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情深深兩情亦繾綣 意切切一片真孝心㈣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829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離壽誕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李太後心裏真的是一片滿足。兒子終於長大了,成為崇山峻嶺上振翅高飛的雄鷹,正是最雄壯的時候,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了。
近日來,各地運送來的禮品已經堆積如山,庫裏到處是錦緞、金銀玉器,太後有些不置可否,自己老了,還用這麼多身外之物做什麼,於是讓人送到國庫做為備用之資。
但是有幾樣東西自己非常喜歡,這就是費貴妃送來的幾幅繡品。
其中一個大大的金“壽“字已經高懸在宮中,這個“壽”字是用五彩金線繡成,遠遠望去,大氣灑脫,繡工流暢,象親筆寫下的。而且采用的是一種雕繡的方法,摸上去,有凸凹的感覺,很有幾分功底。
還有一件繡屏,聽說是費貴妃親手繡的。
李太後眯著眼睛看過去,原來是一幅孝親圖——這圖上一個人正跪在地上,向柴門邊站立的一位老婦人叩頭。此人身邊還放著兩捆剛剛砍來的柴禾,房前有一棵枯槐,粗幹上滿眼的裂痕,雖然一看就是寒冬,卻透露出一種至情至性的純真。
李太後點了點頭,明白了。這圖的名字叫做《齧指痛心》,講的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世稱都稱為“曾子”,素來以孝著稱。少年時因家貧,常上山打柴。一天,家裏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相傳他後來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看著看著,李太後的眼睛濕潤了。這費貴妃果然不同凡響,心竅玲瓏,果不是一般的資質。她是借這副繡圖來表達自己的孝心了,這表示著她願意用一切代價來供奉母親。她用一個最樸實的民間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心願,真是讓人覺得意外而感動。
唯一不滿的就是她太美了,她的美連女子都忍不住駐足而窺,美得讓人一看就心跳加速。這樣的女子不知能否真正的有“母儀之風”,真的有一絲擔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來日方長,還要觀察一番才能下結論。
“侄女見過太後。”正思度時,李昭儀那溫婉甜膩的聲音被一陣暖洋洋的風吹了進來。
李太後蹙了一下眉,隨即說道:“好了,這裏沒人,用不著那麼多規矩,叫姑母吧!”
“是,姑母。”李昭儀麵色一喜,連忙招呼身後的宮女,“您請看,這是什麼?”
隻見宮女小心翼翼地碰著一個漆盒,輕輕地打開,裏邊出現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羊脂玉觀音。
“唉,又這麼破費幹什麼?”李太後心道,這傻丫頭,每年都弄一個觀音,雖說花費不少,可是這宮裏的觀音比人都多了,又怎麼供奉得好呢?
“姑母,隻要您福壽安康,侄女做什麼都願意。”李昭儀也察覺出太後的臉上一點驚喜都沒有,連忙補了幾句溫馨的話。
“又是已經做過了法事了?要本宮沐浴齋戒三天才能上香?”
“是,姑母。”李昭儀似乎感覺出了有什麼不妥,心裏暗道,都是這個小柱子,偏說太後喜歡觀音,結果呢,還不是連太後的一點樂模樣都沒有。
李太後有些氣悶,端起參茶喝了一口,方抬頭一看,忽然覺得有些詫異。往日侄女來的時候,自然就帶了一片香風,嗆得自己經常無法呼吸。今天卻沒有聞到那妖香,真有點不能適應了。
再看,今天侄女隻是淡掃峨眉,輕敷脂粉,頭上隻有幾朵宮花和一支金釵,與平日那滿頭珠翠,環佩叮當的打扮有了天壤之別。
“咦?最近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
“稟姑母,侄女……倒是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如今您的壽誕快到了,侄女高興還來不及呢?”
李太後嗬嗬一笑,說道:“本宮怎麼聽著這話言不由衷呢?”
“既然侄女什麼都瞞不過姑母,那侄女就實話實說了。”
“恩。”太後輕哼了一聲。
“自從那費雲裳進了宮,侄女就沒有見過陛下的麵……”說著,立即抽掇了起來。
“就這點事兒,陛下不過是圖個新鮮,過段日子就好了。哦,你就因為這個才打扮得這麼素淡……瞧你這點出息……”
“姑母,時值你的壽誕,侄女不是來尋您的晦氣來了。而是侄女想通了一件事。”
“什麼?”
“侄女知道後妃要以德為本,而不是隻憑色相媚惑君王……何況侄女深受您的寵愛,自知”天道忌贏”這個道理,凡事不能太過,總是要留幾分餘地才好……”
李昭儀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抹幹了淚,而這些話已經在寢宮裏想了多少遍了。
“哦。”李太後真是有點吃驚了。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了。侄女的性情似乎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居然也能悟出些道理來了。
“恩,想通了就好。”李太後心裏有些高興了,如此進益真是讓李家感到萬幸的事。
李昭儀偷偷窺視著太後的神色居然有了一絲喜氣,心裏也暗自得意,這回終於押對寶了。
走著瞧吧,我李家的女子豈是那麼無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