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名將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23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方子涵心裏一陣驚濤駭浪,眼前之人竟然是李庭芝。對於李庭芝此人,方子涵是很熟悉的,曆史上他是南宋最後一個名將。
傳說此人出生之時,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靈芝,鄉人聚觀,連連稱奇,認為是生男的祥兆,庭芝由是命名。少年時,他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天分,“日能誦數千言,幣智識恒出長老之上。”後來,蒙古大軍南侵,他投筆從戎,投奔當時赫赫有名的罕帥孟珙帳下。孟珙識其才,重用於他。孟珙死後,李庭芝感激孟珙當年的知遇之恩,親自護送其靈柩安葬,不顧縱人挽留,當即辭官還鄉,為孟珙執喪三年。
此等重情重義之人著實令方子涵很是佩服。可李庭芝最後的結局卻是很悲慘的,宋廷投降,他無力回天,獨守孤城揚州,最後殉國而死。
方子涵前世在現代,每次讀宋史,都會為李庭芝慘死而惋惜。現在眼前之人便是李庭芝,心中不免一陣激動。
“方子涵見過李大人。”當下急忙朝李庭芝施禮道。
“少俠是我李庭芝的恩人,不必如此客氣。”
“李大人是國之長城,在下素來敬仰,大人叫我子涵便可。”方子涵恭敬的道。
李庭芝聽罷便道:“子涵,你這‘國之長城’四字,李某不敢當啊。元軍大舉南侵,圍襄樊已五載,我卻無力退之。愧對孟大帥啊。”
方子涵知道李庭芝口中的孟大帥便是那名帥孟珙。“大人無需自責,那不是大人的錯,大人所做的一切,百姓都看在眼裏。”
“哎,子涵你不用寬慰我,如果孟帥仍然在世,豈容元人猖狂。還是我李某無能啊。”李庭芝一陣歎息。
方子涵一聽,心中很是無奈。李庭芝雖是忠肝義膽,一身正氣。可太過死心眼,把無力退元軍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還說自己無能。如果你李庭芝無能的話,那其他的人真的連飯桶都不如了。現在這樣的情況,縱使孟珙在世,也不一定能比你李庭芝做的更好。
心中雖是這麼想,可方子涵可不敢說給李庭芝聽。忽的方子涵想道,李庭芝怎會出現在這裏,不記得史書上有李庭芝在建康被刺的記載啊。他現在應當率軍駐守在郢州。難道當自己穿越來到這個時代時,曆史已不再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了。
自顧的搖了搖了頭,管他呢,自己不就是要改變曆史嗎,要它不按原來的發展下去嗎?方子涵心中想道。
“李大人不知為何出現在這兒?”方子涵想了想問道。
李庭芝聽了略一遲疑,方子涵見狀便道:“李大人不方便說,恕子涵冒昧了。”
李庭芝微歎一口氣:“子涵你救了我等,李某感激不盡。實不相瞞我之所以出現在這裏,是為了回京求見聖上,望聖上下旨發大軍援救襄樊。我屢次上表均石沉大海,無奈秘密冒險回京。”
方子涵一聽便知其中事故,李庭芝全力援救襄樊,屢次讓範文虎出兵,範文虎被催的無法,隻得率軍援救襄樊,奈何那範文虎是飯桶一個,交戰失利,連夜逃了。宋軍失去指揮立時大亂,被元軍大敗,大部為元軍所俘,輜重也被元軍所獲。鹹淳八年,李庭芝招募義士,以義軍首領張順、張貴為總管率所招義士3000,惡戰一百二十裏,張順力戰而死,身中四槍六箭,仍手執弓矢,怒氣勃勃如生。張貴殺出一條血路突入襄樊。史有記載當時張貴突入襄樊後,“城中久絕援,聞救至,踴躍氣百倍”。
方子涵知道李庭芝是要趁現在張貴突入襄樊,軍民士氣正旺,請朝廷發大軍與襄樊守軍夾擊元軍。遂屢次上表請發大軍。奈何朝廷一切事務都取決於賈似道,賈似道出於私心,寄希望於他那飯桶女婿,“常敗將軍”範文虎,對李庭芝的奏表一概不理。李庭芝見自己所奏,均無信息傳來。決定冒險回京求見宋度宗。
忽又一想,李庭芝秘密回京為何蒙古人會知道。“李大人回京有多少人知道?”方子涵發問道。
“就跟我一起回京的,還有留在軍中的幾個心腹之人知道。”李庭芝想了下道。
“還有我們兄妹三人和家父也知道。”本在一旁的周清婉聽方子涵如此一問,便嬌聲道,“你不會認為有人泄露大伯的行蹤吧?”
“婉兒真是聰明,不錯,我就是認為有人泄露了李大人的行蹤。”方子涵朝周清婉笑道。
周清婉聽得方子涵叫她婉兒,害羞不已,卻芳心一甜,臉上立時又布滿紅暈,還好黑夜中眾人人未注意到,可方子涵憑著現在的眼力還是看到了,心下不免一陣竊喜。
李庭芝聽得方子涵叫周清婉為婉兒,便指著周清婉兄妹三人笑道:“這是我結義之弟飛逸峰主周莘的三個兒女。”方子涵一聽心裏鬱悶,怎麼李庭芝又出來個義弟。忽聽李庭芝又道:“子涵你應該認識吧?
“有過一麵之緣。”方子涵朝周清臣兄弟點了點頭,又朝周清婉笑了笑。周清婉見狀臉上紅暈更盛。頭都快進高聳的酥胸裏。
李庭芝又朝周清臣道:“清臣你們怎麼來了?”
“大伯,父親知道你要回京便要我們在建康等你,讓我們跟隨你。我們已在建康等了好幾日了。今晚忽聞城中西南角有人打鬥,便趕來一探,竟然是大伯你,便出手了。”周清臣聽見李庭芝問自己,就細細道來。
“大伯,我和方兄一樣懷疑有人泄露了你的行蹤。”周清臣想了下皺眉道。
“大人,你再想一下還有誰知道?或者誰會泄露出去?”方子涵看著李庭芝。
李庭芝深鎖眉頭,想了一陣:“不會的,知道的人都不會泄露出去的。”
“哦?那為何蒙古人會知道?方子涵問道。
李庭芝一時無言,忽的他手下的那群漢子中走出一人對李庭芝道:“京閫你可還記得那個人?”
李庭芝一聽,見問他是部將範友信,便道:“友信,你說的是範文虎的部下。”
範友信看著李庭芝:“正是。”
又道:“京閫要回京的那日,他忽然闖進帳,說是範將軍要他來商議戰事。其實是迷惑我們,讓我們以為他是剛來,冒然闖入的。他走後,屬下在帳外發現有很深的一雙腳印,可見他已來了很長時間,一直在帳外偷聽,我又問過營中的巡察兵士,也說他已來多時。”
“你是說他偷聽了那日我所說的話,泄露了我回京一事?”李庭芝臉色一正問道。
方子涵聽了範友信所說,心中一動,聞得李庭芝一問,便道:“李大人,我想泄露你回京一事的,另有其人。”
“哦?子涵你知道是誰?”聽得方子涵如此一說,眾人皆望著他。
隻聽方子涵一字一頓道:“範、文、虎。”
李庭芝聽得心下一驚,道:“範文虎?怎麼可能?我與他雖素來不和,但不至於暗通元人,謀害於我。”
“李大人,那偷聽之人是範文虎的部將,定會將大人回京一事告訴他。範文虎屢吃敗戰,損兵折將,聽聞大人數次上表欲代替於他,卻未獲準。那範文虎必記恨與你。我想大人回京不僅是請發大軍援救襄樊,還要奏斬範文虎吧?”方子涵對著李庭芝談談的說道。
李庭芝一聽先是一愣,驀地大笑道:“子涵果然聰明,竟能想道這點。不錯,這次回京不僅要奏請聖上發大軍再援襄樊,更要奏斬範文虎。此人不殺,對不起戰死的大宋將士,對不起我千萬大宋百姓。”
“大人,天下人都知道範文虎此人打仗雖是酒囊飯袋,但在官場上卻是一個‘不倒翁’。我想他早料到你回京會奏斬於他。所以他必除你而後快,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借蒙古人之手殺你。就算大人回到京師,恐怕也見不到聖上。他早就休書於他那個丞相嶽父了吧。”方子涵對著李庭芝說道。
李庭芝聽得方子涵所說,心中為自己回京之事感到可笑。忽地腦中一想叫道:“不好。”
眾人一聽,都看著他,李庭芝一陣苦笑,望著方子涵問道:“子涵可知為何?”
方子涵一愣,不知他為何如此一問,而後腦中一想渾身一震,也苦笑一聲道:“郢州危矣。”
聽得方子涵“郢州危矣”四字一出口,眾人大駭。李庭芝接著範子涵的話說道:“我剛才在想為何那些蒙古人不在我們出了郢州就動手截殺我們,而在建康截殺我們。原來是想一箭雙雕。等我到了建康遠離了郢州,就趁機攻取郢州,同時一麵截殺我們。”
李庭芝聽得方子涵所說,想道回京師也見不到宋度宗,現在郢州危急。郢州是救援襄樊的最後通道,不能有失。遂決定立即回郢州。”
當下朝方子涵道:“子涵,郢州危急,我要立馬趕回郢州。絕不能失了郢州。”
方子涵聽後問道:“那援救襄樊一事怎麼辦?”
“現今我要先保住郢州不失,援救襄樊一事,再做打算。”李庭芝無奈道。“張貴不久前帶著物資突入襄樊,而呂文煥與範天順都是能將,元軍一時攻破不了襄樊。”
方子涵一聽,心下道,靠,有沒有搞錯?再過半年多,範天順就要殉國而死,呂文煥被迫降元了。現在不奏請援救襄樊,等不久張貴約範文虎夾擊元軍,範文虎不戰而逃後。那時援救就晚了。
如此一想,方子涵大急,便道:“李大人,援救襄樊不能脫,我願替大人赴京麵聖,請發大軍再援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