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但願長醉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368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一切皆有其定數,前世因今生果,金剛經裏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施主何苦放不下呢?一切皆是虛無幻影生亦何喜死亦何哀,切莫逆天而行啊!”
“師父這話說的我卻是不明白的,我隻知道古話有一句是,人定勝天,莫道萬般皆是命,我隻知道,天命由我不由天!我心已決還請師父告訴我救他的方法,我伊千雪感激不盡!”
“施主還是放下吧,隻要他是愛新覺羅弘暉一天,他就注定要在康熙四十三年六月終,老衲也是無能為力啊。”說完他無奈的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說些什麼,於是整理了下自己的心情,或許會柳暗花明,或許會船到橋頭自然直吧或許。。。。。。
“師父,我還有一個問題望師父可以指點迷津。有沒有可以將人送回我那個時代的方法?”
“阿彌陀佛,有是有,隻是時機未到,施主還是耐心的等待吧,老衲不便多言。”他雙手合十閉上雙眼靜靜的念起了佛,我滿懷心事的走出了禪房。
弘暉見我出來,立刻跑了過來,拉著我的手,唧唧喳喳的說些什麼我也沒有注意,隻是心不在焉的附和著點點頭。
坐在回去的馬車上我依然在想著老和尚說的字字句句。即使馬車再怎麼顛晃也未能將我的思緒打斷。回了四貝勒府,我將弘暉送了回去之後一個人回了房,靜靜的坐著想著。直到外麵有人敲門將我的思緒打斷。
“格格,太子爺來了,現在在正庭呢,爺讓小的請格格過去。”
“好,我知道了,我馬上就到,你先下去吧。”無力的擺擺手讓他退下。深深的吸了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可以平靜一點,然後向正庭走去。
“箏兒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我緩緩的蹲下行禮,不知怎的今天回來後就感覺自己全身的力氣都透支了,一點多餘的力氣都沒有。
“快起來吧,不必多禮了”說著,保成便伸手將我扶起,可是我卻眼前一黑整個栽了下去,還好有保成扶著,否則我就要和大地接吻了。慢慢的扶著保成的手臂站了起來。問道“你怎麼來了,不是來檢查我的課業的吧,皇上沒空就把你給派遣來了?”
“你怎的還有心情講這些個有的沒的。自己是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就要倒了,沒傳太醫來嗎?你自己怎麼從來都不對自己上心啊。。。。。。”他皺著眉頭說著我。
我無奈的搖搖頭打斷他說“太子爺,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啊,我是今天有些事讓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愁的,怎麼被你弄的就跟我得了什麼絕症似的。”
“什麼事能讓你愁成這樣,說出來爺替你做主。”
“你隨我來吧。”說完朝著老四道“四爺,福晉,箏兒今個晚上不回來用飯了,有些事要與太子爺商量,先行告退了。”向他們施了禮便拖著保成出了門,也不知是怎的,硬是沒敢看一眼老四的臉,總覺得那臉色不善。
來到郊外,坐在草地上看著遠方一句話也不說,身邊的保成也不著急著問,隻是陪著我坐在草地上。
“我去了岫雲寺。”我悠悠開口。
“嗯”他隻是應了一聲等待著我的下文。
“我見到了一個老和尚,他說弘暉明年的六月就要早殤了”
“我知道”
“我問他有什麼辦法可以救他。他隻叫我不要逆天而行還說,隻要他是愛新覺羅弘暉那麼他的命運就沒辦法更改。”
“嗯”
“我還問,怎樣才可以將人送回我的時代,他說時機未到叫我等待。”
“嗯”
“你怎麼就知道嗯啊!?”我氣憤的問他,本來想和他說說,心情可能會好點可是誰知道他就會這一聲。
“沒什麼好說的啊,你都已經把結局告訴我了,我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呢,弘暉有弘暉自己的命運我們想要幹涉也是沒辦法的,或許你認為人定勝天,或許你覺得天命由我不由天,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真是這樣,我為什麼會回來,你又為什麼會來到這裏,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們想要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無奈自己的命運,是別人沒有辦法可以幹涉的,如果你真的想為弘暉做些什麼的話,那就讓他在這些日子裏快樂點吧。我想這是你唯一可以做的。”
“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原來我可以做的也隻有這些而已,哈哈,是啊,我以為我是誰,我也不過就是個普通的人罷了,我以為自己來自未來就了不起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是我太傻了,是我太癡了,我真的好愚蠢真的好愚蠢”說著說著我的眼淚就掉了下來,一心想要忍住眼淚,可是卻越掉越凶。原來我不是萬能的
保成將我攔入懷裏,拍著我的背,一句話也沒有,而我卻越哭越凶。
晚上我將保成拉進了一家小小的酒樓,點上了幾個小菜和一壇酒,努力的給自己灌下去,知道感覺天地轉動,我想我醉了,可是我為什麼還是可以感覺的到自己心裏的痛苦?我還不夠醉吧,那麼我願意讓自己更加醉,我就這樣一直喝一直喝,直到我什麼感覺都沒有了。我願就此長醉不複醒!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全名《能斷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多經》,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的修行證道;般若為梵語妙智慧一詞的音譯;波羅密多意為到達彼岸。經者徑也,學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經修持能成就金剛不壞之本質,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達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眾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薩,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都要經過《金剛經》的真修實證,開悟而後成就。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譯,意為“通達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絕對完全的大智慧”。“金剛”,喻指般若如金剛一樣鋒利無比,能破除世間一切煩惱與偏見。“波羅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達解脫的彼岸。經題的意義,指以金剛一樣無堅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煩惱執著,超越生死而達到永恒安樂的歸宿。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經文開始,由號稱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當眾生立定誌向要達到無上圓滿的佛陀覺智時,應該將發心的目標定在哪裏?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心不能安住,應該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對各種錯誤認識和患得患失心理進行克服?《金剛經》就是圍繞佛陀對此問題的解答而展開的。
1、全經綱領:
發度盡一切眾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覺為終極,而大乘的菩薩不僅要自覺,更要“覺他”,故其終極目標是讓一切眾生成就佛果。根據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凡因條件關係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絕對不變的實體(自性)。因此,要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在“我”、“他”、“眾生”、“佛”之間的人為分別。故要盡己所能廣度眾生,但不要執著於“我”幫助眾生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業。
2、觀照實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世界的真實,事物的本來麵目。人在意識中念念不離對象,卻以為心的主觀構想即等同客觀實際,但其實已經背離了事物的真實。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此名相采取不住、不執、不取的如實態度。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對實相的近似表達,皆非實相本身。《金剛經》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堪稱一經之精髓。
3、實踐宗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所以,在實踐中應以空靈自在的心態應對一切法。《金剛經》中以布施為例,討論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素(三輪):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財物。一般人心中存在這三種人為的分別,施一錢物,即作一錢物功德想,於是施恩圖報,算計冥冥中所積累的功德。但實際上,應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布施。禪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離相無住、性空無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與幻有的辯證統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般若思想不外說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確處理出世的真理與世間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說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諦。“幻有”,是憑借條件關係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諦。如何把握真俗二諦的關係,《金剛經》是這樣說的:“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說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麵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舍棄。
《金剛經》是徹底解放煩惱心靈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曆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由於該經文字簡潔、思想深奧,一般人很難全麵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因此,曆史上佛教各派祖師多為此經作注講解,流傳最為普及的就是禪宗惠能的《六祖壇經》。
(三)不同版本
《金剛經》於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難所記載。目前中國保存有《金剛經》六種原譯(均存於《大藏經》中)如下:
1、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
2、元魏菩提流支譯本
3、陳真諦三藏譯本
4、隋笈多譯本
5、唐玄奘譯本
6、唐義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