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上) 卷三十八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924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卷38_1【詠舞】蕭德言
低身鏘玉佩,舉袖拂羅衣。對簷疑燕起,映雪似花飛。
卷38_2【過嚴君平古井】鄭世翼
嚴平本高尚,遠蹈古人風。賣卜成都市,流名大漢中。
舊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罷汲,無禽乃遂空。
如何屬秋氣,唯見落雙桐。
卷38_3【登北邙還望京洛】鄭世翼
步登北邙阪,踟躕聊寫望。宛洛盛皇居,規模窮大壯。
三河分設險,兩崤資巨防。飛觀紫煙中,層台碧雲上。
青槐夾馳道,迢迢修且曠。左右多第宅,參差居將相。
清晨謁帝返,車馬相追訪。胥徒各異流,文物紛殊狀。
囂塵暗天起,簫管從風?。伊餘孤且直,生平獨淪喪。
山幽有桂叢,何為坐惆悵。
卷38_4【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淩太清,??類削成。霏霏暮雨合,靄靄朝雲生。
危峰入鳥道,深穀寫猿聲。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卷38_5【看新婚】鄭世翼
初笄夢桃李,新妝應?梅。疑逐朝雲去,翻隨暮雨來。
雜佩含風響,叢花隔扇開。?娥對此夕,何用久裴回。
卷38_6【見佳人負錢出路】鄭世翼
獨負千金價,應從買笑來。隻持難發口,經為幾人開。
卷38_7【送金竟陵入蜀】崔信明
金門去蜀道,玉壘望長安。豈言千裏遠,方尋九折難。
西上君飛蓋,東歸我掛冠。猿聲出峽斷,月彩落江寒。
從今與君別,花月幾新殘。
卷38_8【句】崔信明
楓落吳江冷。齋
卷38_9【侍宴詠石榴】孔紹安
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隻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
卷38_10【詠夭桃】孔紹安
結葉還臨影,飛香欲遍空。不意餘花落,翻沉露井中。
卷38_11【贈蔡君】孔紹安
疇昔同幽穀,伊爾遷喬木。赫奕盛青紫,討論窮簡牘。
卷38_12【結客少年場行】孔紹安
結客佩吳鉤,橫行度隴頭。雁在弓前落,雲從陣後浮。
吳師驚燧象,燕將警奔牛。轉蓬飛不息,冰河結未流。
若使三邊定,當封萬戶侯。
卷38_13【傷顧學士】孔紹安
迢遞雙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遊人行變橘,逝者遽焚芝。憶昔江湖上,同詠子衿詩。
何言陵穀徙,翻驚鄰笛悲。陳根非席卉,?帳異書帷。
與善成空說,殲良信在茲。今日嚴夫子,哀命不哀時。
卷38_14【別徐永元秀才】孔紹安
金湯既失險,玉石乃同焚。墜葉還相覆,落羽更為群。
豈謂三秋節,重傷千裏分。遠離弦易轉,幽咽水難聞。
欲識相思處,山川間白雲。
卷38_15【落葉(一作孔德紹詩)】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卷38_16【踏歌詞三首】謝偃
春景嬌春台,新露泣新梅。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倩看飄?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複低。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夜久星沉沒,更深月影斜。裙輕才動?,鬟薄不勝花。
細風吹寶袂,輕露濕紅紗。相看樂未已,蘭燈照九華。
卷38_17【樂府新歌應教】謝偃
青樓綺閣已含春,凝妝豔粉複如神。細細輕裙全漏影,
離離薄扇詎障塵。樽中酒色恒宜滿,曲裏歌聲不厭新。
紫燕欲飛先繞棟,黃鶯始?即嬌人。撩亂垂絲昏柳陌,
參差濃葉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園明月輪。
卷38_18【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蔡允恭
久倦川塗曲,忽此望淮圻。波長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覺金烏轉,漸見錦帆稀。欲知仁化洽,謳歌滿路歸。
卷38_19【和衛尉寺柳】杜之鬆
漢將本屯營,遼河有戍城。大夫曾取姓,先生亦得名。
高枝拂遠雁,疏影度遙星。不辭攀折苦,為入管弦聲。
卷38_20【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崔善為
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處士同楊鄭,邦君謝李疆。
詎知方擁彗,逢子敬惟桑。明朝蓬戶側,會自謁任棠。
卷38_21【答王無功九日】崔善為
秋來菊花氣,深山客重尋。露葉疑涵玉,風花似散金。
摘來還泛酒,獨坐即徐斟。王弘貪自醉,無複覓楊林。
卷38_22【答王無功問故園】朱仲晦
我從銅州來,見子上京客。問我故鄉事,慰子羈旅色。
子問我所知,我對子應識。朋遊總強健,童稚各長成。
華宗盛文史,連牆富池亭。獨子園最古,舊林間新?。
柳行隨堤勢,茅齋看地形。竹從去年移,梅是今年榮。
渠水經夏響,石苔終歲青。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後明。
語罷相歎息,浩然起深情。歸哉且五鬥,餉子東皋耕。
卷38_23【從軍行】王宏
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李膚。十五學劍北擊胡,
羌歌燕築送城隅。城隅路接伊川驛,河陽渡頭邯鄲陌。
可憐少年把手時,黃鳥雙飛梨花白。秦王築城三千裏,
西自臨洮東遼水。山邊疊疊黑雲飛,海畔莓莓青草死。
從來戰鬥不求勳,殺身為君君不聞。鳳凰樓上吹急管,
落日裴回腸先斷。
卷38_24【文德皇後挽歌】朱子奢
神京背紫陌,縞駟結行?。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壟沒,霜氣入鬆楸。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龍遊。
卷38_25【大?樂】張文收
淚滴珠難盡,容殘玉易銷。倘隨明月去,莫道夢魂遙。
卷38_26【與琳法師】毛明素
冶長倦縲絏,韓安歎死灰。始驗山中木,方知貴不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