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陵渠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2701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這一日上朝之時,左相沈非忽然站出來,向衛王舉薦一人。
    “此人名叫謝冬,師承龐功。依老臣看,此人的才華,不在龐功之下,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衛王驚訝之際,問道:“可是那個修建了江淮渠與上林宮的龐功?”
    “正是。”
    “龐老先生的徒弟,必然有過人之處。”
    “此人找到我府上,自薦想要在安陵修建不下於江淮渠的工事,說是修好安陵渠以後,安陵不再會有澇災,還能疏導水往北,灌溉安陵北的一片平原。此後,安陵不會再有今年這般嚴重的水患,甚至還能如江淮一般豐饒多產,我衛國,也許能興起,如吳國那般強大。”
    此言一出,眾人隻在心中想,這人當真狂妄。
    衛王卻是聽得精神大振,道:“說得好!哈哈哈哈哈。。。。。。此人在何處?孤王要見見他。”
    沈非道:“此人,正在殿外等候。”
    “叫進來。”
    “是。”
    謝冬進了大殿,見到了一國之君,也不曾怯場,不卑不亢,“草民參見衛王。”
    衛王問:“聽說,你師承龐功?”
    “是。”
    “聽沈相說,你的本事,在龐功之上?倒是狂妄!”
    “草民未曾與師傅好好比試過,草民也不知與師傅誰更勝一籌。至於那些傳言,隻是以訛傳訛罷了。”
    “那龐功如今何在?”
    “師傅幾年前就去世了。”
    衛王愣了一下,“倒是可惜了。”
    衛王想盡攬天下人才,壯大衛國,圖謀天下。這位龐功,說不得也能收入麾下。。。。。。可惜了。
    衛王沒再繼續這個話題,隻道:“聽說,你想建一座安陵渠?”
    謝冬點頭,“是。”說著,他呈上了圖紙,內侍轉交給衛王。
    衛王看了許久,才看出些門道,但還是有很多不懂之處,就讓謝冬上前解釋。
    謝冬侃侃而談,說盡了此次工程的利處。疏導溝渠,分流水路,飲水灌溉。。。。。。
    衛王聽得很是滿意,道:“龐先生的高徒,果然非同凡響。不知你修好這安陵渠,要多久啊?”
    “若是有十萬勞工,修建十年可成。若是有二十萬勞工,修五年,若是有三十萬,不到三年。”
    衛王愣了一下,眾大臣也議論紛紛。
    “上哪去找這麼多人?”
    “為了修這一個水溝而征丁,勞民傷財,恐怕不妥。”
    另外一大臣也道:“王上,今年災害連連,百姓已受其苦。此時若是征這麼多人來安陵建這一個工事,怕是百姓多有怨言。”
    “王上三思。”
    “王上三思。”
    衛王沉著臉,與沈非對視一眼。
    沈非明白衛王想要做什麼。修建這個安陵渠,衛王勢在必行。
    為了牽製楚然與晉南王的兩支軍隊,衛王在這幾年發展了兩支軍隊。一是衛國東境,何遠道的剿匪軍。二是藏在暗處的一支軍隊,駐紮安陽,由大皇子掌管。
    衛王想修這安陵渠,如今需要十萬人,這一支安陽軍正好可以用上去。但安陽軍卻是不可在此時暴露的。所以,可以借用其他名頭把這些人安排上去。
    沈非站開口道,“王上,微臣有一法子,或許能解這兩難之局。”
    衛王問:“你有何法子?”
    “東境禍害我國的流匪困擾我國多時,何將軍與他們糾纏多年,但成效不好。流匪與日俱增已成大禍患。他們成為流匪是因為生計,若是我們征召他們來為我們建安陵渠,既能緩解東境流匪之患,又能修好這安陵渠,一舉兩得。”
    沈非一黨的人紛紛附和。
    “這倒是個好法子。”
    沈非之前已經見過謝冬,今日才引薦給衛王,應當是早有打算了。
    衛王最後決斷:“便如沈相所言。孤王今日特封謝冬為公輸府典事,主持修建安陵渠。沈相協助他,從邊境招攬流民,盡快建成安陵渠!”
    “是。”
    大皇子這邊的賑災之事井井有條,步入正軌。受災群眾聚集在北岸的高地,聚集在一起生存,每日領著大皇子發放的糧食度日,等待著洪水退去。二次爆發的瘟疫也在文少吟的建議下,安排的有條有理,瘟疫沒有蔓延開,一部分染瘟疫的人,也在隨行大夫的救治下好了起來。沒能救回來的人,被大皇子下令放火燒掉。
    隻是,這瘟疫來的蹊蹺。甚至還在隨行的人員中蔓延。
    這是衝著大皇子來的。
    文少吟早有防備,給大皇子找了替身,大皇子安然無恙。
    太子又頻出殺招,但都被文少吟一一化解。
    這時沈非帶著謝冬到了,跟著遭遇了一陣刺殺,險些丟了性命。
    沈非心中氣憤,覺得這太子著實不上台麵,又看到才智能力人品皆佳的大皇子,心中做了一個決定。
    他拉著大皇子站到了高台上,指著遠處安陵渠修建的地方道:“有了這安陵渠,安陵便會變得豐饒。殿下,作何感想啊?”
    大皇子侃侃而談:“今日民生艱苦,明日百姓富足。衛國,也未必不可籌謀天下。”
    沈非滿意地點點頭,道:“王上與老臣都期待殿下能再興創舉。”
    沈非瞧著四下無人,對大皇子道:“此次老臣奉王上旨意來,助謝冬興修安陵渠,招納東境流匪。殿下可知其中之意?”
    大皇子手上有衛王交給他的安陽軍。這意思是,借流匪之名,將安陽軍秘密調到此處,參與修建安陵渠。這樣,安陵渠就可盡快完工。同時,收編流匪,擴大安陽軍實力。
    這一招,當真妙極。
    大皇子點頭,“丞相大人放心,我明白。”
    文少吟跟著大皇子來到這裏賑災,一直在出謀劃策,還多次保下了大皇子的命。
    洪水退去,謝冬就著手開始興修之事。隻勘測,計量,設計就用了好幾日。開始動工,是在半個月以後。大皇子這幾日每天早出晚歸,或是去協助調集流匪,或是監督修建安陵渠,忙忙碌碌整天見不到人。
    不過這幾日似乎沒有太子派來的人來騷擾,文少吟暫時鬆了口氣,告別大皇子回衛都去了。
    再不回去,弘文館的韓老頭子要到自己家逮人了,若是讓那老頭撲個空。。。。。。後果不堪設想。
    周瑾鈺還在與景明下棋這幾日事情少,周瑾鈺過來看景明的次數就多了許多。周瑾鈺還有意識地引導景明思考如今的朝局,下一步的打算。
    周瑾鈺盯著院子裏的一棵梨樹,景明還在研究棋局,思索半天還是想不出結果,求助於周瑾鈺。
    周瑾鈺看了一眼,拿起一顆黑子,放下。
    原本就僵死的局麵似乎更僵了。
    周瑾鈺又下了幾步,黑子越困越死,到最後一步卻突然撥雲見日,重獲生機。
    景明點點頭,問道:“沐哥哥的意思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兵書上有寫過。”
    周瑾鈺道:“還有呢?”
    “不要被表麵的事而困惑。”
    周瑾鈺點點頭。
    景明很是高興,又繼續下棋,一隻手拿著黑子,突然道:“沐哥哥當真厲害,無論如何困境都能將一切條件化為自己所用。”
    “水之道,便在於化水為水。”
    “什麼意思?”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因素,順勢而為。”
    景明覺得自己似乎懂了,又不太懂。
    “如今最後一支軍隊也暴露了。”
    要光複夏國,衛國的這幾支軍隊是關鍵。
    西境的楚然有心投周國,北境的晉南王雖然難纏,但已經入局,東境的何遠道深得衛王信任,卻是沐韶光的人,著最後一支安陽軍,是唯一不確定的因素。如今因為修這安陵渠,也暴露了出來。
    “沐哥哥查探到這安陽軍的底細了嗎?”
    也是機緣巧合,周瑾鈺莫名得了大皇子的信任,護送其到安陽,見識到了這一支軍隊。
    “不成氣候,但又不容小覷。”
    景明沉默許久道:“沐哥哥,我一直想問,你讓謝東來修這安陵渠,隻是為了引出安陽軍?”
    周瑾鈺輕笑一聲,“我若說,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這片土地的人殷足富裕,你信嗎?”
    景明輕聲笑了起來,周瑾鈺也跟著笑了起來。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