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5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楔子
    公元2088年,地球已經不是千禧年時的地球了。
    被後人稱之為“滅世之戰”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幾乎把地球徹底毀滅。那是發生在2075年,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一場大戰,也是人性貪婪與自私導致的惡果。原本以中國為首的,輔以印度、俄羅斯,是可以在不長的時間裏,以較小的、可以地球接受的後果結束戰爭。可是後期以日本為首的眾領土小國紛紛倒戈,雖然最後沒有因此改變戰爭結果,可是地球的環境已經被破壞的支離破碎了。由於高科技武器和高科技防禦的緣故,與百多年前的那兩場世界大戰不同,“滅世之戰”人員總傷亡竟控製在了五十萬以內,可地球可居住麵積卻少了50%。在戰後的時間裏,人口的壓力使得地球的環境持續破壞。
    各地區(大戰後結束各國林立的局麵,成立了唯一的地球聯邦)政府根本不敢做出什麼激進措施,事實上,“滅世之戰”後,各地區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一度降低最低,即使是慘勝的一方。“滅世之戰”僅持續一年,而戰後的五年內,具不完全統計,因環境問題死亡人數高達10億,占了大戰剛結束時100億的十分之一。各地都沉浸在悲哀的氣氛中,死寂的氣息充斥在各個城鎮上空,民眾一個個都像快要爆炸的氣球……
    在場情況下,地球聯邦政府推出了類似於虛擬網遊的“第二界—神話”,與以往虛擬網遊不同的是,“神話”可以使玩家長時間在線。準備工作充足的化,即使數年在遊戲中生活,也不會對現實中的身體有傷害。“神話”可以保證80%的公民同時在線,也就是說,可以有70多億的公民在“神話”中生活,以此減低對地球的負擔。“神話”時大戰後地球聯邦政府集結全球頂級科學家通力合作五年的成果。政府原本的目的是改善地球的環境,或是向宇宙尋求新的生存地點,可惜經過半年的實驗論證,它們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最終研究人員中一名年僅8歲的天才兒童尉遲玉提出可以在讓大家到網遊中發泄多餘的精力。事實上,尉遲玉僅僅是在戰後腦力、精力被榨的幹幹的,沒的玩網遊而發泄似的提議,被一致讚同。
    為了盡善盡美的達到目的,一場跨學科、跨地域的合作就此展開,生物學家和營養學家研究如何在無意思下保持身體的健康,腦專家研究精神部分分離與回歸的技術,計算機專家研究可以容納幾十億人的大型計算計,社會學家研究新形態社會關係……有需要說明,本來由專業遊戲設計人員編寫的遊戲背景,但在被告知需要保持遊戲至少100年生命力,和50億以上玩家時,所有的遊戲設計人員都表示有心無力。幸好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成熟,在做了規則的限定和目標環境的範圍後,遊戲的背景世界交由智腦—“陽光”自動生成。“陽光”是人工智腦的一個異類,他的運算速度,智商程度等都是其他智腦的幾十甚至幾百部,但是他確沒有絲毫感情。“陽光”是天才兒童尉遲玉開發出來的,而尉遲玉開發出的智腦往往情商高著稱,“陽光”是被尉遲玉當作失敗品,可用於一個遊戲的主腦卻是再適合不過的。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