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生死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808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聽說李碧華的《生死橋》要搬上銀幕了;聽說那是她最喜歡的作品;聽說這是她第一次賣了它的版權,謹慎又謹慎;聽說……
迅哥哥教育過我們,聽說的事要親見了才好。所以,為著那些個“聽說”,我去看了這部小說。
還是李小姐一貫的文風,開頭一個曖昧的算命暗示了三個人的命運——一個是“生不如死”、一個是“死不如生”、還有一個是“先死後生”。
因為一隻黑貓的擾亂,算命結果和人無法一一對上,便把這二男一女的結局給擾亂在了一起。
雍和宮的竹簽、散亂了的結論、靈動詭異的黑貓……那麼多的巧合,那樣多的意象,注定了一場糾結的同時,也是一種宿命的伏筆。
很早的時候我就感覺唐懷玉是“生不如死”的那個了,因為我喜歡這個角色,所以直覺告訴我他的命運必是最慘的一個。嗬嗬,那是從多年的看書經驗得出的,並不是嘩眾取寵。
而那個叫丹丹的女孩子,最後是“死不如生”的一個,深染煙霞癖、梅毒、內髒敗壞,最後自殺。其實我覺得她的結局很好,絕望的時候,如果無法逃避和遺忘,那死亡永遠比活著要美好得多。
三個人中最憨最傻最沒本事的宋誌高,卻是結局最完滿的,這不能不說是作者的有意而為之,但也合情合理。“先死後生”,並且事業感情兩豐收,唯一的遺憾就是再也見不到兒時的好友了,那兩個一死一瞎的,退出了他的生活,從此隻剩下懷念。但我相信懷念不會困擾他太久,他有的是美好的未來。
性格決定命運,環境侵蝕人心。真是一點都沒錯的。
結尾複歸雍和宮裏的小黑貓,已不知是從前那隻的第幾代了,雍和宮也不知看了多少代人的命運和國家的風雨了。
一切盡在無言中,沒有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沒有未來就是最好的未來——那個時代的顯著特征如是爾耳。
悲哀嗎?也許吧。
每個時代都有它自身的可悲之處,我們現在快速的開放的民主的嶄新的社會,也存在著許多落後的閉塞的專權的腐朽的東西;而那些光鮮亮麗蓬勃發展的城市,同時亦是個蝸居著眾多繁忙的小人物的水泥森林。
所以,也沒什麼好感歎的。倒是那個書名很好聽:《生死橋》。
恩,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