候一般是不會寫錯字的,也就是說筆畫錯誤是不會出現的,因為電腦采用的是統一編碼,多一筆少一筆或者偏旁寫錯的事情是不會的出現的,出現錯字的現象其實是選錯字,錯誤的不是漢字的筆畫,而是整個漢字的應用對象,其實就是“張冠李戴”的情況,因此專家以此來解釋“遵循統一原則”而對“漢字整形”是沒有理據的。
綜上所述各點,我們可以看出,專家們所依據的“尊重漢字結構“、“考慮宋體風格”、“遵循統一原則”而對“漢字整形”顯然是站不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