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滿清最高統治者出行是怎樣的場麵?慈禧太後率光緒帝祭掃東陵紀行   加入書簽
章節字數:1663
滾屏速度: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

    作者:史遇春
    二
    既然是祭掃東陵,那麼,需要先簡單說一下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裏處,西距北京市區125公裏,占地80平方公裏,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係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入關以後,滿清所營建的陵寢,基本都因襲了明陵的規製。
    清東陵各座陵寢的序列組織都嚴格地遵照“陵製與山水相稱”的原則,既“遵照典禮之規製”,又“配合山川之勝勢”。
    清東陵於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開始修建,曆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裏、寬20公裏,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後、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計161人。
    皇家講究,事事精細,孝欽太後率領光緒帝及皇室眷屬往東陵祭掃,還有專門的名號,稱之為“打圍”。
    眾所周知,所謂“打圍”,原本是指打獵。
    去東陵祭掃,懷念先皇,不忘先人,被清廷稱作“打圍”,似乎有些不妥。
    其實不然,因為滿清是靠騎射取得天下的,祭奠先人時,之所以號稱為“打圍”,原因就是,統治者在向世人宣示,滿清不能忘記用武。
    這次東陵祭掃,按照朝廷以往的慣例,吏部必須扈從隨行。
    恰巧,這個時候,筆記作者何剛德在吏部任職,所以,他就有了隨從前往東陵祭掃的機會。
    京師距離東陵二百四十裏(這與現在慣用的125公裏基本一致),太後帶領皇帝祭掃,行經之路,要修成禦道。為此,京師至東陵禦道沿途民眾的田地要被鏟平,遇到有水的地方,還要設橋。這禦道,平整如磨刀石一般。當然,這禦道的修築也可以看作是基礎設施建設,隻是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最高統治者出行方便。
    猜想,禦道修築過程,需要占用民田、民產等,大概隻要一聲命令就可以了吧。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有點好奇的是,清廷占用民田、民產時,會不會有朝廷與民眾之間的尖銳衝突?會不會有超出想象空間的強製措施?不知道,清廷會不會向其所占用民田、民產的人家進行補償?如果補償,補償的標準又是什麼?
    喜歡曆史的讀者,可以思考並研究一下以上問題。
    修築禦道之外,還要配備便道便橋。
    便道便橋主要是供扈從隨行人員來往方便之用的。
    最高統治者出行,大費周章的樣子,從古至今,從內到外,在這個國度之中,似乎就沒有過大的改變。有些時候,仔細想一想,在這一點上,後來的社會似乎並沒有以前的社會進步多少,高明多少。
    太後攜皇帝出行,每天的日程也是井井有條。每天行多少路程,經多少站點,都是精心安排,有計劃進行的。
    孝欽太後東陵祭掃時,從京城出發,每天行走兩個尖站、一個宿站。
    所謂尖站,是指旅途中可以暫時休息或進飲食之處,與”正站”相對而言。
    所謂宿站,是指可供宿夜的驛站。
    這一路之上,所到之處,都有以往舊存的行宮。
    這些行宮,規模不小,起居日用之物一應俱全,可供太後、皇帝及隨行扈從人員歇住。
    鑾輿行進過程中,隨扈人員必須先行,以備站班接駕。
    請注意了:清廷太後出行時候,似乎並沒有做到方圓幾裏之內寸草不生,並沒有清空禦道周邊的民眾。這樣看來,慈禧太後雖為人所詬病,但是,清廷似乎還是有些氣度和自信的。這不是刻意諂諛清廷,隻是和古往今來的最高統治者出行相比,略有所感而已。
    按照何剛德的記述,孝欽太後行徑沿途,百姓遮道,跪迎鑾駕。
    不知道,這樣的狀況之下,清廷的安保工作是怎麼開展的?
    鑾駕過處,百姓官員跪迎,但是,站班的人員,則是不需要下跪的。這個細節,也需要清楚。
    鑾駕快要到達之前,肯定會有一騎行者口中呼叫到:
    “二裏!”
    所謂“二裏”,是指鑾駕距離此處站點隻有二裏地了。這應該是在提醒大家做好接駕的準備。
    “二裏”呼叫完畢之後,迎駕的人員必須在臨時帳篷裏麵如鵠一般,延頸而立,靜候恭迎。
    鑾駕經過之後,隨扈人員必須馬上拔掉帳篷,先行趕路,並需要在下一站繼續迎接鑾駕,其具體情形,仍舊如前所述。
    在太後攜皇帝謁陵的一路行進途中,隨扈人員隻能住臨時帳篷。隨扈人員休息的時候,也都是在麥田中簡單鋪設後,席地而臥,修整歇腳。到達東陵之後,這些隨扈人員,也隻能找尋周邊的土屋歇息住宿。如果找不土屋的話,他們就隻能和在路上一樣,住在臨時帳篷裏麵。
    (未完待續)
2024, LCREAD.COM 手機連城