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廷是怎樣考核京官的?學習一下清代筆記中的京察三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176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三
    五品以下的官員,包括翰林、詹事、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各部暨內閣附院等各個衙門的人員,以及小京官、筆帖式(清代官府中低級文書官員、執掌部院衙門的文書檔案的官員,主要職責是抄寫、翻譯滿漢文。),都是先由其所在衙門的長官按照守、政、才、年四格,對其進行評定,並需要書麵材料,填寫明白。
    四格綜合之後,將所考核者定為三等:
    一等勤職、二等稱職、三等供職。
    這也要白紙黑字,題寫清楚。
    另外,按照京察六法(原為八法,見上文)標準,需要進行議處的人員,也要題寫明白。
    然後,這些資料造冊密封,送達吏部、都察院吏科、京畿道等規定的衙門。而且,時間有嚴格的要求,必須在封印前送齊。
    各衙門交送的京察資料開啟封印之後,相關工作由吏部主持。吏部會定期通知照會都察院吏科、京畿道,一起閉門查驗核對所有資料。吏部還會內部組織對所有資料進行閉門查驗核對,吏部內部的這項工作,一般是在吏部的考功司進行。
    京察資料查驗核對完畢,由吏部組織,都察院吏科、京畿道前來吏部考功司,舉行閉門會議,就京察事宜進行麵對麵的交流溝通。
    會議結束後,才可以開門。
    然後,由吏部長官會同大學士、都察院長官、都察院吏科、京畿道等,對京察官員進行當麵考察。
    事先,要計劃安排,通知傳喚各衙門被考核人員在吏部大堂集中,按照順序,一個一個過堂唱名。
    凡是京察被評定為一、二、三等,即勤職、稱職、供職的人員,過堂時,當差的人員會唱“應留”二字。
    過堂完畢,就算考察結束,然後,京察結果就定稿。於是,將應留的人員,按照考定評語的等級次序,抄寫整齊,做成黃冊,進程給主政者。
    那些被填寫注明在六法(原為八法,見上文)之列的人員,也要由冊子上評定的結果,按照製度和慣例進行議處。
    一切都要等主政者降下諭旨後,才由吏部奉旨張榜宣示。
    在六法之列的人員,凡不謹、罷(通疲)軟、無為者,全都革職;凡年老有疾者全都退休;才力不及者降職二級,調往別處任用;浮躁者降職三級,調往別處任用。
    其中有年齡超過六十歲,在京察之中沒有獲得一等的人員,則會被歸入老人班。老人班的人員,會另行安排向主政者引見。這些人處理的結果,要麼照舊供職,要麼按照原來的品級退休,這都是臨時聽候諭旨安排的。
    至於京察人員的引見,也是按照次序進行的。
    先要將京堂引見完畢。
    剩下的人員,則要分期分班,由吏部安排人員,帶領他們,引見給主政者。
    如果引見中,有人員被圈出,在引見結束之後,還要再次安排引見一次。
    京察一等記名,諭旨以道府升用者,則由軍機處遇到道府員缺時,請求簡拔。
    京察三年舉辦一次,升明退暗,這和古代的遵行大道是等同的事體。
    何剛德在吏部任職期間,經曆過兩次閉門考察,他在考察中,擔任幫印的差使。
    丙午年(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農曆丙午年)京察,何剛德一等記名,按照製度和慣例,他需要回避,所以,這一年的閉門考察等事宜,他就沒有參加了。
    (全文結束)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