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南歌子湖景詞,蘇門遺愛晁補之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6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南歌子湖景》
    古岸開青葑,新渠走碧流。會看光滿萬家樓。記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節連梅雨,餘生寄葉舟。隻將菱角與雞頭。更有月明千頃一時留。
    古老的湖岸兩邊開滿了青青的艾葑,新開鑿的水渠流淌著碧綠的湖水。看見萬家燈火,百姓安居,久別的親朋在這日重逢,我心裏暖暖的。記得當年進京趕考時乘船從水路進入西州,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今天是端午節,天空纏柔著連綿不絕的梅雨,我的餘生如果能在西湖上的小船裏渡過該有多美妙啊。晚餐之後,我剝著菱角當零食吃,雞頭的味道也是不錯的。這千傾的明月光也全歸我所有,哈哈哈哈。
    蘇軾因為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指出王安石新法的弊端,遭到新法群小的汙蔑陷害,被迫自請外調。此時的他正任職徐州知州。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六月十日蘇軾再遊西湖,寫下了這首詞。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他是蘇軾最得意的門生。十七歲時便拜蘇軾為師,蘇軾提攜後進,平易近人,很是喜歡這位年輕人,他並不與補之以師生相稱,而是把補之當成自己的親密朋友。蘇軾稱讚補之的文章寫得博雅雋永,瑰偉奇疏,很有說服力,超過一般人甚遠,以後一定會顯名於世。補之填詞的風格是蘇軾的所有學生中最接近蘇軾的。他性格慢熱,不多言多語,不刻意粉飾,不賣弄炫耀,待人接物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高度自律。因而第一次見麵,他就給蘇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晁補之出於對蘇公的仰慕,下定決心一心一意的畢生追隨蘇公。
    “先生,今晚的月亮好明亮啊。”晁補之手持折扇,微笑著望著天上的明月。
    “哈哈,補之,你看這純潔的月光傾灑而下,這方圓千裏不都在這月光的淨化之中嘛。”蘇軾撚了撚自己烏黑潤澤的胡須,目光如天籟清泉。
    “嗯嗯,先生,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喜歡月亮了。”晁補之輕柔一笑。
    蘇軾笑容璀璨,“補之,你這是若有所悟了?”
    “嗯嗯,先生,以前我一直以為你是一個不染凡塵的仙人。”晁補之停頓了幾秒,目不轉睛的看著蘇公的眼睛,“現在我覺得並不是那樣的了,先生,您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而是一個……”晁補之竟欲言又止。
    “哈哈。”蘇軾晃了晃手中的酒杯,“補之,你怎麼不說了?繼續說啊,難得你今天話這麼多,我認真聽著呢。”
    “先生,您是一個超級懂得生活的人。你珍惜生命,從不浪費每一秒時間。當別人在勾心鬥角,追逐名利的時候,你卻在思考生命的真正意義。”
    “哈哈。”蘇軾十分開懷,“補之,看來你開竅了呢。我就是喜歡你這樣一心追求光明,不為世俗所困的年輕人啊。”
    “先生,我就是情不自禁了,並非說您不是神仙啊。”晁補之才緩過神。
    “哈哈,補之,你說的一點也不假,我還沒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呢。不過我的感覺告訴我,隻要我一直保持光明,總有一天我會天人合一的。”
    “先生,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我會一直緊跟著先生您的腳步的。”晁補之信念堅定的說。
    “哈哈。”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