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第十五章 劍膽琴心馬蹄碎(四)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00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女兒略知一二,”我回答,“歐冶子是戰國首屈一指的鑄劍大師,曾在秦溪山下湖水邊,取當地鐵英沙,為楚王鑄劍,乃成龍淵、工布、泰阿三劍,斬金斷玉,精美絕倫,轟動天下!”
爹點頭,轉身走過來,擎起龍吟劍仔細觀瞧,劍身和劍柄在燭光下閃爍著瑩瑩的粉光。
我忽然醒悟到什麼,停住不再說,爹抬頭看我,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我疑惑地說:“據傳,歐冶子汲水淬劍,劍身忽然出現了五色龍紋,七星鬥像,所以,龍淵劍亦稱七星劍,而這龍吟劍也有龍形顯異,且劍柄上鑲嵌七寶成鬥狀,莫非……”
“莫非什麼?”爹問。
“莫非……”我搖了搖頭,還是沒有說出來。
“莫非這龍吟劍與歐冶子、與龍淵劍大有幹係,是麼?”爹幹脆自己說了出來。
我大驚:“爹也這麼想?”
爹凝重地點頭:“爹從軍時曾在戰場上救過一位老兵,他家世代鑄劍。為報答我救命之恩,他告訴我,他家本來祖傳一本絕密《劍籍》,祥述曆代名劍來曆、神奇之處及下落,可惜三國時毀在戰火中。其中,就講到這把龍吟劍!”
“原來這龍吟劍是大有來曆的嗎?”我追問。
“本來爹也不確認,不過據那老兵講,此劍是並龍淵、工布、泰阿三劍一起問世的,隻是歐冶子並未將之獻給楚王,而是偷偷送給他愛之不得的一個情人。”
“情人?”我好奇極了。
“嗯,歐冶子鑄劍雖堪稱一絕,可他畢竟隻是個凡人,隻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他愛上了一個女子,奈何那女子被楚王作為政治工具,嫁給了鄰國的太子。”
“那女子是誰?”我問,“曆史上可有記載?”
爹搖頭:“古來重男輕女,雖宗室嫡親女子尚不輕易入家譜,何況一個庶出的呢?”
我不再追問,靜聽下文。
“那女子,就是楚王的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沒有正名,隻有個小名喚作蒹葭。”
“蒹葭?我知道,”我說,“《詩經》秦風裏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爹看了我一眼:“不錯。這位女子正如詩中所吟,可見不可得。她雖與歐冶子兩情相悅,奈何二人命運皆不由自己做主,最後歐冶子隻好特意打造了這把龍吟劍,贈給公主,以做念想,不久抑鬱離世。蒹葭公主出嫁之後,生下一個私生女,喚作靈逸,偏好俠武,蒹葭公主便將這把龍吟劍轉給靈逸,練成絕世劍功。相傳靈逸曾拜世外高人為師,她又冰雪聰明,融合琴學,自創一套靈逸琴曲劍術,莫測高深,世無能敵,慕者如雲。可是她拒不收徒,在暮年尋山訪川,將龍吟劍藏匿,無人能知,不久靈逸便也溘然長逝,這龍吟劍和琴曲劍術的下落,也就湮沒不聞了!”
爹說得驚心,我聽得動魄,失去言語。
爹舉起那張紙,向我招手:“然而僅憑古說,也不能就確認什麼。但爹剛剛在燭光下有了一個新發現,蘭兒,你來看!”
我走過去,爹將紙對著燭光,光影跳動,映在紙背,竟有幾個篆字,赫然出現:“靈逸琴劍!”
我聲音失控地:“爹!”
爹捏著那張紙,怔怔地道:“不可思啊不可思,真的沒有想到,千年之後還能再睹此絕世劍學。蘭兒,其實,如果隻得到水龍吟神劍隻是得其銳利而已,真正的奧妙還在這靈逸琴劍哪。按說圖紙千年真空封存,見空氣陽光後都會彌散,變齏成粉不可挽回。多虧了這張冰蠶素絹啊——”
我好奇地問:“爹,什麼叫冰蠶素絹?”
爹看了我一眼:“爹也是聽一位世外高人講的,冰蠶本是溟海中萬年飄浮的冰山之上瓊瑤玉枝上所產,食玉英花,三載吐絲結繭,絲縷潔白晶瑩,就如清朗澈寒的玄冰絲,若能采而編織成絹,穿在身上,雖三伏天猶似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若用來書寫,筆墨流暢,不漬不洇,雖千萬年滄海桑田,亦不敗腐,這也就是,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見到靈逸琴劍的原因。”
爹把冰蠶素絹遞給我,我受寵若驚地接過:“可是爹,人家想學這靈逸琴劍啊!”
爹搖搖頭:“這門武藝出神入化,已不單單是一門武功了,它融合了曠世琴學、舞術,恐怕已不是一般庸夫俗子所能參透的了。蘭兒,此物來之不易,你還是把冰蠶素絹好生收好,做個尋常女孩便好。”說完,爹負手出門,離開我的房間。
我嘴上沒再說什麼,然而心裏還是在犯嘀咕:“不就一個劍圖嗎?有什麼難的啊,楊過和小龍女在古墓裏發現玉女心經人形符號,不也練成了嗎?我不信我就參不透這琴劍圖的秘密!”
我把那張圖絹平放在桌子上,歪著腦袋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有什麼出奇之處。說真的,這些招式,也隻是單調呆板的符號而已,若強記硬背地練下來,也就學些拳腳pose,但其中的真諦恐怕就得費上一番周折了!
歎了口氣,我收起冰蠶素絹,百無聊賴地支著腦袋呆坐。一眼瞥見那把瀟湘琴,忽然想起慕蓉先生悄悄交待我的幾句話:“姑娘如想一窺此琴真正妙趣,當於風清月朗之夜,尋山地曠野僻靜之處彈奏。”
也好,反正這靈逸琴劍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出什麼奇妙的,我不妨去彈彈琴吧,不是說琴劍合一嗎?那我就去試試看,能不能從琴曲中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獲!想到這,我披上長衫,抱琴出去,一直來到自家附近的竹林裏。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我在院外竹林裏盤膝而坐,瀟湘琴擺在腿上,自娛自樂,隨手成調,把王維的《竹裏館》譜了曲,淺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