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看張·愛玲畫語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50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臨江仙·愛玲
    朱門華貴誕奇女,難得心性如玉。自是追夢傲天下,飄然若仙芝,俯瞰人間事。
    千秋不抵萬年才,胡卿驚起尋待。半生甜蜜一世殤,霎那醉成沙,葬情塵埃花。
    ====
    關於張愛玲,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對她陌生,卻也沒有多少人對她熟悉。要了解一位清高孤僻的曠世才女,不是看看她的文字就可以的。文字可以窺視其人,文字也可以欺騙俗眼。
    按年份來說,愛玲是1995年9月8日才去世的。距今不過14年,而我總感覺她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離我們很遠的女子。
    我一直覺得三毛是快樂地絕望著的現代精靈,而愛玲是華麗的老上海裏一場寂寞的煙花秀,可她死得比三毛晚了近50年……
    正如安意如所言:“雖然《對照記》中我見過她出國後的照片,但我對她容貌的想象卻永遠停留在四十年代上海那個衣著絢麗、正大仙容的女子。”
    這點我也深有同感。提起張愛玲,浮現腦海中的便是一個穿著紅綢黑鑲的旗袍短襖,一手插腰,微微頷首,嘴角帶著一抹笑意,冷冷地睨視世界的高傲才女。
    其實我對她沒什麼研究,看過一些代表作,僅限於《傾城之戀》、《金鎖記》、《沉香屑》、《紅玫瑰與白玫瑰》等諸如此類的名篇。也是彌漫在文字裏濃鬱的那個時代的氣息,讓我覺得瑣碎而糜爛。寫字為生的女子難免帶有這樣的氣息。
    喜歡三毛,因為她將人的積極發揮到了極致,卻依然悲涼,這樣的反差讓我覺得很過癮。而愛玲,從一開始就是俯瞰人間冷眼旁觀,她的態度我學不來,盡管很喜歡。三毛的人生觀是可以學來的。
    寫著寫著自己都覺得奇怪了,為什麼要拿三毛和她比呢?也許從才華上來說,三毛是不及愛玲的,但寂寞女子總有一種共通的美,讓人留連。
    有些人甘於寂寞的,像愛玲,要幹淨的生活,華麗的精神。這樣的女子似乎拒絕著常人的親近,亦難理解。通常驕傲優秀的人隻有遇上比自己更驕傲優秀的人才會獻出最真的感情,比如她對胡蘭成。
    在愛情的世界裏,一切都沒有公理,隻要投入了,就沒有誰不是受傷者。那段戀情如他們各自的才情一般曠世難尋,所以顯得那樣突兀而決絕,塵埃裏開出美麗異常的情感之花,凋零時隨風而散,徒留了痕跡讓人們唏噓。愛玲是凜然的,丟了就是丟了,心再碎也不去緬懷。
    我一向欣賞傲然的性格,盡管自己一般不輕易去接近這樣的人,做得不好容易自討苦吃,可心裏也還是止不住喜歡。
    性格決定宿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於是宿命便也不那麼容易擺脫。孤獨就是一種宿命,才高所以心氣高,心氣高所以眼界高,眼界高所以難入世,難入世所以易孤獨。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文字也是一種宿命,人走了,文永恒。活著時不明白永遠有多遠,死去後即使被證明了,自己也不會知道。藝術作為一種精神可以永存,但載體已然變了。這樣的永恒對於那個創造了它,而自己本身已經脫離肉體的靈魂來說,是荒謬的,無用的。凡高就是最好的例子。
    愛玲在安靜地離開後,她的精神嵌在文字裏代代相傳時,也早已與她無關。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